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咱如皋人一開始也是捕魚為生啊!

原來咱如皋人一開始也是捕魚為生啊!

住宅佈局

如皋成陸於揚泰崗地最後一列沙脊,瀕臨大海,居民初以人煮海水為鹽和從事海洋捕撈為生,多在勞作地點搭建窩棚居住。東晉時,古扶海洲(今如東縣地)與揚泰崗地接陸,墾殖造田之風興起,農民居住多隨田搭建棚舍散居。明天啟年間,知縣李衷純”勸民鑿池蓄水,以百畝為率,方可十畝”,用以灌溉和人畜飲用,農民始傍池圍居,形成自然村莊。

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大搞“田塊成方、居住成行、河渠成網”,要求農戶建房上“線”。20世紀70年代開始,平整土地,削高沙、填呆塘,新開三四級河,農戶開始沿河、沿路呈“一字形”或“非字形“定居,原始村莊大部分消失。據1982年統計,全縣共建有居住線1467條,上線農戶佔總農戶的89.4%。1990年,開始進行農民集中居住試點。試點表明:同等人數、同等戶數比較,集中居住用地比一般居住線用地節約33.20%—36.91% ,同時為供電、供水、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便利。

2005年,全市開始大力推進農民集中居住。2006年,全市22個鎮(區),333個行政村(居)共確定建設農民集中居住點493個,開工建設358個、9231戶,建成5166戶,入住3850戶。是時,農民集中居住點,多規劃為連體別墅區,進區農戶按統一標準自建, 或由開發公司統一建設再以成本價銷售給進區農民居住。2009年,開始推進農民集中居住點多層或小高層集中居住。是年,全市新開工農民集中居住點建設項目64個,跨年度38個,累計開工面積138.29萬平方米,累計竣工面積125.75萬平方米。至2010年,全市累計建成農村商品房及鎮區農民集居房近700萬平方米。

發佈:阿南文化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