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

转眼已经改革开放40周年

江苏油田也已经历了43年的风雨

43年岁月流转

一件件具象的物品记录了过往的时光

也唤起了大家沉睡已久的记忆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一台哐唧哐唧的缝纫机

曾是新婚必备

一台闪着雪花的黑白电视机

能让整个大院的人都看得津津有味

那个年代似乎什么都是简单快乐的

没有电脑也没有WiFi

看不到天南海北的朋友圈

一个沙包 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

就算总被砸也能从午后玩到天黑

……

推开时光的大门

这些“老物件”

向我们讲述那些曾经的故事

01

厂庆纪念币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搬家翻出了这枚1995年庆祝试采二厂建厂二十周年的纪念币。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岁月的流逝不仅没有让它褪色,相反赋予了它一份时代的厚重。

这枚币记录了我的爷爷辈、爸爸辈两代石油人的奋斗史。75年,爷爷从遥远的新疆来到江苏油田支援建设,成了开疆拓土的第一代石油人,76年,爸爸也跟随着爷爷的脚步,成了助力建设的第二代石油人。而我,这个“油三代”,在爷爷一本本鲜红的证书中,在父亲沾满油污的工衣、工鞋中,在叔叔们黝黑的脸庞上,一点点读懂了石油人不为人知的辛酸故事。井架、抽油机是他们的象征,更是他们辛劳与坚韧的见证。从无到有,聚少成多,在江苏油田这片战场上,正因为汇聚了像我爷爷、爸爸一样的石油人,正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才有了如今江苏油田!

——财务共享 孙惠


02

昔日的收音机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1972年,我和老公奔赴胜利油田河口参加会战,那时,条件十分艰苦,新闻信息无从得知,娱乐活动更是没有,业余生活单调寂寞枯燥。我们用省吃俭用的120元钱买了这台上海牌144型六灯交流收音机,也是我们结婚后添置的四大件中的一件。这台收音机跟随我来到江苏油田40多年,即使现在用不着了,但也舍不得丢弃,因为它给我的会战生活带来了快乐。我要好好收藏,纪念昔日的时光。

——离退休处 王惠芬


03

小饭票,大回忆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记忆中,从井场干完活一回到采油队,就赶紧往食堂方向冲,生怕去的晚了没好吃的饭菜了。食堂里总是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候打饭;我们一手拿着饭票、菜票,一手拿着铝制饭盒,然后眼巴巴地瞅着食堂大师傅手中的勺子……那时,食堂的大师傅可都是大家争相巴结的对象。其目的不外是想大师傅打饭菜时,勺子能往饭盒里多打点。

如今,饭票变成了饭卡,价格从几毛变成了几块,菜的种类也更丰富了,选择的空间也更多了……当初那些成沓的食堂饭票已经逐渐消失在视野中,可是那段回忆,却时常在脑海中泛起阵阵涟漪……

——汪海洲 漆昌盛


04

父亲的荣誉证书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记忆里父亲的颜色是灰色的,身着灰色的工服穿梭在他所预制的容器之间,或是尺子量,或是铁锤敲,或是单眼瞄,或是抬首望。他的头上,手上,工服上粘满了各种各样的灰,感觉总有忙不完的事。

转眼工服由灰色变成卡其色,变成蓝色,变成红色,而父亲已是画框中人。收拾父亲的遗物时无意间收拾出一包用灰色工服包裹的物事,打开一看原来是他一生得到的各种荣誉证书,以往对父亲的指责抱怨瞬间被一种叫骄傲的东西所取代,我仿佛又看见了那烈日下寒暑中穿着灰色工服的他,穿着卡其色工服的他,穿着蓝色工服的他和这个“穿着红色的工服”的他,告诉我什么叫真正的石油人。

——采油二厂 周廷建


05

舍不得丢的医疗卡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1992年,18岁的我技校毕业被分到采油八队。在高徐,我领到了这张职工医疗保健卡。那个年代,但凡有个头疼脑热,拿着它,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到油田真武分院看病、挂号、打吊瓶。那时我太年轻,身体棒的都用不到它,以至于它都被遗忘在墙角落了灰。再后来,就有了绿皮的医疗本。它便正式“退休”了,可我舍不得丢了它,便珍藏在我的证件“百宝箱”里直到现在。

——采油一厂 顾文美


06

二十多年的钥匙扣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这是95年局庆20周年时候发的,一直带在钥匙串上,没舍得摘下来过。作为一个油二代,从小对油田就有一种归属感,如今也已经在油田工作了二十多年了,经历了油田从无到有,从艰难到辉煌,再到求生存,求发展。如今正是江苏油田最较劲的时期,祝愿咱们的油田越来越好,就像这枚钥匙扣,永远闪耀在我的心中。

——电信中心 @江小传


07

三好学生的奖品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这个已经泛黄的本子,是我获得当年全年级唯一的三好学生的奖品,除了它还有一个皮箱还有一本证书。晃眼间24年过去,在油田技校三年的学习时光,仍然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新源公司 谢静


08

老山战争留念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老公是个退伍兵,上过老山前线,物件对于老公来说,是老公最难忘的一段记忆。

帽子是老公当时用过的,当时的帽子上什么都没有,两幅领章是中途更换过的,奖章是他发的,听他说:当时他们团撤出老山的时候,是立得集体二等功。老公所在的部队是济南军区76军,那场战役打的很惨……清明的时候,老公会去烈士陵园,金湖的烈士陵园也有老山牺牲的兵,不过是听老公说是南京军区的,年龄跟他差不多大,他一个都不认识,但是他依旧去扫墓,因为曾经一起经历过战争,是自己的战友。

——采油二厂 李秀娟


09

承载青春的校徽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江苏油田试采二厂第四中学,我的儿童、少年时光全在那里度过。现在只有这校徽才能见证我的青葱岁月。好怀念啊。

——社管中心 卢钊


10

老家具,有温度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80年代父母到了油田安家落户后,打了这个大衣柜,在80年代可是结婚必须有的大件。圆桌子,尤其是那把椅子,都是油田90年代发给职工的,那时候的福利太赞了。这些宝贝陪着我一日日的变老,想起曾经的一切,真是应了那个词“物是人非”,父母也相继的离开我了,只有这些老物件,它们还留着过去的温度……

——@绽放


11

一杯子,一辈子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这是15年采油队合并为管理区时候,采油队发的纪念水杯,一晃也已经三年多了。从当初对油田改革转型的抵触、不适应,到如今的积极适应新挑战。现在的管理区,人少了,事多了,很多当初并肩作战的同事,如今或外闯市场,或者远在新疆,但是不管怎样,共同拥有的那段时光,永远是我们珍贵的回忆。

——采油二厂 罗玥 宋巍


12

垃圾桶里翻出的手绘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记事1976……”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这张手绘图,满是折痕,或许画得不够完美,或许有很多的瑕疵,可我却还是舍不得扔。每次一看到这张手绘图,就仿佛看到父辈们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的英勇无畏。老一辈的石油魂,或许正是我们年轻一代人身上所或缺的。在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物件,回望过去。

——采油二厂 宋坦


除了以上这些油味浓浓的老物件

我们还收到了各种证

(供气证、工作证、上岗证、乘车卡……)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还有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时光里,油田老物件,满满回忆杀!


旧物不言,时光惊雪

每一件物品背后

都是江苏油田风雨43年的印记与见证

或保存着对故人的眷念

或承载着对过去的追忆


每次见到这些有温度的老物件

心中会泛起一段特有的记忆

让人听到岁月流淌的声音


致我们那些吹散在风里的旧时光


图片:宋坦 廖莉莉 周廷建 吴明明 李秀娟 刘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