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B站在紀錄片領域的嘗試真的是越來越大膽了,在美食類紀錄片《人生一串》獲得口碑、流量雙豐收後,B站又推出了一檔新“紀錄片”。

豆瓣8.9 |《人生一串》,給你一根竹籤,你將撬起整個燒烤攤(☜戳我查看《人生一串》)

這檔紀錄片需要加個引號,因為它被「解構」地有些多樣化,既像真人秀,又像情景劇、歷史穿越劇,還有紀錄片的影子,全片都被詼諧的網感包裹著。

很多網友質疑:這是紀錄片嗎?

觀眾對這部“紀錄片”的評價兩極分化,有的認為“玩”得很有趣,有的則認為完全跑偏了,壓根不屬於紀錄片的範疇。

製作團隊卻認為:“不是所有的紀錄片都要一本正經地跟大家傳道受業解惑,紀錄片也可以被解構,被腦洞大開。

這部“紀錄片”就是《歷史那些事》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由B站和無奇不有工作室聯合制作

《歷史那些事》共分8集,每集半小時左右,目前更新到第3集,B站評分9.6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這部“紀錄片”每集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來講述歷史裡發生的那些事,當然也會有妙趣橫生的野史。

每一集被解構成三個部分: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第一部分:講述本集要突出的歷史故事,風格有些像《走近科學》;

第二部分:對歷史的演繹(歷史小劇場),採用「穿越」的手法,看看古代人來了現代會怎樣?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第三部分:會給一集的故事做個提煉,俗稱「上價值」,多引用名人的經典名言。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如此看下來,會覺得這部“紀錄片”有些無厘頭地好笑,能戳中年輕人的笑點,還科普了一定的知識點——

“形式新穎,內容“老套””

在第1集《在下東坡 一個吃貨》中,記錄了蘇東坡的部分生平以及他是如何做好合格的“吃貨”的。

相傳,宋代宮廷、民間都偏愛羊肉,輕視豬肉,用蘇東坡的話來說就是“豬肉,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意思是:有錢人不願意吃豬肉,窮人又不知道豬肉該怎麼吃。

因此,豬肉在宋代一直滯銷。

直到「東坡肉」的出現,蘇軾製作的「東坡肉」解決了窮人不知道怎麼吃的疑惑,並將這道美味推廣到有錢人的家中。

人們開始願意將豬肉擺到飯桌上,並稱蘇軾為豬肉的形象大使。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看到片中對「東坡肉」的圖解,DOCO君內心有個疑惑:這跟紅燒肉有何區別?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既然片中並未講明,那就讓自稱是資深吃貨的DOCO君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從製作工序來說,東坡肉多是通過燉和蒸的方法,提升整體的香滑口感,蒸得時間越長,肉質越稚嫩。

而紅燒肉重在“燒”也就是炒,炒糖色決定了紅燒肉的賣相,既可以讓裡面的肥肉清晰可見,又能產生肥而不膩的口感。

上等的紅燒肉吃到嘴裡即化,而東坡肉的口感相對較酥、燜香。

講完東坡肉,片中蘇軾的扮演者就穿越到現代一家小飯館,當起了主廚,給大家烹飪了一道叫做「東坡肉」的菜餚。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第一集中飾演「蘇軾」的演員

當然,作為從宋代穿越來的古人,說話語言要有別於現代人。

古人的現代化用詞,十分接地氣。

於是乎,就能看到蘇軾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知道這是煤氣灶,可是我並不會用,你幫我打開吧。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不僅劇情有些穿越,拍攝手法及風格,也“穿越”到了《孤獨的美食家》,這波相似的安排,並沒有逃過觀眾的火眼,彈幕區紛紛出現“抄襲《孤獨的美食家》等字眼”。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這種相似的安排不止出現了一次,在後面蘇軾烹飪「羊脊骨」時,鏡頭由一隻慵懶的貓掃到烹飪的蘇軾,風格與特點,彷彿是一個低配版的《日食記》。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第1集畫面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日食記》畫面


種種相似的部分,讓觀眾有些“倒胃”:爭做優質內容搬運者的《歷史那些事》也能稱為紀錄片?

其實觀眾兩級分化的點無非在於對紀錄片的定義,《歷史那些事》除了開頭、結尾陳述了一些歷史事實外,中間演繹的部分是紀錄片“最忌諱”的一點。

即便紀錄片中也不會呈現絕對地真實,但如此戲謔地表達,著實讓觀眾有些不舒服,更何況還用了與其他作品相同的風格及鏡頭語言。

““紀錄片”年輕化”

好在,這部“紀錄片”充分尊重了年輕人。

用詞極具網感:

在第2集《我在我家偷文物》裡,將進入青春期的溥儀描述為不想當“死宅”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第3集《請回答604》中,記者用《走近科學》慣用的誇大其詞的方法,穿越回隋朝,採訪了當時的人們。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

成本不大的特效,勉強可以接受的畫面: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後現代的解構風格:

從每集的題目裡,就能看出這部“紀錄片”的調性,將歷史拍“活”,告別沉重,是片子所傳達出來的精神特質。

就拿第二集《我在我家偷文物》來說,“我”代表末代皇帝溥儀以及他的弟弟溥傑,“我家”就是皇宮(故宮),“偷文物”是一種調侃式的表述。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從本意上來說,溥儀拿走皇宮裡的東西不能用偷,但因為他所處時代的特殊性,他的家不是家,他沒有自主權,原本屬於他的東西(文物)也要另尋他主,除了那個不值錢的皇帝稱號,溥儀一無所有。

“我在我家偷文物”這個標題既能表達出溥儀的無奈,還能凸顯現代人回望古代人的態度,一語雙關。

這種表達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說,蹭到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點,又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地解構了它。

《歷史那些事》不僅解構了紀錄片這個創作大類,還在片中的細枝末節裡解構著

解構本身的要義也就是要衝破原定的束縛,沒人規定紀錄片就應該怎樣,那麼打破它原有的格式,又何嘗不可。

“將複雜問題簡單化”

越是晦澀難懂的知識,越應該用通俗的方式講出來。

一直以來,紀錄片都是一個較為嚴肅的藝術表達形式,很難獲得大眾的青睞。

很多時候,觀眾會因為它的嚴肅和無聊而拒絕觀看,對於《歷史那些事》的創作團隊來說,他們覺得這一現狀應該被打破。

紀錄片應該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那麼這就牽扯到一個問題:如何將紀錄片裡想要表達地深層含義用最簡單的方式講出來?

《歷史那些事》加入了漫畫、網絡熱詞、段子等細節。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更重要的是,想要獲得年輕化的表達,就要充分尊重年輕人

製片人金鐵木表示:“誰都年輕過,但是每一代年輕人都有他們自己成長的土壤,要了解他們的土壤,去了解他們,去認識他們,像標本一樣去解剖他們,解剖他們的精神世界,要非常平等地瞭解他們。


《歷史那些事》:這部紀錄片裡的梗多得過《銀魂》

大型紀錄片《復活的軍團》、《玄奘之路》導演

大型文化史詩電影《圓明園》

大型文化史詩電影《大明宮》導演

《歷史那些事》中有些無厘頭地表達的確緩解了紀錄片的沉悶調性,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觀眾詬病著這些不足,卻也會因為這樣另類的表達而喝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