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曾經的深村,是一個資深的網紅。

深村,這名字本尋常,可以是深山裡的任意一個村落;可論起紅葉深村,卻獨屬於嶽西縣白帽鎮的深村行政村。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位紮根嶽西二十多年的知青,陪著幾個攝影家朋友,走進了這個位於大別山腹地、當時交通很是不方便的小山村,用鏡頭記錄下滿目的驚豔,並以《深村紅葉》為題,發表於當年的《人民畫報》上。於是,此後幾年,有全國各地的攝影家慕名而來,又於是,這個小山村,成了那個年代不折不扣的“網紅”,其名,其景,其形,其影,廣泛見諸各類報刊雜誌。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現在的深村,是一個浸染故事的地方。

昔日的深村,紅了,成名了,可惜的是,閉塞的深村坐落在閉塞的白帽鎮,又隸屬於一樣閉塞的嶽西縣。那時候山裡幹部的見識和能力,沒能把名氣及時地轉變成人氣和財氣,深村紅在報刊雜誌上,卻冷落於當地人的心裡。所以,當榨油的木梓(烏桕樹的果實,俗稱木梓)被別的物種取代,再沒人收購,可憐那些在畫家、攝影家眼裡風情萬種、美豔絕倫的烏桕樹,在老百姓看來,再沒了價值,反而因為遮陰和滴水,影響田裡水稻生長,成了“禍害”。也不知具體哪一年,有人在小村裡辦了個“車木”廠,烏桕樹成為最好的原材料,加工成木珠,銷到大山外面。這一來,深村的烏桕樹急劇減少,深村的紅葉迅速凋零。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又是那位知青,幾年後再到深村,見此情景,痛心疾首,憤而寫了篇批評文章,發於省城一家報紙上,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波瀾。但木材加工廠終究是停辦了,可是,用一位攝影家朋友的話來說,“深村還是深村,紅葉卻不是那紅葉了”。勁松兄2004年在《深村那年紅葉》的結尾,曾痛惜而憤怒:“現在又到了紅葉紅時,深村的紅葉,我只能在照片上懷念和追悼了。我想,今生我也許都不會再踏進深村半步。”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而我,沒有看過畫報上的那幅《深村紅葉》,但有幸見到餘飛躍老師拍的片子:璀璨豔麗的紅葉,粉牆黛瓦的老房子,尖尖圓圓的草垛,嫋嫋隨風的炊煙,蒼翠茂密的竹林……真的很唯美。可當我2005年第一次走進深村,失望從心底瘋漲,最後瀰漫成了一聲嘆息:那紅葉果然不在,那情景已然不再!餘老師的片子,成了絕唱。後來的十餘年間,因工作或者訪友,我多次到過深村,卻不是在紅葉季節,不是有意的忽略,而是無意的不再奢望……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看施宗航老師前幾年拍的《深村紅葉》,寫意遠多於紀實,片子好,紅葉卻寥寥,想來,再高明的技巧,也難以應對無米之炊。去年從棲霞山回來,見識了棲霞紅葉的爛漫,口味不自覺更刁了。我雖沒如勁松兄那樣恨恨地咬牙“不踏半步”,但心裡,確實沒打算去拍深村的紅葉。所以今年入秋以來,拍了石關,拍了鷂落坪,就是沒動念去深村。上週,和“老鷹”幾個人去店前光巖和冶溪白沙,有人提議去深村看看,車子臨近雙畈,就幾分鐘路程了,猶豫躊躇間,竟然還是調了頭:估計扭得麼名堂,還是回吧!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朋友“飛旗影像”,供職於縣委宣傳部,一直致力於宣傳嶽西美景,今年更是在公眾號上推出了一系列最美嶽西秋景。深村的紅葉,是他預告的下一期,應他之邀,終於在這合適的年成,合適的季節,走進了讓我曾經忐忑,曾經糾結的深村!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這一趟深村,為拍紅葉,卻又不全是為了紅葉。第七批選派在深村掛職第一書記的黃從中,是我當年的“掛”友,我們同是第三批選派,同在姚河鄉,2006年10月到2010年4月,三年半的風雨並肩,一段平淡而雋永的友誼。到深村短短兩三個月,他顯然早就進入了角色,說起深村頭頭是道,推介深村深情款款,規劃深村豪情激盪……讓我很受感染,也因此,態度從漫不經心,變得端正起來。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今日的深村,已經不能算深山裡的小村莊了。從縣城出發,驅車不到一個小時即可到達。高速路多年前擦深村而過,大別山南高速出口今年10月底通車後,十幾分鍾就能從高速到深村。短短几個小時的拍攝和轉悠,我感覺深村變化更大的不是區位條件,不是正在建設中的廣場和村部,而是深村人的觀念和理念:烏桕樹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而是鄉村旅遊的招牌;遊客不再是吃飽撐著的閒人,而是帶來財氣和福氣的貴客;深村也不再是落寞,而是自信和憧憬……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喜歡飛躍老師的說法“現代的樓房很漂亮,沒有當初紅葉裡炊煙瓦房草垛牛棚的感覺。但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是時候我們也應該換種感覺,如果還不接受那些新房子,深村人也不答應了”。是的,現在深村紅葉掩映的,不是土坯房,也沒有繫著老牛的草垛,有的是風格現代,裝修講究的樓房,平整寬敞的水泥路,匆匆忙忙的車輛……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記憶,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風景,生活中的美,應該與時俱進,美的發現,也應該緊貼時代的脈搏。至少,作為過客的我們,沒有理由為了自己一瞬間的感覺,要求別人常年住著老舊的房子。當然,也有人說,如果房子的風格,能夠是徽派,而不是紅瓦洋樓,會好很多。是啊,如果,要是……可生活中不能只是執著於那些“如果”和“要是”,欣賞當下,面向未來,才能喜悅常在心中。不是嗎?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原來,深村的紅葉,一直都在,或者有過變遷,或者有過高潮和低谷,但深村人的淳樸和簡單,從來一如田間地頭的烏桕樹,雖無言,仍堅守。尤其近幾年來,鎮村兩級積極作為,精心保護和培育,深村的紅葉又重新煥發了新的容顏。這對於認真走進深村,誠心尋訪紅葉的我來說,實在是一件幸事。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曾經古樸、原味的深村,我沒趕上。

但我記錄深村朝氣蓬勃的現在,

更看好深村前程似錦的未來。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深村隨拍

泛海

鄉野尋真趣,深村訪故人;

輕雲天外白,淺草澗中茵。

霜葉紅阡陌,清溪不染塵;

門前烏桕樹,勝過一山春。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於攝影者來說,這匆匆一個下午,光影不足,雲霧缺席,全不能展現深村之美。但從記錄而言,這一下午也差不離了,紅的烏桕,黃的銀杏,橙的五葉楓,翠綠的毛竹,湛藍的天空……一個五彩斑斕的深村,一個留得住鄉愁,而又看得見康莊大道的深村,值得用心體驗,值得零距離感受!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歸程回首,烏米崖沐浴在柔和繽紛的夕陽下,漫山紅遍,頂戴蒼穹。我彷彿看見,當初從司空山上走出來的大和尚,披著霞光,滿懷慈悲,背靠烏米崖庵,面朝深村田園,祈禱著豐收,眺望著遠方……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青山相伴,紅葉為鄰,不是李樂薇的空中樓閣,是蓬萊島上的神仙居。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雖無瑤琴,但王摩詰的情懷,無處不在。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層層疊疊,依山就勢的村莊,朝也安然,暮也安然。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木梓之美,三分紅葉,七分虯枝。曲而不妖,墨而不暗,串起五彩繽紛的霜葉,一切,都剛剛好。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到底是哪位上仙的調色板,遺忘在這唯美的小世界?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捕光捉影,攝影師用片子演繹“騙”子,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紅了夕陽下的樹葉,豐收了農家的田野。木梓黑了,生薑熟了,番薯該挖了,彷彿中,我聞到落花生的香味……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山中無甲子,寒歲不知年。霜葉紅了綠,綠了紅,不變的,是村頭的瞭望與守候。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我站成了一棵樹,等待你的依約而來……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水本無愁,因風起皺”。那麼,親愛的你告訴我,葉落又花開,寒來又暑往,我的堅守,可能抹平你的憂愁?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迷失在這樣的秋天,不怪我,不怨你。縱有萬千紅紫,不若此刻秋濃。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紅葉樹的那一邊,可曾看見,那一雙凝望的眼眸?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我守著日落守到日出,我守著花開,守到落紅無數,只為,那一刻,你的不期而遇。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輕舞飛揚,搖曳在秋風裡的那一抹黃,可能觸及你心底的柔軟?

嶽西竟然藏著一個資深“網紅”村,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聞名全國!


霜葉迷離我的雙眼,卻帶不走我對你的牽掛。明年的深秋,我,再來看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