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國人的快樂?(黑白先生)

誰偷走了國人的快樂?(黑白先生)

今天在網絡上看到一個帖子,誰偷走了國人的快樂。帖子列舉了國人不快樂的原因:

第一、缺乏信仰。

第二、總是和別人比較。

第三、對美好的事物不感動。

第四、不懂得施捨。

第五、不知足。

第六、焦慮。

第七、壓力大、標準高。

第八、不敢堅持做自己。

第九、得失心強,就是患得患失。

信仰缺失讓我們失去走向純粹的動力。預知難測讓我們失去愉快生活的激情。社會不公讓我們失去追求美好的信心。生存壓力讓我們失去面對困難的勇氣。生老病死讓我們失去淡然處之的灑脫。因此,我們焦慮不安,心浮氣躁,難以快樂。

表現出來的有:火車搶座,公交搶方向盤。剮蹭,惡語相向,大打出手...怒氣、怨氣都是會轉嫁的。我想,人所有的情緒,都來自外界環境對你感官的觸動。自然與社會環境和你身邊的人和事,無不影響著你的內心。

外界環境比如,空氣質量、食品衛生、國民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同情度,民眾自由度,醫療保險水平,社會公正度以及官員的誠信度等等,聯合國2017年全球幸福報告顯示,中國人在全球排在第79位。

2018年報告顯示,挪威人成為了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和丹麥、冰島、瑞士和芬蘭這4個國家位列全球幸福指數榜單的前5位,與此同時,中國從去年79位下降到了86位,美國從之前的第13位降為第18位。

如果你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以前看這句話就會覺得像打雞血多麼勵志,現在會覺得是味精放多的雞湯。不是不能變不會變,如果社會環境一直異化,難道我們就一直改變自己來適應嗎?改到最後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吧。

說到認識自己,想起西方有一個寓言故事,伊塔洛·卡爾維諾寫的《快樂人的襯衫》:

從前有個國王過著錦衣玉食、揮金如土的日子,天下極至的寶物美色都歸他,但他仍然不快樂。於是派人找來御醫。御醫看了半天,給他開了一個方子說:“你必須在全國找到一個最快樂的人,然後穿上他的襯衫,這樣你就快樂了。”

國王馬上派大臣分頭去找,後來終於找到一個快樂得不可救藥的人,但是大臣向國王稟報說,沒辦法拿回那件能給他帶來快樂的襯衫。國王非常不高興,問:“怎麼會這樣?我畢竟是一國之君,為什麼連一件襯衫都得不到?”

大臣說:“那個特別快樂的人是個窮光蛋,他從來就是光著膀子的,連一件襯衫都沒有。”

引用聖經中的一段話:“神把快樂藏在人們心裡,只是人們從出生就朝外看,很少關注自己的內心”記得爾斐神廟上一句話:“認識你自己。”

我們只有把關注外界的目光,深入透視到自己的內心世界,隨時隨地深刻地思索妄念等一切事物產生的根源,才能獲得內心的快樂,也才能真正領悟到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現代社會的可怕之處在於我們的大腦被裡三層外三層的信息包圍的水洩不通,混淆了我們內心最真實和最純樸的想法。人變得浮躁,急功近利。什麼都想要,卻什麼也得不到。網絡是聰明人的工具,卻讓一些人變得更蠢。 碎片的、零散的、孤立的知識點並沒什麼意義。 有意義的,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靈活運用自己掌握甚至未掌握知識、用以改善自我智能及生活的能力。

懷念學生時代,擁有一本書捧在手中如飢似渴閱讀的感覺。靜下心來,感慨萬千,收穫頗豐。極簡後的深入,才能獲得充實的感覺。 ​人生太短,無需活成他人所期待的樣式,而是活出真我。因為生活從來都是我們自己的,喜歡一句話:“比死亡可怕的是,從未精彩的活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