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零時30分“白露”,記住三字訣竅正確養生!

9月8日就是“白露”節氣了。“白露”是秋天的第3個節氣,也是氣候轉涼的開始。此時凌晨及早晚的氣溫低,正午氣溫還是相對較高,是一天溫差最大的時候,你能明顯的感覺到炎夏已過,涼爽的秋天正悄然而至。

以前,白露伊始,就可以準備御冬了,這時做好了日常保健,就是為後半年的健康打好了基礎。今天就來說說,“白露”期間該如何正確養生?

白露養生的關鍵,在於“滋陰潤燥”還有防寒。具體怎麼做呢,記住以下的“3字訣竅”就可以啦。

身不涼

8日零時30分“白露”,記住三字訣竅正確養生!


白露節氣後,冷空氣分批南下。俗話說:“白露身不露,著涼易瀉肚”,顧名思義,從“白露”之後就不要赤身露體了,不小心就會著涼。所以,怕冷的朋友,記得緊握手中的保溫杯哦!特別是風溼患者,轉涼後需更注意身體保暖以免因受涼引起關節疼痛!

穿長衣

8日零時30分“白露”,記住三字訣竅正確養生!


為避“秋涼”,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保暖。白露起,寒氣漸重,溫度足以讓空氣中的水溼之氣凝聚為露,這份涼意已足夠傷害正氣了。所以,適時可以將短袖變成長袖了。陽虛體質的人還可以再加一件薄外套。不過,衣物也不必加得太多,“春捂秋凍”嘛,適當做些耐寒訓練,可提高人體抵抗力。

頸要“遮”

8日零時30分“白露”,記住三字訣竅正確養生!


護好頸部不讓它受寒勝於防其他部位,因為頸部是主人體一身之表的足太陽膀胱經及總督一身陽氣的督脈所過之處。如果頸部受寒就會導致身體變生多種疾病。建議早晚或雨後可以在頸部加條小絲巾或薄圍巾。這樣不僅可以抵禦風寒邪氣侵入,還可以保護咽喉,因為秋季是慢性咽炎的高發季節。當然,更重要的是防止寒氣侵入而致使頸椎、肩周不適甚至疼痛。

不貪涼

8日零時30分“白露”,記住三字訣竅正確養生!


“白露”時的作息應遵循“秋三月……早臥早起”的養生原則,保持充足睡眠,晚上儘量爭取10點前入睡。晚上睡覺時,可換上薄被,注意別蹬被子了,並視當地的氣溫撤掉涼蓆,調高空調溫度或只開風扇,當然,窗戶也不要開得太大,避免寒風、溼氣入侵,導致各種風溼性疾病的發生或加重,頸椎病、肩周炎、腰痛等往往會在這時加重。

此外,教你個“驅秋涼”的妙招熱水泡腳。

8日零時30分“白露”,記住三字訣竅正確養生!

莫以為這是冬天才做的事,實際上,從“白露”開始就可以在睡前用熱水泡腳來暖身驅寒了。中醫認為,足部與全身的臟腑經絡的關係都很密切,自“白露”起用熱水泡腳,有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之效,也有助於睡眠。泡完腳後,將足心搓至發熱,堅持下來,對保養腎氣很有幫助。

食宜潤

8日零時30分“白露”,記住三字訣竅正確養生!


白露後,寒氣漸重,大家都會想著要不要吃點什麼“鍋”來補一補。

不過,由於秋季乾燥,“白露”的飲食養生是以“潤”為主,需要“養陰液,潤肺燥”,讓身體“滋潤度秋”。因此,現在要多吃點“清潤”的食物和對肺部、呼吸道有好處的食物

總結如下:(以下內容框住)

蔬菜類:蓮藕、菠菜、百合、銀耳;

水果類: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柿子、枇杷、烏梅;

五穀類:糯米、薏米、芝麻、核桃、蓮子;

葷食類:豬肉、鴨肉、烏雞。

以上食物都有“滋陰、潤燥、益胃、養肺”的功效,此時要多吃。而人參、沙參、西洋參、川貝等藥材也有“滋陰益氣、宣肺化痰”之效,對緩解秋燥很有幫助,可遵醫囑合理服用。

以上個人比較推薦的還是秋梨,為啥呢?

秋梨: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秋梨中豐富的水分正是肌膚所需。經常吃些梨大有益處;能促進食慾,幫助消化,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於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煮熟的梨有助於腎臟排洩尿酸和預防痛風、風溼病和關節炎;而酸梨更具有潤燥消風、醒酒解毒等功效,在秋季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搔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喝一碗梨汁可以緩解秋燥,有益健康。

推薦白露節氣的養生食療方

沙參枸杞粥

功效:可滋陰潤肺、養血明目,用於輔助治療秋季陰血虧虛所致的乾咳少痰、咽喉乾燥、雙目乾澀等不適。

食材:沙參20g、枸杞20g、玫瑰花5g、粳米100g、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沙參加水煎汁去渣。之後用該藥汁與枸杞、粳米一同放入砂鍋,再加水適量,用小火煮粥。

待粥將熟時,加入玫瑰花、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山藥薏仁粥

功效:可清補脾胃、潤肺生津、止咳化痰,適合秋季常吃。

食材:山藥60g、薏苡仁60g、柿餅30g

做法:先將薏苡仁加水入鍋煮至爛熟,之後把將山藥搗碎,柿餅切成小塊,一同下鍋煮粥至熟即可。

8日零時30分“白露”,記住三字訣竅正確養生!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沒了暑夏的煩熱,更是個保養身體的好時候。越是在秋燥時分,越是要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今天學會了白露養生的小夥伴,就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