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羅切斯特說過,一個渴得快要死去的人明明知道自己爬近去的那口井放了毒藥,卻還彎下身去喝那甘泉,這就是愛而不得。那種感覺又苦又澀卻甘之如飴,原來愛情就是含笑飲毒酒。愛而不得總是人畢生中最大的遺憾和苦楚,那感覺就像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痛不欲生。

聽聞愛情,十有九悲。愛一個不屬於你的人就像抱著一盆仙人掌你抱的有多緊就會覺得有多痛。從一開始就知道了結局,但人太會自欺欺人,總希望還有轉機,當命運伸出手來,任誰都無能為力。愛過之後便會知道,有些人無論多愛也是生命中的過客,曾經想盡辦法去挽留卻還是無可奈何。

曾經無論房間多黑都不會怕,因為還有他。失去最愛的人的一瞬間才明白,以後只能靠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繼續生活。兩個人在一起多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在這個人心裡待過。有些人哪怕在一起一天,卻在心裡待了一輩子。而有些人即使在一起一輩子,卻沒有在心裡待過一天。愛而不得的緣分即便再不甘心也只能放下,因為放手是唯一的解脫。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你們之間,隔著山,隔著海,隔著千山萬水,縱然你一廂情願認為他/她是你心裡的故鄉,可你卻永遠回不到他/她的身旁。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錯誤的時間,遇上了對的人,結局註定是悲慘。

世俗裡飲食男女的愛情,那有張愛玲寫得那般美好:“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在最好的時間,遇上最美好的人,這種橋段只存在小說中或電影裡,現實生活中的愛情十有九悲,也許愛而不得,才是常態吧?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在萬千人海中,遇見了能夠相知相愛,又因各種或主觀,或客觀原因只能錯過,它的感受是苦澀的,寂寞的,但是思念卻又那麼濃烈,那麼倔強,沉重的感情,壓在胸口,在深夜,讓你輾轉反側,讓你刻骨銘心。

或許每個人,人生中,都有這樣“愛而不得”觸不到的戀人,都有一份潛藏在內心深處隔著時空(地域,時間,各種不可逆轉的客觀因素)的愛戀,就像美好的詩和遠方,都總在遠方。

而遠方的遠,才是我們魂牽夢繞的地方。那些人,那些事,從時間的長河裡浮現出來,深深的打動我們的靈魂。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我們都是這個洪荒世界中的孤獨者,一直在尋找丟失的另一顆心。所以,儘管“愛而不得”,但是,正是這份感情,讓所有的焦急等待、若即若離、漫天相思有了意義。

而我們也終會明白,人生就是不斷錯過,不斷錯過各種人,各種事,這些遺憾就構成我們的這一生。

慢慢地,隨著時間流逝,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慢慢平靜並且接受這些遺憾,變得越來越淡然,因為想要的已經好像已擁有,而得不到的不再強求。(不過還是但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若是以前的我,肯定會大放厥詞地說無非是自己心心念唸的糖被吃了,自己卻只能摩挲著糖紙發呆。但聽過了自己家人的故事,覺得我們還是太過“想當然”了。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在以前那個年代,很多婚姻都是由父母做主的,不管喜不喜歡,還是樂不樂意,只要兩家看對眼,就能敲定下來。

正好我媽那時就被我爸家看上,準備彩禮見面,但我媽媽是有喜歡的人的,雙方正好彼此喜歡,那位叔叔闖到我媽媽家要帶她走,最終她還是拒絕了,留了下來,和我爸結婚了。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當時我媽媽和我談到這兒我曾問過為什麼不跟自己喜歡的人走,並沒有考慮過若是走了就根本不會有我這個問題。媽媽只是笑了笑,說道:很多事情啊,並不是自己喜歡就一定能走到的,人這一輩子不能不為自己活,也不能只為自己活,我要走了,你外公外婆怎麼辦?你爸爸怎麼辦?再說了的確曾經有過抱怨,但時間總會抹平一切,如今的我,有了幸福的家庭,有了寬容的丈夫,有了養育成人的兒子,我很滿足了。

“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

所以呀,愛而不得是什麼感覺?它就像一道自己劃上去的傷痕,疼痛錐心,即使結痂了我們還是會是不是地記起它的痛苦,但若是我們能夠忍受,慢慢地它也會失去痛感,變為我們青春的記憶,以後老了也能調笑著自己曾有過如此矯情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