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贺州系列报道》蒋姓溯源、迁入贺州的历史、宗祠格局规模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蒋姓溯源、迁入贺州的历史、宗祠格局规模


蒋姓溯源:始祖名号、姓氏来源、先贤前辈。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蒋姓溯源、迁入贺州的历史、宗祠格局规模

周公旦


蒋族原姬姓,周文王第六子周公旦,周公旦姓姬,名旦,周公旦生七子,三子伯龄,以功进侯,于周成王丙戍年受封蒋男,封地是光州先居地弋阳期思(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期思镇),为蒋国。春秋时期,蒋伯龄的第23代孙蒋简为蒋国国君,公元前617年,蒋国被楚穆王所吞并,自此蒋国被楚国所灭,蒋伯龄的后代子孙因避难而逃离家园,以国亡为氏,并尊奉蒋伯龄为蒋姓始祖。因蒋国的国都是乐安,故蒋氏堂号为“乐安堂”。

公元前七十九年至公元前四十九年,四十二世孙蒋满为上党令,其子蒋万为北帝都尉。西汉哀帝时,第四十四代孙蒋诩为兖州剌史。王莽篡位时,蒋诩假病隐归,门前辟三径,日与故旧羊仲、求仲与之游,王莽以安车驷马三聘不复出,为蒋氏后裔留下“三径家风”的美誉。蒋氏堂号也叫“三径堂”。

蒋诩生二子蒋助和蒋崇,蒋助为会稽太守,蒋崇为北海太守。蒋助生蒋晃拜司徒,封杜陵郡;蒋崇生蒋修,官至御史大夫。蒋晃生蒋横,字承先,从东汉光武刘秀讨赤眉起义军有功,擢大将军、太尉,封九江逡遒侯。但后遭司隶羌路所谮,于东汉刘秀光武二年(公元26年)八月被害。蒋横娶妻戴氏、丁氏,生九子,遭难离析,“一子奔楚、八子皆渡江南散处。”不久,皇帝觉醒,杀羌路全家,为蒋横昭雪,封其后代。以皇礼祭葬蒋横。

蒋横死后,汉追其功,侯其九子,谓九侯世家。长子蒋颖,字伯达,封金华侯。汉和帝永元三年,经谏议大夫郭丹表荐,辟司徒公右长史东海王从事中郎,封金华侯,系浙江金华蒋姓始祖。次子蒋郑,字澄康,封会稽侯。拜会稽太守,子孙散居信安、义乌、暨阳,是为暨阳支系浙江会稽始祖。三子蒋川,字慈明,封临江亭侯,拜酒泉太守,系江苏丹徒蒋姓始祖;四子蒋辉,字正理,辟为司徒,封镇湖侯。历任上党太守,居零陵营道,系湖南零陵蒋姓始祖;五子蒋渐,字兴嗣,封临苏侯。拜中昌太守,系江苏苏州吴县始祖;六子蒋巡,字叔明,东汉浦亭侯。系为浙江杭州余杭蒋姓始祖;七子蒋稔,字孝芳,此子不渡江,袭父爵九江侯。为江西九江蒋姓始祖;八子蒋默,字秀芳,东汉云阳(今陕西淳化)侯。系江苏阳羡湖东蒋姓始祖;九子蒋澄,字少明,东汉婺州(金华)刺史,封亭侯。为江苏阳羡亭蒋姓始祖。蒋姓堂号又称“九侯堂”。

蒋氏迁入贺州的历史

蒋横其子蒋澄六世孙(五十七世)蒋昕生二子蒋琬、蒋瑜,迁居零陵湘乡。蒋琬为蜀司马,封安阳侯。生三子,长名斌,次名显,同死蜀难。蒋琬夫人携第三子蒋赟及蒋斌的儿子蒋珩还居零陵湘乡。蒋珩生蒋恭,蒋恭生蒋少泳,十四传至蒋静,唐受文林郎,生二子,长蒋璨,宋哲宗元祐元年进士,任御史,卜居全州大冈;次子蒋瓘,宋元祐五年进士,其后裔多居零陵、道县、宁远等县。蒋瓘十二传八十八世蒋永芳生五子:蒋贽、蒋宾、蒋贯、蒋实、蒋资。八十九世蒋贯生五子,长子蒋仁卜居湖南新田,次子蒋义迁居广西贺州平桂上宋村,三子蒋礼迁居广东连山大富,四子蒋智迁居湖南新田,五子蒋信迁居湖南常宁。蒋义成为贺州平桂上宋村蒋氏始祖。

蒋义生于宋朝宝佑四年(公元1256年),德祐二年(公元1277年)定居贺州平桂上宋村。妻柴氏生二子:廷许、廷谐。次妻何氏生廷庭。时逢世乱,三子各带一老人出外避难,廷庭与母去外避难不回,蒋廷庭定居钟山回龙东寨。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蒋姓溯源、迁入贺州的历史、宗祠格局规模

平桂


九十一世蒋廷许生二子:长蒋清,次蒋陆;蒋廷谐生二子:蒋柒、蒋捌。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蒋陆、蒋柒、蒋捌兄弟三人凭借一身武艺,带领本地青年回湖南会合蒋氏兄弟一起参加明太祖朱元璋的义军,三兄弟屡立战功,赐封忠义、忠勇、忠寿将军。在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时为国献忠,明太祖拨银两下诏命蒋清,为蒋陆、蒋柒、蒋捌三兄弟建庙祭祀,赐封蒋陆、蒋柒、蒋捌为武禄神,庙号“神江庙”。神江庙建于平桂区宝山顶,蒋氏宗祠也在同年建在宝山顶上。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神江庙重新修建上下厅,占地面积三亩。1950年,神江庙被平桂矿务局公安局占用后拆除。现平桂管理区政府办公大楼处即为原神江庙旧址。

在贺州市居住的蒋氏家族,有平桂黄田镇姬公洲村、蒋家寨,八步区下良村等。明朝嘉靖19年(公元1540年),先祖蒋清亮开始定居姬公洲,黄田蒋家寨等7个自然村是宋朝景炎二年(公元1276年)到贺街定居,后迁到黄田蒋家寨等村,八步区下良村是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开始定居,后分居各处。蓝田、洴田、开山、桂岭、富邑、有业船户分居广东等地。此外,还有一部分从湖南、福建迁到贺州各地,贺街、白沙、步头、甫门、大平、信都等地。富川县除白沙乡、横山乡外,其他各乡镇都有蒋氏宗亲居住,都是景炎二年从湖南到富川定居,是五十八世祖蒋瑜的后裔,昭平县富罗、马江、汤水、巩桥、黄姚有蒋氏后人定居。蒋氏在贺州各地居住的后人都是四十八世祖蒋澄至五十八世祖蒋琬和蒋瑜的后裔子孙。

蒋氏在贺州三县两区繁衍,如今钟山8000人,昭平2000人,富川12000,平桂区10000,八步8000人,蒋氏总共50000人。

蒋氏辈分排列

继,新,纪,元,光,宗,耀,祖,乐,安,星,颍,繁,华,正,茂,文,武,功,名,世,代,贤,良,源,远,启,豫,富,贵,荣,昌,习,书,知,礼,忠,孝,传,芳,福,禄,健,全,宏,开,宝,运,朝,呈,景,绣,瑞,发,德,彰,期,斯,念,学,立,志,成,才,秉,承,伟,业,永,盛,昱,强。

蒋氏名人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蒋姓溯源、迁入贺州的历史、宗祠格局规模

网络图片


蒋陆,平桂上宋人,明授忠义将军。

蒋染,平桂上宋人,明时忠勇将军。

蒋捌,平桂上宋人,明时忠寿将军。

蒋清亮,平桂姬公洲村人,明朝登仕郎。

蒋圣祥,平桂姬公洲村人,清朝文林郎。

蒋时仲,平桂姬公洲村人,清朝监生,清大学生职。

蒋显榜,平桂姬公洲村人,清朝监生,清大学生职。

蒋如德,平桂姬公洲村人,清朝监生。

蒋朝逊,黄田人,登仕郎。

蒋忠邦,黄田人,六品监生。

蒋忠志,黄田人,修职郎。

蒋士春,鹅塘人,痒生。

蒋士权,鹅塘人,贡生。

蒋士彬,鹅塘人,武痒。

蒋富隆,鹅塘人,武生。

蒋芝祥,鹅塘人,邑痒。

蒋纯通:鹅塘人,清朝监生。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蒋姓溯源、迁入贺州的历史、宗祠格局规模

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建祠时间、地理位置、格局规模。

蒋氏宗祠始建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民国十年辛酉岁正月初八从由宝山顶迁移到姬公洲村,至今已有644年历史。

1996年,成立了贺州蒋氏理事会,编修成贺州蒋氏族谱;2007年,召开贺州蒋氏宗亲大会,有湖南、广东和平乐、梧州等地的宗亲参加,并一致同意出资重修蒋氏宗祠;2009年,蒋氏宗祠重修,宗祠大门对联:期思遗风远,龄公世系长。宗祠分上下座,面积299平方米,宗祠前有篮球场,左边建有厨房和戏台,右边种桂花树并砌有围墙。占地面积四亩左右,祠内上厅,堂上中有始祖蒋伯龄公的坐像,坐像上方的墙壁悬挂着蒋氏堂上始高先祖伯龄公妣考宗亲之神位,神位两边的对联是:始祖千年光后裔,元年万代昭前微。坐像两边的墙壁上悬挂历史名人先祖像28张,各地村寨的始祖灵牌位39个,下厅排列各位宗亲出资捐款的芳名,新建蒋氏宗祠序,理事会的组织章程宗规。


《姓氏贺州系列报道》蒋姓溯源、迁入贺州的历史、宗祠格局规模

蒋氏宗祠内部


蒋氏宗祠主要碑文

移建蒋氏宗祠序:

维建造之事有因地为佳者焉有迁地为良者焉稽诸古昔迁豳而啟有邰家室纪自公劉迁岐而造我周邦基传由亶父得地者昌理无或爽也我贺邑姬公洲蒋氏宗祠建于前清在宝山祠之左二百余年于兹矣春祀秋当敬宗睦族左序昭而右序穆宛列燕毛敬所尊为爱所亲同深义慕无如藎所建地似未得宣兼之星霜屡易风雨飘摇栋桷墙垣势将倾圮宗兄南汉宗侄国阶乔梓纠合族人议欲修补所费亦必多金见旧址未盡妥善众同商议改建于宝山祠之右较前宝为优胜而议遂决爰捐资得白金四百有奇择民国十年辛酉岁正月初八日鸿工瓦材经营建造月余而告竣九月初十日迎祖升座以系属同宗香山国皆昆仲又受业于丰故以序文见讬予本谱陋素不能文因事关宗族义不容辞乃为序其事之丁未夫蒋姓周公之胤也今日者祠宇落成伫见祥钟麟趾美济凤毛与公刘迁豳亶父迁岐俊裔云与古今如出一辙也是为序

前清禀贡生选训导宗人。

译文:

古代维护建造房屋的事情,因为选择最佳地理位置,因为迁移国都国家兴旺的,考查古今,迁国都在豳地,开创蒋氏家族先例,是从刘公迁岐山奠定建造了我周朝安邦定国基业开始,由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周朝在岐山发展起来,国运昌盛,理应没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了。我们贺县姬公洲蒋氏宗祠建造在前清,位于宝山顶,已经有二百多年了,每年我们到了春秋,都要来宗祠祭祀,尊重祖先宗亲友爱和睦,祖先灵牌按照左昭右顺序排列着,受到蒋氏世代子孙的叩拜,蒋氏忠臣良将深受后裔的敬仰羡慕。蒋氏宗祠建造的地址好象没有得到公开说明,再加上经过风霜雪雨岁月的冲刷,宗祠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残垣断壁,栋梁腐朽,眼看着就要倒塌了。宗兄蒋南汉宗侄蒋国阶蒋乔梓聚集蒋氏族人准备修补祠堂,修补祠堂需要花费很多金子。旧的建祠地址还没有向外公布,为了妥善解决,蒋氏众人商议改建宗祠的右边,比原先的祠堂更加肃穆雄伟。商议决定后族人捐资白金400两,选良辰吉日,民国十年辛酉年正月初八开工,准备砖瓦木材建造祠堂,大的建祠工程运转一个多月才建成。九月初十,迎接祖灵进祠堂,传承家业,兴旺发达。蒋氏族谱残缺,不能说明宗族里发生的大事情,因为建宗祠关系到蒋氏宗族,不能推辞,就写了序文。写序文的人是男丁蒋姓周公的后代。今天蒋氏宗祠落成了,久久站立在一边,欣赏宗祠精美的装饰,雕刻着的龙爪凤毛,这与公刘的儿子把国都建在豳地亶公带领着周人迁入岐山一样,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前清禀贡生选训导宗人

蒋氏族规

夫孝弟忠信礼仪廉耻此八字,虽属老生常谈,凡稍有知识者悉知之,然人生之根本胥在乎,是故兹谱敬谨载明,愿我族人共守之。

一曰孝

孝为百行首,故始于亲终于立身。上之对父母生事死葬祭祀,必以礼下之,对本身则身体发肤不敢毁伤,至于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显父母,均为吾人应尽之天职,诚以为人能孝,则一家雍穆,作奸犯科之事,自然无有。此宗人所当共守者一。

二曰弟

孟子曰,孩提之事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夫人生长而知敬兄,乃良知良能之事,非出之于勉强也。是以手足之间,兄则友,弟则恭,弟能顺其兄,兄未有不爱其弟者。诗曰,兄弟既翕和乐且耽,此宗人所当守者二。

三曰忠

孔子曰,主忠信,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可见忠与信系连贯参用者,并非单指忠君一事而言,故凡人之在社会国家苟能事事忠实,无诈无虞,蓋未有不成功者,此宗人所当共守者三

四曰信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又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子。夏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观此则人之于社会交际之中,语言最宜诚恳真实,不含伪诈方可取信于人,否则未有不见棄于人者,此宗人所当共守者四。

五曰礼

夫礼可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以故冠婚丧祭非礼不成,郊庙宴食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父子兄弟,非礼不亲若夫君子恭敬樽节,务退让以明礼可知礼之,效用甚大,人之处世不可忽略,此宗人所当共守者五。

六曰义

义者事之宜也,惟其事之应当此,方合于道,故调之义。昌黎原道曰,行而宜之之谓义,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又曰,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古人爱子教之以义,方勿纳于邪,亦遵之人正路也。可知人作事当本诸良心,主张则进退自如,此宗人所当共守者六。

七曰廉

不妄取曰廉。孔子曰,古之矜也廉,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夫,可以取者郤之,则娇情受之,则无愧也。可以无取者,非我所应得者取之,足以损我之廉潔也。苏东坡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亦一廉潔之一例也,此宗人所当共守者七。

八曰耻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孟子曰,人而不可以无耻者,夫耻羞辱之谓也。大凡人生上必自尊重,其人格自然人莫予侮,所谓近于礼,远耻辱也。若不自知耻辱,婢膝奴颜囚首丧面。则羞恶之心荡焉无存,一切卑鄙龌龊之事皆優为之,以言生存尚堪过问,此宗人所当共守者八。

审核:朱孔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