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整天都在「窮忙」?

哲學家羅素有這樣一句名言,“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

美團網CEO王興也說過類似的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

觀察我們周圍,只做事不思考的人是不是很多呢?或者反觀自己,是不是也是這樣呢?看起來每天忙忙碌碌,可是生活或者工作卻沒有多大進步;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感覺整個人都要崩潰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學習非常用功刻苦,可是成績卻不盡人意……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在《思考致富》裡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成功之道,惟有用心思考,別無捷徑。

可能有些時候不是我們懶得去思考,而是不知道該如何去思考。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本《史上最簡單的問題解決手冊》,它可以幫助你如何去思考,做出最恰當的決定。下面我就來為你詳細介紹書中四個思考模型。

一、艾森豪威爾矩陣

“我忙死了,我等不急了,我一會還有事……”那些總感覺自己一天到晚忙個不停,而生活或者學習卻沒有多大進步的小夥伴們要注意了,為什麼你用盡洪荒之力卻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呢?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你的工作效率低下。那麼這個模型你一定不要錯過!

這個模型的提出者艾森豪威爾是美國前總統,也是時間管理大師。他曾說:“最緊迫的決策通常都不是最重要的。”他把工作按照重要性和緊迫性分解成四個方陣:

1、重要但不緊迫;

2、緊迫而且重要;

3、緊迫但不重要;

4、不重要,也不緊迫。

為什麼你整天都在“窮忙”?

當你把落到你手頭的事情根據這個方法進行分解了之後,一天的工作一目瞭然,就可以決定需要進行的方式了。

針對重要但並不緊迫的事,你可以決定什麼時候處理;

對於緊迫而且重要的事,那當然是毫不猶豫的立刻處理了;

而那些緊迫但不重要的事,你就可以選擇交給別人去處理;

那些不重要也不緊迫的事,可以留待最後再做了。

按照這種方法,你會學到怎樣區分“緊迫”和“重要”之間的差別。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家務事,都可以進行簡單的分解,再也不用擔心事情多到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了。從容不迫應對每一天。

二、沉浸模型

從小到大,我們聽到或者說到的最常用的祝福語應該就是“祝你快樂”了吧。連童話故事最好的結尾也都是王子和公主從此快樂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人們最想要的是“快樂”。

可現實是,我們常常會覺得不快樂。各種工作壓力、家庭瑣事等等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卻又無處可逃。彷彿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發自內心裡的那種快樂。

美國心理學家奇克森特米海伊認為快樂就是一種“全心沉浸的心流”。他對“人類什麼時候才會進入這樣的狀態”進行了探索,建立了這種沉浸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讓我們快樂的事。

這種模型按照挑戰性的程度和能力的高下將你從事的事情進行分類。

為什麼你整天都在“窮忙”?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既沒有挑戰性又沒有發揮你的能力,那麼這件事就會讓你無動於衷;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挑戰性太高,遠遠超出了你的能力範圍,那你就會感到非常的疲勞和痛苦,當然毫無快感可言;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在你的能力範圍之內,沒有任何的挑戰性,那麼你在做這件事情時就會覺得非常的無聊;

如果這件事情既富有挑戰性,又稍稍高出你的能力一點點,那麼此時此刻,你就會深深的沉浸於此,不但會感到深深的滿足,無視時間的流逝,甚至會達到忘我的境界,也就是你最快樂的時候了。

這個模型告訴我們,如果想要快樂,不一定是要放輕鬆才能實現。找到一件富有挑戰性的能夠讓你全身心投入進去的事情,即使你筋疲力盡,但依然很快樂!

三、雙重回路學習模型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過:“人不怕犯錯誤,犯了錯誤,如果能帶著教育和反思爬起來,錯誤就會成為課堂”。

犯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如何從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越挫越勇,最終成功,而有的人失敗了一次,就再也爬不起來。

這個模型就是教會你如何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最終解決問題,實現自己的目標。

為什麼你整天都在“窮忙”?

在雙重回路學習中,當事情失敗,面對錯誤時,你不再只是單純換個解決方式,而是會重新思考你要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會用這種方法來做。

重要的是這種行為的背後,有什麼樣的目的和價值觀?如果這些你都清楚了,那麼就有可能會加以改變,最終解決問題,成功達成目標。

四、情境領導模型

每一個領導者都知道管理員工的重要性。但現實是很多領導都不會管理員工,絕大多數領導都只是發號施令,談不上管理。如果你也是一個領導者,那麼這個模型你一定不要錯過——教會你如何成功管理你的員工。

在這個情境領導模型中,包含4個部分,主張最重要的是根據眼前的情況調整自身的領導風格。這4個部分分別是:

為什麼你整天都在“窮忙”?

從右到左, 新進員工必須先接受指導

然後是輔導、 支持, 最後則是授權。

為什麼你整天都在“窮忙”?

由右到左, 是時間軸在線的能力與士氣的對比

1、指導。一般用於新進員工的管理。因為作為新進人員,通常都是熱情有餘,能力不足,所以需要強大的領導。

2、輔導。主要針對那些專業程度有所提升,但對於工作有些懈怠的員工。此時最好的做法是向員工提出問題,由它們自己去尋找答案。

3、支持。此時員工的專業技能大幅提升,所以需要你鼓勵員工提出自己的點子,從而刺激他們因為更加獨立而更加積極。

4、授權。這也就到了管理的最高境界了。適用於那些已經充分掌握自己的工作,對於工作士氣高昂的員工。此時最好的做法就是適當放手授權,讓他們負責一些項目,領導自己的團隊,獨當一面。

好啦,書透就到這裡。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這本書裡一共羅列了51個思考模型,作者按照他們所起作用分成四大方面:1、如何改善自己,2、如何更加了解自己,3、如何更加了解他人,4、如何改善他人。

以上的四種模型就分別出自這四大方面。而且書的最後一章還有彩蛋哦:教你幾個簡單的小技巧,就能夠讓你輕鬆脫穎而出,讓人印象深刻。

總之,這是一本非常非常“幹”的書。真正的純乾貨,沒有一點廢話。51個思考模型聚焦於實用的部分,大到團隊工作,小到私人瑣事。這些模型可以讓你在漫無頭緒的時候找出規律和關鍵點,判斷價值,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物,並作出恰當的決定。

如果你也想成為高效能人士,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

為什麼你整天都在“窮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