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成績單的背後 民豐農商銀行多措並舉助力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一份成绩单的背后 民丰农商银行多措并举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這是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截至今年8月末,江蘇民豐農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監管口徑: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含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餘額58.05億元,較年初增加5.85億元,增幅達11.21%,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0.92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增加11.97億元,同比增長25.98%,高於各項貸款同比增速12.96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戶數為3.49萬戶,較上年同期增加1259戶,增幅為3.74%。

成績的背後是付出,是努力,是民豐農商銀行圍繞小微企業融資難,採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份成绩单的背后 民丰农商银行多措并举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調整信貸結構 增強渠道服務功能

2016年下半年,隨著政策形勢和發展環境變化,民豐農商銀行開始對全行信貸業務結構進行戰略大調整,將業務重心拉回到“三農”和小微的核心定位上。

為此,民豐農商銀行做了兩個大動作。

一是壓縮票據貼現規模,騰挪信貸指標,加大小微企業貸款投放力度。從2016年6月末至今年8月末,共壓降票據貼現業務10.85億元,新增實體貸款50.67億元。小微企業貸款(全口徑)餘額由2016年6月底的59.30億元增加到今年8月末的87.18億元,增長了47.02%;戶數由2.61萬戶增加到3.76萬戶,增幅為44.20%;餘額佔比由41.43%增加到47.65%。

二是調整營銷模式,撤併微貸中心,擴大小微金融服務渠道。小微信貸業務原先由總行微貸中心專營負責,該中心自運營以來存在不良率偏高、內部機構重疊以及人力資源投入與產出不匹配等問題被撤併調整,小微金融服務渠道徹底放開,所有支行網點均可開展小微信貸業務。

不僅如此,為增強渠道服務功能,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民豐農商銀行還依據“五單”原則,在銷售部下設中小企業金融支持中心,積極做好企業融資需求對接,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批量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堅持“立足當地、服務小微”的市場定位,下沉經營、管理、服務重心,通過增設專業服務小微的社區支行,增強金融薄弱地區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客戶融資便利性;利用網點密、人員多的特點,發揮地緣人緣優勢,針對小微企業貸款開展全員營銷,支行遵循就近和屬地管理原則積極開展小微貸款營銷,小微企業可自主選擇放款機構,便利獲得金融服務。

改革制度流程 實施正向激勵考核

經過一系列探索與實踐,2016年7月,民豐農商銀行率先在全國範圍內,創新實施了“三臺六崗”信貸管理模式

作為一項提高信貸營銷效率的制度流程改革,“三臺六崗”將原信貸部門的營銷和授信調查崗作為“小前臺”,審批與簽約崗作為“小中臺”,管護與催收崗作為“小後臺”,明確了“營銷、授信、簽約、審批、放款、貸後季(年)檢”等“六崗”的具體職責,專門研發了配套的運營管理系統,將貸款申請、調查、審批都移到線上,客戶經理和授信經理可隨時隨地在手機上辦理業務,擴展了工作時空,為客戶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信貸服務。

通過實施“三臺六崗”信貸管理模式,前中後臺徹底分離,形成了各司其職、相互制衡的信貸管理新格局;實現了崗位人員專業化、業務辦理流程化、客戶服務高效化,信貸服務水平得到了質的提升;規避了各相關崗位人員的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從根本上卸下了客戶經理的思想包袱,基層營銷積極性空前高漲。

與此同時,民豐農商銀行還採取正向激勵考核措施。一方面,對小微企業服務實行正向激勵機制,在內部績效考核上,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指揮棒”作用,降低利潤指標考核權重,提高貸款戶數指標考核權重,適度提高小微企業貸款績效計酬標準,激發基層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適度提高容忍度,放寬盡職免責範圍,堅持“當下真實、未來持續”的調查准入原則,深化落實小微企業授信盡職免責辦法,對盡職免責的適用對象、審核程序、認定標準、免責事由,免責範圍適當放寬,卸下基層營銷的顧慮和思想包袱。

“三臺六崗”信貸管理模式,加上正向激勵考核,激發了客戶經理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截至今年8月末,民豐農商銀行貸款總客戶數達到7.13萬戶,貸款餘額為182.96億元,分別較改革前的2016年6月末增加了1.48萬戶和39.83億元,增幅分別為26.16%和27.83%。

創新信貸產品 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鵬輝機械貸款200萬元、優正塑料貸款200萬元、君來米業貸款450萬元、恆傑兒童用品貸款150萬元……

很多人不會相信,這些企業拿到的竟是純信用貸款。小微企業拿到純信用貸款,得益於當地的政銀合作。

為破解中小企業和個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去年7月,在宿遷市財政局、經信委、金融辦等六部門支持下,依託政府大數據平臺,民豐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了“信用+金融”系列信用產品。其中,為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針對性推出公司類信用貸款“企信貸”產品。這款產品具有免擔保、無抵押,利率低、實惠大,可免還本續貸,辦理效率高等特點。截至今年8月末,僅“企信貸”就累計授信90戶,授信金額2.205億元。其中,用信85戶,用信餘額2.026億元,有效緩解了部分優質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除了“企信貸”,為助推宿城區、宿豫區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發展,民豐農商銀行還先後推出了“宿微貸”“豫微貸”等信貸產品。截至目前,已累計向100餘戶小微和初創企業發放“宿微貸”“豫微貸”合計1268萬元。同時,以宿城區西湖路沿線街道街區、駐街單位和“兩新”組織成立西湖路黨建聯盟為契機,依託黨建聯盟平臺整合轄區內小微客戶資源,相繼推出了“惠商貸”“企信貸”“POS貸”等一系列信貸產品,併為商戶免費布放POS機具,推廣“一碼通”收單業務,有效滿足了西湖路商圈商戶的經營需求。

此外,民豐農商銀行還推出了以智能POS終端為載體的“融合支付”產品以及支持微信、支付寶、京東、銀聯和民豐支付等五種本地主流支付渠道的“一碼通”二維碼收單業務。其中,“融合支付”融合了刷卡、掃碼以及生活繳費等功能;“一碼通”集五碼於一體,掃碼方便、支付安全,支持信用卡和儲蓄卡消費,客戶體驗度較同類產品更加優越。為了讓利商戶,民豐農商銀行在減免設備押金、收單手續費等費用的同時,還專門針對融合支付和“一碼通”收單賬戶制定了存款優惠政策,使產品在本地市場同類產品中擁有絕對優勢。截至今年8月末,已累計開通融合支付智能POS終端2407臺,歸集資金1.35億元;自今年6月份上線至8月末,共發展“一碼通”商戶8817戶,派生存款2.23億元。

民豐農商銀行不僅在產品創新上頻頻發力,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上也屢出實招。一方面,該行對存量貸款實行授信季(年)檢制度,檢驗結果合格則授信自動延續,簡化續貸手續,同時通過手續前移進一步提高續貸效率。截至今年8月末,已累計為81戶企業辦理了轉續貸,涉及貸款147筆、共計18.2億元。另一方面,持續推進並有效落實優質企業“免還本續貸”工作。截至今年8月末,共計為58戶企業辦理了免還本續貸,涉及貸款66筆、累計金額4.12億元。此外,民豐農商銀行對經營出現暫時性困難的客戶,通過建立信用恢復機制,繼續給予信貸支持,採用“借新還舊”模式續貸,並根據企業實際經營狀況適度降低續貸利率,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截至今年8月末,該行已累計為11戶企業到期貸款辦理了“借新還舊”,累計轉貸金額0.89億元。

發揮綜合優勢 開展減費讓利

為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可得性和便利性,降低運營管理成本,民豐農商銀行還搭建了多元化金融服務平臺。

一是藉助江蘇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上線契機,積極做好平臺客戶對接和服務工作,二是嘗試研發純線上小微企業貸款。目前,民豐農商銀行開發的小微企業信貸管理系統已具備運行條件,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已可實現網點申請、線下調查、線上審批、信貸資料電子化等功能。後續,這家農商銀行還將通過提升客戶信息採集和挖掘分析水平,優化信貸流程和信用評價模型,利用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技術,嘗試研發全流程在線小微企業貸款產品。

民豐農商銀行不僅在提高服務小微企業的科技化水平方面花力氣,在減費讓利方面也下足工夫。

按照“可持續、保本微利”的原則,民豐農商銀行通過實施差異化、個性化、精細化貸款定價策略,降低普惠型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截至今年8月末,存量小微企業貸款(監管口徑)加權利率約為7.86%(當年新發放加權利率為7.23%),較年初下降1.17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下降1.29個百分點;純企業類小微貸款利率為6.83%,較年初下降0.5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下降0.91個百分點。

在減費讓利措施方面,民豐農商銀行有四大做法。

一是嚴格執行“七不準”“四公開”要求,強化落實“兩禁兩限”規定,不斷清理小微企業服務收費項目。

二是通過梳理監測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執行情況,結合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客戶的實際風險情況,提升差異化、個性化、精細化利率定價水平,適度降低部分小微企業貸款品種的利率,如擔保公司貸款、不動產抵押貸款等,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利率的整體下降,為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三是大力推廣“企信貸”和“農擔貸”等低利率信貸產品,通過提高低利率產品佔比,降低小微企業整體利率水平。

四是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擴大優質小微企業貸款“免還本續貸”政策適用範圍,幫助更多小微企業減少融資環節,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過橋”環節,切實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下一步,民豐農商銀行將進一步加強業務結構調整,加強機制流程和產品服務創新,加快業務數字化、科技化轉型步伐,積極融入實體經濟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中去,充分發揮點多面廣的優勢,全力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道路上不懈努力。”民豐農商銀行行長王海倫表示。

近期本網熱文

一份成绩单的背后 民丰农商银行多措并举助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