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原題為:推送低俗信息?成都多所學校:慎用這款APP!掃黃打非辦官宣:嚴查!

近日後臺有網友向記者反映,學習軟件“互動作業”中內藏大量遊戲!且公號內充斥著大量低俗信息!

學習軟件中嵌入遊戲中心

近百款遊戲即點即玩

收到家長反映後,記者第一時間下載了“互動作業”app。

記者登陸後發現,“互動作業”首頁設有“學習”“搜索”“課間”“反饋”“我的”等5個欄目。在“課間”一欄中,含有“五子棋”“鬥獸棋”、“打磚塊”“六角拼拼”等四款小遊戲,以及“點歌臺”“愛微遊”“小互說”等板塊,其中的“愛微遊”,即是家長口中的遊戲中心。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記者點擊進入“愛微遊”板塊,“征服喵星”“大聖輪迴”“傳奇來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多款遊戲立即映入眼簾。經粗略統計,記者發現,“愛微遊”板塊裡的各種類型遊戲多達近百款,而且均無需下載即可玩耍。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記者注意到,在“互動作業”的“愛微遊”板塊中,除了“遊戲”之外,還設有“禮包”“積分商城”“社區”等多個子欄目,用戶可自由購買各種遊戲禮包,在社區各個遊戲圈內互動交流,與“愛微遊官方遊戲中心”的欄目設置別無二異。

內含大量低俗及挖苦字眼

通過進一步調查,記者發現除app之外,在“互動作業”官方微信公號“作業小互”中,同樣也嵌入了遊戲大廳。

在進一步瀏覽“作業小互”的歷史消息時,記者有了更大的發現:在這個自稱“中小學生歡樂根據地”的微信公眾號中,充斥著大量低俗及挖苦老師的不良內容,含有“網戀”“汙”“早戀”等字眼的標題黨文章被多次推送。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像《班裡如果有一個人又開朗又汙……》《汙汙汙汙汙汙汙汙汙到無話可說》等推文標題便均帶有強烈暗示性。

除了在標題中打擦邊球,“作業小互”推文正文中也含有不少不良內容。其中,《有小哥哥小姐姐網戀嗎?一些注意事項瞭解一下》《教你怎麼寫作業騙過老師》等文章帶有不良導向。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此外,在《私底下的你們原來是這樣的人》《現在網戀真的很嚴格,勸大家千萬不要輕易嘗試》等多篇推文的精選留言區中,還出現了不少令人咋舌的低俗詞彙。

對於家長們指出的“互動作業”存在的種種問題,記者15、16兩日多次撥打“互動作業”官網電話,均無人接聽。

記者調查:

經營方兩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疑無運營網絡遊戲相關資質

經記者調查,“互動作業”經營方為北京千陽遠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千陽遠望)。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在2015年12月和2018年7月,千陽遠望分別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和“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千陽遠望的經營範圍當中並沒有網絡遊戲一項,而這意味著,從公開資料來看,千陽遠望並未取得運營網絡遊戲的相關資質。

多所學校表示:

不知道學生是否下載該軟件

但會提醒學生家長提高警惕

“互動作業”平臺方面公佈的列表數據顯示,包括泡桐樹小學、龍江路小學分校、芳草小學,以及四七九中在內的數十所成都學校的上萬名學生都是其註冊用戶。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記者第一時間聯繫到了列表中的多所學校,包括北京師範大學成都實驗中學、新都西街小學在內的多所學校表示:

學校從未要求學生下載這款學習軟件,至於學校到底有沒有人用,具體有多少人用,還在調查統計中,暫時沒有準確數據。但不管有沒有學生用,學校都會高度重視,以這件事為案例,通過‘給家長的一封信’、‘家長會’等方式,提醒學生及家長提高警惕,注意辨別及遠離不良內容。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在“互動作業”平臺方公佈的成都學校列表中,部分諸如錦江區塔子山中學、成都市錦江中學等學校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最新消息

在連續兩日的調查中,記者注意到,在16日更新的新版本APP中, “愛微遊”遊戲中心已經從“互動作業”中被悄悄移除。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針對微信公號“作業小互”的問題,騰訊方面10月16日:

“作業小互”中部分文章涉及輕微性暗示,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導向,目前已進行刪文處理,封禁公眾號群發功能3天,並通過站內信形式提醒公眾號運營者對內容進行嚴格審核把關。騰訊方面表示,平臺一直都對低俗內容進行堅決打擊,如發現違規帳號,歡迎第一時間進行投訴。

16日晚,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發佈微博: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今天部署協調有關部門正在進行核查。一經查實,將依法嚴格處置。法律的責任,我們追究;道德、社會責任,企業自重!

掃黃打非辦:正核查作業App公號涉性暗示,查實將嚴處


專家觀點:

著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

中小學生對信息的辨識度和自控能力還比較差,監管機構、經營方和家長應攜手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首先,監管機構應加強對信息的篩查和監管責任,從制度上根絕不良信息;其次,營運方應提高法律意識與技術手段,對‘黃段子’進行及時而有效的屏蔽;最後,家長應與孩子加強溝通,對孩子在用什麼軟件、軟件裡有什麼都要了然,防止孩子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偏差。

律師說法:

北京藍鵬(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王英佔:

根據《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通過信息網絡提供網絡遊戲產品和服務,並取得收益的行為,是一種網絡遊戲運營行為,應當取得《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若未取得上述資質,而將網絡遊戲直接嵌入產品或公司的經營中,是一種違法行為。縣級以上文化行政部門或者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應責令其停止網絡遊戲經營活動,予以警告,並處30000元以下罰款;拒不停止經營活動的,依法列入文化市場黑名單,予以信用懲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