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元宝,咸丰重宝目前市场价值到底是如何的?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猛,并在江苏南京建都,此时清政府赖以铸钱之用的滇铜(云南省出产的铜料),因道路阻断而无法运进北京。一方面是镇压起义急需大量的军饷开销,一方面是铸钱的原材料告缺,给清政府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难,最终迫使清政府自咸丰三年开始发行纸币和改铸大钱来弥补财政亏空。

咸丰元宝,咸丰重宝目前市场价值到底是如何的?

震憾!一个咸丰年间的(雕母钱)钱币拍出了575万的天价,咸丰元宝居然也那么值钱!据史料记载,咸丰年间发行的钱币就和别的朝代不一样,币种和面额焕然一新。因为朝代体制的需要,压缩编制,导致发行的钱币极少。

存世量是影响古钱币价值的重要因素,收藏界通用的法则就是“物以稀为贵”,当然也适用于古钱币板块。历史上有些朝代比较强盛,数十年甚至几百年发行单一品种的钱币,所以这类古钱的数量就非常巨大。有些短命王朝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就被改朝换代,因此这类古钱的数量就非常少,这一点就对力古钱币的收藏投资价值有所影响。

咸丰元宝,咸丰重宝目前市场价值到底是如何的?

咸丰元宝宝泉局当五百雕母,也被称为祖钱,并不真正参与流通交换,只是在翻砂铸钱过程中使用的钱形模具。中国的货币的铸造方法延续数千年,影响广泛,周边国家,如:日本、泰国、朝鲜、越南、印尼、马来亚等均使用铸造法制作货币。我国最早采用范铸法铸钱—先直接在砖石上过刻模,后用铜石等材料制成母范,再用母范翻铸大量子范铸钱。范铸法一直沿用到宋代,北宋时母钱翻砂法已经完全取代了范铸法,此法又延续近千年,直至清末才被机器冲压方法所代替。

当时,雕母都严格控制在钱局相关人员手中,极少流出,再加之清末民初、改革开放几代人不遗余力的大力搜罗,现在已经很难再新发现开门见山雕母了,而现有的雕母大部分或流出海外,或入捐各大博物馆。留存在市面上的雕母,自然更是稀如星凤,成为泉友和收藏者争相收藏的目标。此枚咸丰元宝宝泉局当五百雕母,在《咸丰泉汇》中定名为扁丰长泉。当年只雕刻了雕母,迄今未见母钱或流通钱面市。当五百、当千大钱,自咸丰三年十一月开铸,到咸丰四年六月停铸,铸造期仅七个月,据此推断,很可能此版咸丰大钱当年只停留在雕母阶段,并未正式开铸,故更为珍贵。是品咸丰元宝宝泉局当五百雕母,未经流通,品相上乘,近年罕见,称之为这次钱币拍卖分量最重的拍品也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