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齊下」,vivo全面進軍人工智慧

9月19日,在上海舉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vivo副總裁、全球AI研究院院長周圍預測,2年之後的手機,將會迎來一個大的變革,將會成為一個“自學習、自索引、自推薦的智能終端”。

“三管齊下”,vivo全面進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如今已經成為了手機公司最核心的競爭能力之一。此在在2018年4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vivo公司創始人兼CEO沈煒曾經表示,人工智能和5G的結合將會是5G時代手機發展的趨勢。沈煒認為,人工智能將會賦予手機學習和思考的能力,5G和AI的結合,將會使手機從“智能手機”進化到“智慧手機”的階段,手機將會成為智慧的數據中心和服務中心。

年初推出的人工智能助手品牌Jovi展現了vivo在人工智能領域重注的決心、全力以赴的信心。vivo希望通過分析統一的智能家居接口、傳感器數據、革命性的算法感知用戶當前的場景,然後根據聲音、圖像、視頻等多個維度的數據輸入進行分析、計算、決策,最終整合vivo自身和行業垂類服務的能力,帶給用戶生活中個性化的智能服務。

7月底,vivo對外透露,在深圳、北京、杭州、南京以及美國的聖地亞哥5個城市,投資設立AI全球研究院,周圍本人將親自出任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長。過去一年中,vivo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急劇擴張。通過成立AI全球研究院,vivo希望聚集業界優秀研發人才,以打造人工智能軟硬件平臺,推動手機平臺完成從“智能”到“智慧”轉變,帶給用戶更強大的功能和更貼心體驗。

在沈煒看來,為了實現這個目標,vivo不但要在手機端形成人工智能的能力,也需要在雲端建立強大的計算及學習能力,還要提升手機與外界互聯的能力。“三管齊下才能真正建立起可用、實用的人工智能能力,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現階段的行業能力,比如只是完成一些語音交互,數據信息推送,這還處於人工智能的嬰兒期。隨著算法、技術及數據的不斷積累,人工智能將完成智力的不斷提升,從嬰兒發展到兒童,進而到青年、成年,真正可以為人所用,提高生活及工作的效率。”

手機端的人工智能

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認為,通過人工智能,讓手機學會學習和了解用戶習慣的過程,把手機從原有的小智能變成大智慧,打破消費者原有使用手機的習慣認知,給他們帶來非凡的體驗。

在3份的X21 發佈會上, vivo 發佈了人工智能品牌 “Jovi”。一些商務人士在出差,酒店、機票定完之後,Jovi 都可以把它記錄下來,會提前告訴用戶去機場的擁堵情況、到達目的地的天氣情況。當你醒來的時候,Jovi 發現了路上擁堵的情況,提前告訴你,讓你規避擁堵的路線。當用戶達到公司,Jovi 會把一天的會議行程安排告訴用戶。

在vivo NEX上市時,Jovi做了相當大幅度的升級、進化,語音功能是其中最亮眼的一部分。通過語音,vivo NEX已經可以直接完成諸如打車、發送微信紅包服務,還有比如打開手機手電筒、WIFI設置、設定會議日程等本機功能。同時,vivoNEX上集成推出了語音版的智能助手Jovi,通過芯片級的開發,大幅度提升了此前困擾業界的準確率和誤識別率的問題。

“三管齊下”,vivo全面進軍人工智能

兩週前,vivo在北京發佈了全新X23系列手機。在這款手機上,vivo的人工智能助手Jovi再次獲得升級,把此前複雜AI的邏輯更為簡單易用化。Jovi可以根據場景為用戶提供體驗最佳的垂直服務。新增智慧收藏及景區語音講解服務,同時完整提供出行前機票、酒店、天氣、城市推薦、必備物品、匯率、漫遊的服務整合。完整重構了負一屏操作邏輯,也讓服務更加直接、淺顯易操作。

“作為消費者,我們將能夠體驗到所有功能都已經AI化後的手機,能夠享受到被深度聚合後的各行各業的服務。”周圍表示,兩年之後的手機將會是自學習,自索引,自推薦的一個智能終端,它將會有多個引擎去實施主動地服務於消費者。

雲端建立強大的計算及學習能力

vivo目前在不斷圍繞人工智能進行投資佈局,其中雲端數據中心的建設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未來的5G和AI對數據要求非常高——一方面,5G可以實現低時延的快速連接,但是也會帶來巨大的數據量,另一方面,未來AI的能力不僅僅是藉助於手機終端本身的能力,還會通過5G迅速把雲端的能力共同結合在一起,才能實現大量的數據處理,和更加智慧的學習能力。

此前,沈煒也表示,“未來的5G和AI對數據要求是非常高的,vivo佈局裡面未來IDC的投入這塊還是非常大的,就是雲端的計算能力要求大量的投入。 ”

“三管齊下”,vivo全面進軍人工智能

從傳統意義上來講,AI 是在雲或者服務器上去完成的,這是普通消費者對它的理解。但是一個新的趨勢是,AI 分兩個步驟,一個是模型的培訓,這個工作基本是在雲和服務器上來完成的;另外一個步驟是推理或者運算,這個工作目前慢慢從雲往終端上遷移。

為了能夠擁有“強”人工智能,做到機器對人的主動關懷、詢問,還需要很多數據積累和技術支持。目前,蘋果手機在做相關嘗試,但這是建立在長時期大數據積累基礎之上,為此,蘋果在貴州和內蒙古建立了雲和超強的數據中心。

vivo人工智能高級產品經理洪傑鴻此前也透露,vivo也在建立一個龐大的數據中心,與五個研發中心配合。不過,洪傑鴻稱,vivo當前的數據中心會不會像蘋果所建立的數據中心那樣,還不好下判斷。

vivo希望用戶不必學習怎麼用AI手機,而是手機會學著去懂用戶,從起居到出行再到工作,不斷為用戶提供最需要的信息。從而達到用戶在專注於某一件事的時候,幫用戶屏蔽掉所不需要的襲擾。至於如何讓AI手機更輕鬆得理解用戶,vivo方面計劃打通賬號系統,讓Jovi不用再重新學習,來更快速地適應用戶。

手機與外界互聯

9月6日,在北京的X23新品發佈會上,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長周圍首次對外發布了vivo公司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戰略,並正式推出了vivo的IoT品牌:Jovi物聯。vivo希望,能通過統一的技術標準無縫聯結智能設備,為消費者創造智慧生活體驗。

“三管齊下”,vivo全面進軍人工智能

根據Gartner公司最近的研究報告,到2021年,估計將有251億臺智能設備連接到互聯網,而2016年將達到63億臺。IoT的第一站就是家庭場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設備銷量高速增長,IDC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銷量4.3億臺,預計2022年全球出貨量接近10億臺。

在7月份的IoT大會上,vivo已聯合多個行業的領導品牌,共同搭建了一套技術協議,可以在不改變各廠商私有協議的基礎上,實現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而通過此次發佈的jovi物聯,vivo將聯盟的開放戰略進一步落地,面對不同品牌家電的智慧家居設備,消費者不再需要下載多個APP,可以在一個應用上可以完成所有操作體驗。

周圍認為,此前限制智能家居設備普及和應用的重要原因是人工智能和相關的語音交互技術並不是十分成熟。眾多的智能音箱並不智能,聽不懂用戶的需求,也無法連通其他設備為用戶服務。“語音交互技術已經開始變得成熟。有一個數據是,從今年的二三月份開始,才是真正的音箱類的日活開始明顯增長。以前其實是送都沒有人用的。”

9月6日,vivo發佈會的演示當中,用戶可以通過語音來智能地控制各個智能設備的開關以及設定。 據vivo產品經理介紹,控制APP預集成在Jovi物聯中,未來各廠商的智能設備均以插件的形式集成雲端,添加設備時遠程自動加載快應用,即點即用;同時也將會實現vivo ID與多家智能設備廠商的ID打通,消費者的新智能設備未來不需要再進行設備廠商端的ID註冊,只需授權vivo ID就可以使用廠商的智能設備。

周圍透露,從今年7月4號第一批7個代表企業開始到這次正式發佈,如今vivoJovi物聯平臺已經吸引了二十多家企業加入。“經過這60多天,我們把各個廠家的設備已經全部都適配好了。”周圍說。接下來,vivo會快速擴張聯盟,增加新的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