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出自《传习录》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种树木必须将树木的根系培养好,修养品德的人必须先培养好自己的心性。

原文: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於始生时删其繁枝。 欲德之盛,必於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 凡百外好皆然。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 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 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 然后根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谥文成。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天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后世一般称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留有三本传世之作《传习录》、《阳明全书》(即《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门人所辑)、《大学问》。

《大学问》被认为是王阳明最重要的哲学著作。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图片及文字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