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史」·長岐村——探索中國長壽之鄉的祕密

長岐村,坐落於廣東佛山市三水區中北部的蘆苞鎮境內。古村始建於明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建於清朝初年。村莊依山傍水,村前兩口大池塘引入北江水,村後背靠文筆山。

「一村一史」·長岐村——探索中國長壽之鄉的秘密

村中人家多為一廳四室、一廁一天井的四合院格局,石雕、灰雕、壁畫一應俱全,村莊附近沒有工廠,常年保持較好的田園風光和自然生態。空氣清新,溫泉環繞,擁有豐富的富硒土壤和富硒水資源,更以“長壽村”著稱。

800多年前,詩人楊萬里到廣東為官,乘船路過青塘——即現今蘆苞鎮時,詩興大發,寫下《明發青塘》:“蘆荻葉深蒲葉淺,荔枝花暗楝花明。船行兩岸山都動,水入諸村海旋成。”活脫脫描繪出一幅嶺南水鄉圖

「一村一史」·長岐村——探索中國長壽之鄉的秘密

包容外來客,落戶成大家

與珠三角水系的大多數村莊相似,村中居民是在長達5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陸續遷至此地,聚落成村的。

長岐村中有鍾、何、黃、盧四大姓氏,其中家族成員最龐大的是盧氏,全村一千多口人中,盧氏佔了一半。然而人數最多的盧氏並非開村之祖,甚至是四大姓氏中定居最遲的一氏。開村的乃是來自花都的鐘氏,與鍾氏同出於花都的黃氏隨後亦安家至此。及至黃氏定居百年之後,廣州白雲神山鎮來了盧姓的父子三人,他們本是因為家鄉人口過多,而被迫到外地去討生活的。當他們行至三水與花都交界處,見這村莊風水甚好,遂客居此地為村民做幫工,最後落籍定居,開枝散葉轉而成為村民一員。這父子三人便是盧氏祖宗,父親名為盧時忠。這是“文革”中被毀的族譜上所記載的,盧氏後人自海外帶回了影印本:“盧時忠於大明年間來本村……忠號岐初,故本村名為長岐,又名岐山”。這一記載還道出了村名的來歷,這村西側曾有一岐山古廟,在建村之前就已存在,由是村隨廟名定為“岐山村”,後來盧氏人丁興旺而成為村中大姓後,覺得這村名恐犯了古廟忌諱,便改稱“長岐”,取長期居住在岐山之意。可惜那座古廟在1960年代的興修水利大潮中被拆了。

機關重重:金湯堡壘護長岐

長岐村中可以找到的最老的建築材料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即老房子根下的紅色巨巖。那些紅巖是用船自西江運來的。始建於明末清初的鐘氏、黃氏、盧氏等宗祠幾經翻新,依然竭力保留原貌,尤其是如今村裡人數最多的盧氏宗祠,裡面的壁畫和雕刻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宗祠之後是村民住房。各房建築不但講求美觀、劃一、堅固,而且還十分人性化。漫步行走在二人寬的巷道中時,不時抬頭看到活靈活現、或雕刻山水、或雕刻花鳥魚蟲的壁上灰雕。古人所用的顏料之鮮豔,令今天許多畫家都羨煞無比,兩三百年曆史的雕刻,外層顏色僅僅是紅色有些許剝落而已。許多房子的四角安著巨大的“笨腳石”花崗岩柱,用以支撐借力,石板路亦堅固非常。

自文筆頂俯瞰這裡的百來間古屋,只見飛簷畫棟,鑊耳聳立;由麻石、青磚和洋灰鋪成的二人寬巷道在古屋間交錯相連,一路拾階而下,自文筆頂直通村口水塘,筆直而劃一;村口兩側還有特地留出槍口、偵查口的更樓,飄出水塘而立,夜夜通報平安。

三面流水一面靠山,村外的自然防線已然厲害,而村中更是“機關重重”。村中古屋內部的主要格局是一廳四室,看起來像北方的四合院,此外還有一廁一天井,還有一條暗道。暗道一般通往鄰里,平時作為下水道之用,有磚頭掩蓋,若是哪家人不小心遭遇暴徒強闖,居民便可推開磚頭穿過暗道溜到鄰居家裡躲避。不僅如此,暗道也通向古屋間的巷道,每條小巷都有三兩閘門,並有更夫巡守,確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放下閘門後,強盜進不來。萬一有強盜闖入門裡,也可以將其困於複雜交錯的巷道內“甕中捉鱉”。由是,村中未曾遭遇盜賊洗劫。如此守衛森嚴的村莊,宛若一金湯堡壘。

一走進村子可以看見,四株幾人合抱不來的古榕樹在村口迎客,建於明末清初的四大姓氏宗祠一字排開立於水邊,幾經翻新依舊保留原貌,充分顯示了祠堂文化在長岐村的地位。這些宗祠從供奉鬼神、祖先,擴展為地方教化、聚眾議事的場所,起著團結族人、維護人倫秩序的作用。

建於光緒六年的盧氏祠堂最值得關注的是嵌在房頂上的兩幅歷史名畫。其中一幅名為“三仙斗酒”,這幅畫把三個人在喝酒喝得醉醺醺的樣子刻畫得栩栩如生,另一幅名為“爛柯棋”,描繪的則是兩個神仙在下棋,一旁的斧頭柄都爛了這盤棋還沒下完的場景。

「一村一史」·長岐村——探索中國長壽之鄉的秘密

「一村一史」·長岐村——探索中國長壽之鄉的秘密

「一村一史」·長岐村——探索中國長壽之鄉的秘密

其距今已有100多年的耀唐書舍建於明初牆上懸掛萬世師表的孔子肖像。“至聖無域澤天下,威德有苑垂人間。” “這個耀唐書舍在每年都會請相對有學識的人士,來為穿國服的一年級學生舉行開學典禮。期盼孩子們能夠認真讀書,學有所成。”

「一村一史」·長岐村——探索中國長壽之鄉的秘密

麗泉書舍,建於清光緒年間,佔地120平方米,主要為盧氏宗族授學場所,亦招收其它姓氏學童。

溫泉環繞的“長壽村”

長岐村還被譽為三水的長壽古村。在1200多名村民中,6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215名,其中80歲以上的有62名。逢九月九重陽節,則會組織千人宴。

建村時,長岐村民認為水聚則財聚,因此臨水而建村。環繞村莊的九曲河,是大自然賜予的最珍貴的禮物,河中居然有一股特別的清泉湧出——溫泉,泉水常年保持在42℃左右。據村民介紹,老人們長壽的原因正是依託豐富的富硒土壤和富硒水資源。

有趣的風俗

流傳下來風俗習慣也頗為有趣,村裡老人說,村中要是有家中添了男丁,都會到祠堂舉行掛燈儀式。而每年逢端午節,就在蘆苞湧中賽龍舟。

「一村一史」·長岐村——探索中國長壽之鄉的秘密

注:如廣大讀者有想要了解的村落可私信給小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