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交警肝癌晚期,肝癌到底有多可怕?

46歲交警肝癌晚期,肝癌到底有多可怕?

祝願陳警官好人一生平安!

今天上午,一名以經常幫助他人尋找走失兒童和老人而“網紅”起來的廈門交警,突然發佈了一條緊急求助微博——

46歲交警肝癌晚期,肝癌到底有多可怕?

陳清洲的MRI檢查報告單上寫著,考慮“肝癌並門脈癌栓形成”、“門脈高壓並海綿樣病變、側支循環形成”。

46歲交警肝癌晚期,肝癌到底有多可怕?

此前,“交警陳清洲”一直積極從事微博公益活動,因此發出了這條求助微博之後,短短半天就有近7000轉發和留言。許多公安系統大V和網絡大V紛紛轉發留言,表示支持和安慰,眾多熱心網友也表示

關注

46歲交警肝癌晚期,肝癌到底有多可怕?

(大V紛紛伸出援手)

醫生們的意見

活躍在微博的幾位醫療業內人士也通過不同的途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勸陳警官“調整好心態,積極面對,過好每一天”,也有人說“建議先去採樣本做一下基因分型,如果目前有條件的話做靶向

治療。動脈導管栓塞術已經有比較長的應用史,但是聯合碳酸氫鈉使用的方法還是剛起步,簡介情況以供選擇”。

但是也有醫生指出,小蘇打+TACE的臨床試驗主要用於局灶性肝癌,對併發門靜脈癌栓的情況是否適用,還有待考察。

武漢某著名三甲醫院肝膽外科的醫生也提供了參考方案:“1、介入+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2、肝移植,3、門靜脈放療”,但“總體不樂觀”,“自然生存期2.7月”,“即使能做肝移植,2年生存期也極有限”。

界哥諮詢北京某知名三甲醫院肝膽胰外科高年資專家,也得到了類似的回覆。

據陳警官最新微博動態顯示,他已於今天下午飛抵上海,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肝癌是我國的老毛

儘管與發病率高居不下遙遙領先的肺癌不同,肝癌的發病率在我國呈緩慢下降趨勢,但是國人並沒有能夠擺脫其陰影。

46歲交警肝癌晚期,肝癌到底有多可怕?

(從上往下數第三條線是肝癌的發病率趨勢)

陳清洲交警如此年輕就患上肝癌,讓許多人都感到非常惋惜和震驚——才46歲怎麼就肝癌晚期了呢?

實際上,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高危人群正好是中年男性。全世界每年平均約有25萬人死於肝癌,而我國約佔其中的45%,肝癌的死亡率居惡性腫瘤當中第二位。

肝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病毒性肝炎。在我國,肝癌患者中約有90%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背景,HBV感染→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是最主要的發病機制;

2、食物及飲水。長期大量飲酒導致酒精性肝病,在此基礎上的肝纖維化及肝硬化過程都可能引發肝癌。結合陳警官的工作環境,也許長期不規律作息也是發病的原因之一;

3、毒物與寄生蟲。亞硝胺類、偶氮芥類、有機氯農藥等化學物質是可疑的致肝癌物質,血吸蟲及華支睪吸蟲感染均易導致肝癌;

4、遺傳因素。肝癌的家族聚集現象既與遺傳易感性有關,也與家族飲食習慣及生活環境有關。

到底如何早期預防肝癌?

預防是遠離肝癌的基本途徑,肝癌一旦發生,對放化療均不敏感,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肝移植、血管介入、射頻消融術等,但常見預後不佳。

所以,預防肝癌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應該如何預防肝癌呢?

首先,許多肝癌是由病毒性肝炎導致的,我國公共衛生事業在近些年乙肝預防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於個人來說,接種疫苗,注意肝炎傳播途徑,是預防乙肝的方式。醫生則要注意職業防護,當心職業暴露造成的感染;

其次,癌症的早期篩查很有必要。

目前中國的肝癌專家推薦在高危人群中進行早篩。肝癌具有家族性,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傳播,容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傾向。如果家中父母中的一方患有肝癌,子女無論是否出現症狀都應進行全面肝臟檢查,如肝癌標記物監測(包括甲胎蛋白和其他肝癌標記物)、影像學檢查(超聲、增強CT、選擇性肝動脈造影)、肝穿刺活體組織檢查等。非高危人群也應進行規律體檢;

最後,癌症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除了基因因素和病毒感染,生活方式、飲食方式、體育鍛煉程度和生活環境都可能是癌症發生的影響因素,儘量健康規律的生活非常重要。

肝癌治療性切除術是目前治療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雖然目前手術技術可以切除一些大肝癌,但術後殘留肝的功能儲備是否可維持患者的生命需求,則是手術成敗的關鍵。

除此之外,局部治療包括經皮穿刺瘤內注射無水乙醇(PEI)、射頻消融術(RF)、肝動脈栓塞(TAE)也可達到治療的目的。

最後,祝願陳警官好人一生平安!

投稿請發郵件至yangxinyuan@yxj.org.cn

投稿類型:腫瘤科臨床經驗,知識總結,醫學科普,行醫感悟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