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兒童家長你們憑什麼不學習?

大家好,我是蝸牛大班長;蝸牛大班長這個平臺從創辦起到現在,一直為眾多家長進行孤獨症科普、干預、訓練方法的普及。當如此近距離的接觸這個群體,感受著其中的喜怒哀樂,“不知所措的迷茫”是形容家長最恰當的詞語了。

很多新家長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求醫問藥,跑遍全國只為了證明孩子不是自閉症。

送機構的、中醫療法的、生物療法的、按摩針灸的、吃藥的、還有很多稀奇古怪名稱的療法,但是,結果是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也越來越失望、失落,直到面對現實後的無助,沒有方向。自閉症的干預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這條路很長,走這條路很累。

“有病亂投醫”就是目前孤獨症家長的現狀。

隨著自閉症人群數量的增長,政府也開始重視起這個群體,個人機構也開始越來越多。除了一、二線城市的機構,大部分城市的機構雖然資源豐富,但是專業程度和素質普遍不高,老師沒什麼責任心,愛心也不足。而且,很多小城市的政府機構多數為託養機構,城市普遍家庭收入少,家長也沒有很多時間來陪讀,孩子得不到專業的訓練,等於在扼殺孩子的未來。

目前在中國,個人機構是康復主流;雖然有很多專家水平可以代表行業內最高水平,但是渾水摸魚、魚龍混雜的還是大部分。急功近利的機構,老師水平參差不齊,摻雜著各行各業的轉行人員,機構內部管理混亂,出去學習機會輪不到一線老師,去學習的人又不帶課,導致資源浪費。

老師的能力也分高低,所以有些老師會採取僵化刻板的教學方式和模式;不注重孩子的基礎能力,而且不懂項目和能力在生活中的泛化,導致孩子只能在特定環境對特定的人才能展現出訓練後的能力。

例如:認識蘋果,老師拿著蘋果孩子就能知道這是蘋果,家長拿著,孩子就不認識了。

當孩子年齡越來越大,脫離了熟悉的機構環境和老師,孩子的能力就會明顯退化,家長又不懂的干預方法,想要幫助孩子又沒有頭緒,這個時候的家長會經歷新的一輪的著急、恐慌、迷茫、不知所措,對孩子失去耐心,對自己和生活失去信心,然後惡性循環,家庭氛圍也越來越差。

所以,家長你們為什麼不學習?那可是自己的孩子,你不著急誰能替你著急?靠老師?對於訓練孩子,那只是老師的工作而已,能陪孩子一輩子嗎?你真的放心把孩子的一輩子交給別人嗎?當孩子成人後,你看著都出不去門的孩子是作何感想呢?

蝸牛大班長除了喜歡孩子,也喜歡動物;經常會參與一些一線的流浪動物救助;我想大家也聽過這句話:你可以擁有全世界,但是狗狗的世界只有你。我想把這句話改一下(不喜勿噴):你的身邊除了自閉症孩子還有愛人、父母、親朋好友、同事、或者還有另一個孩子,但是自閉症孩子的世界只有你~

自閉症兒童家長你們憑什麼不學習?

需要諮詢的家長可加蝸牛大班長xxwjy007;

自閉症這個行業真是把人情冷暖展現的淋漓盡致;寶寶家長們,自閉症孩子沒有全完一樣的個例,就像是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一定要認識到自身學習的重要性,陪伴孩子的時候,才能知道怎麼幫助漸漸長大的孩子;畢竟,自閉症是需要持續干預的,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問題出現,除非家庭經濟條件很好,請一位能一直陪伴孩子的,又非常專業有責任心和愛心的老師,直到孩子不用在干預;否則,能幫助孩子的只有家長,畢竟家長才是一直在孩子身邊的,也最瞭解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