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话文化显情韵 童心工艺放光彩

9月14日上午,2018年江南区平话文化旅游节拉开大幕,江南区中小学传统工艺展示活动精彩纷呈,在开幕式现场大放光彩。

平话文化显情韵 童心工艺放光彩

活动中,展示着各学校在开展“三好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师生书法作品。江南小学孩子们现场展示了南宁最古老的邕州红陶技艺。一瓢邕江水,一把南宁泥,一腔家乡情,还稍显稚嫩的小手,捏出家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塑成红土地上崭新的家。亭洪学校的孩子们将自己对美好的生活的观察与想象倾注入针线缝制之中,作品或细腻纤秀、淡洁清雅;或造型夸张、色彩鲜明,创造出了许多令人啧啧称赞的布艺作品。富宁小学一个个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的中国结,体现着孩子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将中国结艺术的精髓展示的淋漓尽致,一拨拨的观众在展区前流连忘返。白沙路学校的孩子们将江南平话文化及广西本土文化形态覆盖的建筑、民俗、美食等内容绘制于立体蛋壳上,做出精致的“彩蛋”工艺品在展区显得格外显眼,让人驻足欣赏。

平话文化显情韵 童心工艺放光彩

平话文化显情韵 童心工艺放光彩

平话文化显情韵 童心工艺放光彩

平话文化显情韵 童心工艺放光彩

亭子小学的“亭美”艺术手工坊正以“创意石头画,彩绘平话情”为主题现场创作石头画。小小艺术家们将精心收集到的原石,用绘画的形式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将见证亭子圩渡和码头繁盛的百年商贸船、江南平话之乡亭子、扬美古镇、扬美龙舟上水节、雷庙、金马码头和江南特色美食等展示于石头彩绘中,表达心中对弘扬与传承平话文化的大美之情。五一西路学校学校立足校史,凸显“陶礼”文化,引导孩子们在瓷盘画学习中,体验绘画快乐,展现青花瓷美,感受装饰图案简约美,传承传统艺术文化。融晟小学的扎染作品方圆绮错、极妙穷奇,以蓝白二色为主调,所营造出古朴的意蕴给人以“青花瓷”般的淡雅之感。孩子们在“扎染工坊”学习中,提高了审美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协作意识。

平话文化显情韵 童心工艺放光彩

近年来,江南区各中小学以平话文化为依托,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平话艺人进校园开展平话传承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构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艺术特色教育格局,创编了一批具有江南平话文化艺术特色的表演节目。如:融晟小学的平话童谣歌舞《邕江水边欢乐多》、亭子小学的快板《夸江南》、新屋小学的八音吹奏乐、白沙路学校的马骨胡弦乐、沙井小学的平话山歌、还有富德小学的舞蹈《雨趣江南》和菠萝岭小学的舞蹈《平话娃娃闹花灯》等等,平话文化之花在江南区校园中竞相绽放。同时开设各具特色的艺术工作坊,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别样的平话文化。下一步,教育局将继续推动平话进校园活动,加深青少年学生对于平话历史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引发少年儿童对平话文化的认同,传承和保护平话文化,培养新时代江南学子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江南教育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