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股票業績好,卻就是不漲?因為你忽略了這個概念

關注我,讀文章,學投資↗

為什麼股票業績好,卻就是不漲?因為你忽略了這個概念

“價值投資”近兩年不斷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如何投資價值也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大家激辯著什麼是價值,什麼又是投資。

但是討論這個問題,終歸是為了掙錢為了買的股票能漲,所以我們今天不聊什麼是價值,也不聊什麼是投資,單純聊聊大家經常問的一個問題:

股票業績好就能漲嗎?

這個問題我來從下面三方面來回答。

一、業績不好,就不能漲嗎?

股票短中期的漲跌,甚至很長一段時間的漲跌和業績關係往往都不大。

價格形成的機制,和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業績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有一把土,形容成一把特別的土,並在兩個人之間來回喊價,價格不斷推升,那麼雖然這把土的價值沒有改變,但是價格會出現上漲,直到出現把這把土買走的第三個人。

為什麼股票業績好,卻就是不漲?因為你忽略了這個概念

相似的還有,如果我給你一元錢,說好佔某項目的十億分之一,那麼這一刻這個項目的估值就成了十個億。

土最終還會變成土,項目最終值多少錢還是多少錢。但是這個過程中,價格就出現了劇烈的波動。並且在極端的情況下,小部分人就可以決定某種標的物的漲跌,使這種漲跌的因素更加難以捉摸。

二、業績好股價高,還能漲嗎?

有一情況在市場中很常見。有很多確實優秀的公司,在經歷了較大幅度的上漲以後,引起大家注意。但在這個階段買入後,出現了虧損,反而造成了大家對價值股的反感。

這是由於大家只看業績好,卻忽略了業績的良好預期已經被充分反映在價格中,甚至已經透支,也就是大家常聽到分析師提到的price-in(價內預期)。就像黃金雖好,一克一萬買入也是不理性的。

所以,在判斷價值股的時候,當前股價到底包含了多樂觀的預期是關鍵。一旦包含了過度樂觀的預期,往往會帶來長期的下跌,甚至長期跑輸大盤。

三、業績怎麼才算好?

這其實是一件很藝術的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標準。

有些行業看業績,有些行業看財務風險指標,有些行業看規模擴張情況。這需要我們去了解一個行業的商業模式,橫向縱向的對比是否是一個好業績的公司。

如果業績短期不好,再進一步分析,是由於行業和宏觀的影響造成的,還是企業自身造成的。

為什麼股票業績好,卻就是不漲?因為你忽略了這個概念

一般來說,股價短期的波動,很多是由業績的邊際情況決定的。比如,一個季度是否超預期,或者某個特殊事件帶來的超預期。

對長期而言,主要看企業的經營管理在行業的長期發展中是否可以不斷地保持競爭優勢。

如果排除併購重組造成的一次性影響,對業績的評價一般偏向於主營業務本身。主營本身業績出現短期波動的時候,還要分析是行業本身週期帶來的還是企業自身的問題,因素是短期還是長期造成的。

只要一個行業不會消亡,行業熱度一般是輪動的。比如前幾年大家熱衷於新興消費,這兩年傳統消費開始獲得認可,行業偏好的輪動也往往帶來各種不理性的現象。

從自下而上的角度,在行業利空的時候關注一些行業內的好公司是不錯的策略。

綜上所述,業績好並不是股價立即表現的原因。

以合理的估值買入業績好的公司才是長期留住盈利和本金的方式。

^_^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啟發,歡迎轉發點贊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_^ 歡迎關注我,我會經常寫一些文章,帶你慢慢看懂股市漲跌背後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