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喪?你最終活成了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為什麼人們會喜歡假笑男孩?僅僅是因為好玩嗎?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喪?你最終活成了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不,很多時候你會感覺他帶著你身上的影子。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

“普通的你沒辦法安心享用你的普通,而是被不停的提醒和批評,你再不做點什麼就廢了。 你下定決心去改變,但是被這些焦慮支配的你根本無法做出任何改變。”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喪?你最終活成了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於是你拖著疲憊的身軀和平平的興致去學習去工作去為自己的未來打拼。

你說:帶著可憐的分數,來到不心儀的城市、學了不心儀的專業,如何還能每天歡歡喜喜去上課。

我說:既然生活給了你太多不如意,何不主動去發現樂趣。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原來這個專業也可以很有趣原來身邊的同學、老師那麼可愛,原來這個城市也很美麗,那麼你來一味地在喪什麼?

你說:畢業後找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太難,感覺自己毫無興趣,每天如行屍走肉般工作《生活,陪笑臉。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喪?你最終活成了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我說:有多少畢業生能夠有幸找到自己對口的工作?又有多少人一直我在堅持著那份初衷?說句不中聽的話,你抱著這樣的心態工作,我都替老闆虧的慌。對得起那份工資嗎?在不感興趣的行業都能賺著錢,你說你潛力有多大!

記得小編剛工作那會,找的第一份工作就與專業毫不相關,本著追求夢想的美好美好憧憬,毅然決然地去找老闆辭職。只記得老闆回的一句話印象深刻:夢想算個屁,你最終還是要現實一點。

現在只記得老闆跟我講了他和媳婦如何辭去工作,從零做起的事情。我當時滿腔熱血並未被澆滅。只記得回了一句:我明白,但是我還年輕,正是追夢的年紀,就算頭破血流,至少我嘗試過,以後不後悔。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喪?你最終活成了最不想成為的樣子

現在幾年過去了,雖然我還是走了彎路,最終安定在了非專業的領域,但是卻也從未後悔過之前的決定。

好像有些偏題了(๑•́ωก̀๑)。不過我想說的是,不是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喪,而是越來越多的平臺接收著這代人的喪,大環境也“提倡”這種喪,畢竟有時候發一些喪喪的話,既是一種疏壓,還能夠博得大眾一樂,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是積極向上的,自我調侃何嘗不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一種樂觀處事態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