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千年藥鄉「香」更濃~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一聲鳴笛,禮縣大宗道地中藥材——16.3噸的掌葉大黃,裝船出發,運往意大利。

一片歡騰,10月13日,2018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隴南分會就要開幕……

此時此刻,“千年藥鄉”“隴上藥倉”的隴南,彷彿空氣中都瀰漫著沁人心脾的藥草香味。

細細品香,從中尋覓到的是隴南圍繞建成全國優質藥源基地的目標,以助農持續增收為主線,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園、品牌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脈絡。

盛會即將開幕,步伐正是鏗鏘!隴南,惠及農民增收、服務醫改、保護生態的“大健康”格局已然清晰。

得天獨厚,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讓

“千年藥鄉”“隴上藥倉”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禮縣大黃為《中國藥典》規定的正品掌葉大黃,俗稱“銓黃”,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大宗道地中藥材品種,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禮縣大黃只是隴南眾多道地藥材中的一種,甘肅出產的五大拳頭藥材中,有四大藥材均以隴南為主產地,尤以“米倉紅芪”“文縣紋黨”“宕昌當歸”“銓水大黃”因其量多質優而名列全國之冠,均獲得國家出口商品榮譽證書,暢銷世界。

隴南地處秦巴山地與岷山山脈,森林覆蓋率高,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中藥材生長條件,素有“隴上藥倉”“千年藥鄉”和“生物資源基因庫”之美稱,是全國中藥材主要產地之一。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據調查,隴南現有中藥材資源2492種,其中藥用植物1960種,藥用動物345種,藥用礦物39種;《中國藥典》收載的主要品種400多種;屬國家規定的珍稀瀕危保護藥材20種。

擁有如此底氣,隴南更將中藥材列為全市特色農業優勢主導產業,積極推進產業化發展進程,逐步形成規範化、規模化的最佳生態區域。其中以宕昌縣為主產區的當歸種植基地,以武都區為主產區的黃(紅)芪種植基地,以文縣為主產區的黨參種植基地,以禮縣為主產區的大黃種植基地,以西和縣為中心的半夏種植基地、以康縣為中心的天麻種植基地享譽省內外。

數字是最直接的成果反映:近年來,隴南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左右,種植區域遍及全市192個鄉鎮,種植藥農年均超過130萬人;種植面積約佔全省的36%、全國的3%,在全國地級市中居前列;已建成穩定的道地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8000畝、種苗繁育生產基地20000畝;以紅芪、紋黨、當歸、大黃、天麻、半夏等大宗中藥材為主要原料的加工營銷企業有30多家,有中藥材專業合作組織2070多個;全市共註冊中藥材品牌商標15個。

西和縣被中國特產之鄉暨推介委員會命名為“中國半夏之鄉”。禮縣大黃、文縣紋黨、西和半夏、武都紅芪、宕昌黨參、哈達鋪當歸、宕昌黃芪獲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認證”;禮縣2萬畝大黃、宕昌15萬畝中藥材基地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文縣的“綠色紋黨”取得綠色食品認證……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不僅如此,隴南正在建設中藥材市場交易體系。鐵路、飛機場、高速公路等立體綜合交通網絡的形成,為“隴藥南下”和“南企北上”中藥產業發展新格局夯實了路基,讓隴南在全省乃至全國中藥產業中的區位優勢得以凸顯。目前已與蘭州黃河藥市、成都荷花池、安徽亳州等中藥材市場建立聯繫,形成營銷網絡;中藥材遠銷日本、韓國、東南亞地區和我國香港、臺灣。

除此之外,隴南依託科研單位的人才技術力量,已成功選育出紅芪、紋黨、大黃等新品種9個類型(品系)。為了保護野生珍稀瀕危中藥材資源,開展了穿龍薯蕷等12個種類的野生家種馴化試驗示範工作。已批准成立了“甘肅省中草藥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甘肅省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工程實驗室”“隴南市中藥材研究推廣中心”“隴南市中藥材生產力促進中心”等中藥研發平臺。

致力脫貧,健康的富民產業打造出

精準脫貧小康路,越走越好

走進文縣中寨紋黨產區代元有限公司,藥香味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對收購來的紋黨參進行挑選分級。

公司負責人高代元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做紋黨生意,經過多年發展,他的公司已擁有年產1000噸紋黨系列產品加工生產線,帶動紋黨種植30000畝,自有紋黨基地5000畝。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更為重要的是,代元公司與文縣紋黨主產區的200多戶種植戶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每年為紋黨產區農戶帶來4000多萬元收入。

為了提高紋黨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高代元近10年來相繼推出了幾款以紋黨為原料的“紋黨酒”“咂杆酒”等新產品。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這兩年,高代元又在紋黨產品網上銷售上做起了文章,現在,他又開始為生產紋黨保健品、化妝品等高端產品而不停地奔忙……

高代元公司的發展歷程是隴南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隴南把中藥材產業列為全市精準扶貧支柱產業,堅持扶優扶強與產業扶貧相結合,大宗品種與地方特色相結合、品種佈局與市場導向相結合。在政策上大力扶持,成立中藥材產業化發展協調領導小組,設立中藥材產業化發展基金,建成國家藥源基地,不斷完善帶貧機制,建立產業精準扶貧合作發展模式,形成了“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產業化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隴南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扶持合作社、種植營銷大戶、加工企業建立中藥材營銷網店,開發適銷對路的中藥飲片、調料包,拓寬了銷售渠道,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2017年,隴南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07.35萬畝,中藥材產業覆蓋全市9縣區、25個特困片帶、132個貧困鄉鎮、涉及1086個貧困村。

加快發展投資小、週期短、效益高的中藥材產業,發展規範化、標準化、規模化的中藥材種植基地,提高中藥材產量,提升中藥材品質,已經成為隴南山區增加農民收入、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

厚德載物,健康資源衍生潛力巨大的

經濟資源,“大健康”格局越拓越寬

走進官鵝溝大景區鵝嫚溝內的新坪村,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在燈光的映照下如夢似幻,如詩如畫。

山水人家農家樂業主楊彩芝蓮高興地說:“今年夏天來村裡旅遊的客人特別多,一天農家樂收入近1000元,山野菜,土蜂蜜很受遊客歡迎,農民增收渠道這麼多,以前想都不敢想。”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幾年前的新坪村還僅有一條崎嶇蜿蜒、凹凸不平、佈滿石子的林區小道。如今的新坪村,水泥路代替了爛泥路,簡易板房變成了特色民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前來觀光的遊客絡繹不絕,不少農戶就地生財,依託旅遊開起了農家樂,賣起了根雕、奇石、山野菜等。

為了留住遊客,宕昌還研發出了60道特色藥膳、6種藥酒,建成西北第一批10家藥膳館,引導群眾發展旅遊產品銷售門店900多家。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把旅遊開發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聯動推進,以旅遊開發拉動中藥材、勞務、電子商務和住宿、餐飲等行業健康發展,放大旅遊產業的多元效應。”宕昌縣官鵝溝大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王福全說。

在2017中國優秀旅遊品牌推廣峰會暨旅遊投融資洽談會上,宕昌縣榮獲“中國最美養生休閒旅遊名縣、中國最美休閒度假旅遊名縣、中國最具魅力文化旅遊名縣、中國最美山水文化旅遊名縣”四項殊榮。

豐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自然生態……講述著“千年藥鄉”的傳奇故事,也吹響了中醫藥轉型升級的號角,甘肅佛仁科技製藥有限公司、隴南遠大生物科技公司等8家公司獲GMP認證。隴南取得批准文號的中成藥品種有78種,中藥加工產品有中藥飲片、中藥標準提取物、中成藥、中藥保健品、美容化妝品等多個系列。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如今在隴南,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推進,也促進了中藥大健康產業的悄然形成,展現出了涉及中藥材種植,產品研發、生產、流通、銷售在內的跨行業、跨區域的產業鏈,並具有調整產業結構、增加就業、農民增收、服務醫改、惠及民生及保護生態等方面的綜合優勢。

隴南作為長江中上游地區生態環境重要保護區域,在中藥材產區形成喬、灌、藤、草多重植被,特別是大量種植杜仲、銀杏等多年生木本藥材,將中藥材兼有經濟植物和生態植物的雙重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成縣西狹頌風景區也把西狹頌歷史文化與現代養生文化相結合,讓文化遊、生態遊、健康遊深度融合,形成養生旅遊新品牌……

陇南:千年药乡“香”更浓~

從“隴上藥倉”到“天下藥倉”,從“藏在深山人不識”到“一朝成名天下知”,千年藥鄉、今日隴南正在進行一場持續可見的華麗蛻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