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人的一生總是在彌補童年的缺失。——弗洛伊德

前些天刷知乎看到一個這樣的話題:

有哪些道理是你失去對象後才知道的?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傷人也很沉重的問題,首先時光不會重來,其次縱然知道問題的所在我們就能改變麼?

可是後來我覺得這些悲劇或許從開始選擇在一起就被註定了,因為當你愛上那個人的時候也許並不是你真正愛的那個人。你賦予她是久別重逢,一見鍾情·······可是真相或許她只是你早年幻想的一個理想客體而已。如果這樣展開或許會有很多東西需要解釋。首先到底什麼是關係?

別急我們先來看一下知乎用戶總結的一些心得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當我看到一個個話題回答者的時候最讓我觸動的是把錢認為是愛情最重要的,還有一個會對我產生觸動的是那個關於QQ的回答。我為什麼會截下這幾張圖。也許是我經歷的一些情結,我也不知道。小時候我們覺得把我們最好的東西賦予給她他,那麼她他就不會離開我。長大後我們發現,關係真的好複雜,因為人心就很複雜。這個時候我們或許會甩出一副看破紅塵的樣子: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酒不好喝,幹嘛要去觸碰愛情這個毒。

一度我也這樣認為,直到現在我從來沒有否認親密關係可能是所有關係當中最難處理的一種關係。

說到關係大家會想到親子關係、領導與下級關係、師生關係、友情關係、親密關係、情人關係········太多了,數不勝數的關係。此刻我想起了一句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勾心鬥角。因為兩個人以上就會湊成關係。我們生存在這個社會永遠不可能脫離關係,但是往往又受困與關係。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畫在沙灘上的心


關係是一個沉重的詞,你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他人也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這也就說明你們無論如何也無法融合在一起,彼此就是兩個世界。你是你,他是他。這就好比做愛,陽具很期待與陰具融合但卻會懼怕吞噬終究會分離。我們永遠不可能完整的走入另一個人的內心。所以這也就是我們無論做的多麼完美,關係都會有缺憾。因為人們渴望關係的同時又渴望著自由,只要存在關係難免會參雜一些競爭與利用在其中。在功利主義的大環境下,無論什麼都是一種付出與回報的關係。

如果你覺得關係累而逃避面對這些,回到深山修行,那麼你還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你和你自己的關係。

我們所有與他人的關係大多都是重複著你與你自己的模式。你會按照你認為你需要的方式對待他人,或者你會認為你自己是如此,他人也一定是這樣。正如小人會以狹隘之心揣測君子的度量。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過去缺失的。我們會在日後各種關係彌補

精神分析有個觀點:我們終其一生與他者關係的模式都是在重複與早年重要養育者的關係。

一個成長在暴力家庭的孩子成年後可能會很恐懼建立家庭。因為從小就有一個信念是家庭代表傷害,以至於每次談戀愛到談婚論嫁的時候會以各種方式逃避甚至毀壞關係。一個成長在 把金錢視為一切家庭的孩子,成年後有可能會很功利的看待婚姻,因為從小有一個信念就是金錢重於一切,如果你愛我,就要不斷拿金錢證明你愛我。所以在選擇親密伴侶的時候會特別看著金錢。一個成長在出軌與背叛家庭的孩子,成年後可能無法信任另一半,因為從小在他的世界中只能看到各種背叛與謊言。以至於每次進入關係的時候會特別沒有安全感,甚至綁架另一方。比如經常查看對方手機,要求對方不能有秘密等等。

這些早年的黑暗經歷與創傷可以隨著時間的流失慢慢從我們意識層面中消失,但是這些東西慢慢會選擇性的埋藏在我們的潛意識。成為我們一生的陰影,如果我們不能去正視與走進去,那麼這些東西會以各種莫名其妙的形式表現出來。

時間會療愈所有傷痛這句話應該加一個前提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一步步認識自己的傷痛,走入進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之後慢慢陪伴自己深深的哀悼,一點點放下曾經的傷痛,最後才會釋然。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人們從成年期開始,人除了完成自身的成長任務之外,自己還需要揹負另一個使命,那就是去補完童年缺失的品質,讓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可是悲哀的一點就是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或者追求很多東西的時候,我們並不知道這些選擇是主動選擇還是因為一些情結是被迫選擇的。隨著歲月這些答案會以日後各種莫名其妙的事情一點點的呈現出來。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手牽著手的情侶

親密關係的本質

上面寫到所有的關係模式本質都是在重複與早年養育者的互動模式。這樣的模式會讓我們不斷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的時候渴望回到早年和父母關係中的感覺。也就是自己內在真實的一面會渴望被看到,甚至早年的創傷黑暗需要被另一個人接住然後療愈。

所以你會發現我們戀愛時間久了會發現自己心愛的人越來越不像以前那個一見鍾情的意中人形象。這裡我們從建立戀愛開始就會把自己幻想戀人的形象投射到意中人的身上,意中人也會慢慢認同這樣的投射然後見諸行動的來迎合你。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可能戴著面具活一輩子,總有一天意中人在無比安全的關係中慢慢或大或小程度退行到早年的心理人格階段,或許這個時候意中人也希望我們去療愈他。所以他會表現出各種讓你匪夷所思的樣子不斷折磨你,最後你會感覺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此時你會產生一個疑問:他還是曾經那個意中人麼?

他如此費盡心機的“作”無非就是想讓你看到他內心中的痛苦。可能這裡很多人會疑惑:那你直接說出來不就好了!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事情當然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因為連他都不知道他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些都是他壓抑在潛意識的黑暗。如果他真的能說出來自然也不會作了。就是因為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潛意識想呈現,意識因為恐懼或者害怕違反倫理道德而壓抑。這個時候只能通過變形的模式來表達。所以你感覺他變了,他“作”。其實這都是他內心真實的自己渴望被看到而耍的小把戲!

很遺憾,我們都是凡人。往往我們連自己的黑暗都搞不清楚。正所謂只有自渡才能他渡。這個時候大多數人會慢慢無法忍受這樣無休止的折磨選擇離開也情有可原。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在晚上街上接吻的情侶

心理學家曾奇峰曾說關係的本質就是一個人幫助另一個人把不能承受的感受轉化成可以承受的感受與情感。也就像垃圾回收場把垃圾回收利用轉化成有用的各種東西。

如果你愛你的另一半那麼一定要看到她各種莫名其妙行為背後的動機。這個很難,但是正因為難。親密關係才尤為可貴。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特寫的手紅色的心在日落背景。幸福,愛情,情人節那天觀念、 標誌、 符號、 概念

讓關係從“有為”迴歸“無為”

我們往往渴望把成長的任務交給別人來完成。如果親密關係成為一場尋找乳房的遊戲。那麼這個關係也離死亡不遠了。(嬰兒一旦餓了就會無休止的尋找媽媽的乳房貪婪的吮吸著乳汁)

如果真的想經驗好一段感情重要的不是尋找一個什麼方法和答案。因為所有別人或者書中給予你的方法和答案都不會讓你學會愛與被愛。真正的答案都在你自己的內心中。如果你可以真正的瞭解真實的你,不去逃避。直面走入自己的內心聆聽各種好的壞的感受帶給你背後的信息。那麼你才會真正的去明白什麼是你想要的什麼是你被動需要的假象。只要你真正瞭解了你自己你才可以在親密關係中努力表達出真實的自己而不通過幼稚的行為模式來渴望別人來拯救與揣測你內在的黑暗傷痛。

你只有先學會自愛,才甚至有可能去愛人。當你明白自己是怎麼回事,你就會明白親密關係永遠都不會有一個確切方法和答案讓你完美的處理好你們的一生。所以有為倒不如無為見招拆招的來理解問題背後的真相。


知乎話題|我要和你“樂觀沉重”的談論一下“親密關係”


我們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也終究會一個人離開。孤獨的感受會讓我們產生一種假象就是以為只要與另一個人產生緊密的鏈接就會解除這個孤獨感。但是真相就是孤獨感覺或許永遠都不會消失,會終身伴隨我們。

那麼明白了這裡不如把成長的任務交給我們自己,然後留出自己的一部分來靜靜地看著另一半,然後讓我們成為彼此最忠誠的觀眾陪伴他,去他最想去的對方,心中懷著一點點小期待,渴望那個對方也是我們想去的對方!

關於親密關係你有什麼看法也可以在留言中我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