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可從四方面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小海按: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表示通過“互聯網+監管”讓監管行為“步步留痕”,避免執法隨意、“一刀切”執法等現象,這樣才能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同時會議也指出要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需要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困難。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文 / 企業君

來源 / 重慶中小企業局(ID:cqzxqyj)

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參會者和列席者通常是國務院領導同志和相關部門、單位的負責人。但10月2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卻請來兩位“新客人”。

“我們今天討論建設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請參會的兩位專家發表意見和建議。”李克強說。

作為常務會議請來的“新客人”,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楊國勳發言表示,應該將“服務”與“監管”統籌考慮,既要“管得住”,又要營造便利快捷的營商環境。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羅建中直截了當說,“互聯網+監管”的關鍵是以制度保障數據落實,“各部門能否打通數據壁壘,是這個項目成敗的關鍵”。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的確,要打造監管系統的‘神經中樞’,必須破除部門利益格局,打破各部門甚至各司局相互割裂的信息孤島。”李克強說,“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不侵犯個人隱私,其他屬於政務公開範圍的信息都應該在平臺上向社會公開,向市場主體公開。”

當天會議決定,依託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互聯網+監管”系統,強化對地方和部門監管工作的監督,實現對監管的“監管”,並通過歸集共享各類相關數據,及早發現防範苗頭性和跨行業跨區域風險。會議要求加強工程推進統籌協調,確保明年9月底前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同步上線運行。

李克強表示,推進“放管服”改革,“互聯網+監管”是重要途徑。“通過‘互聯網+’嚴格監管,才能真正推動‘放’得開,‘服’得好。反過來,通過‘互聯網+監管’讓監管行為‘步步留痕’,避免執法隨意、‘一刀切’執法等現象,這樣才能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總理說。

要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

當天會議的另一項議題也與“優化營商環境”有關。李克強在部署根據督查發現和企業關切的問題,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時明確要求,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等對我國發展帶來的諸多挑戰,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力度。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會議提出五個“進一步”:進一步減少社會資本市場準入限制,進一步壓減行政許可等事項,進一步簡化企業投資審批,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進一步提高政務服務效能。李克強要求,要切實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的“任務清單”。

“有關部門通過梳理發現,各級行政許可事項還是太多。這項工作必須實行正面清單管理,嚴格限制自由裁量權。”總理說,“對於法有據的許可,要列出清單,進一步篩選,明確後向社會公佈。清單外原則上不再增加新的審批。”

李克強強調,對標國際標準,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是激發企業活力、更好發揮市場作用的一項基本條件。“要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抓好各項政策落實,消除制約企業發展的各種障礙,增強企業信心和競爭力。”總理說。

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困難

中小微企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困難,採取精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

此次會議要求按照責任分工和時間表,繼續抓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重點任務落實。會議還認為,必須進一步深化研究在減輕稅費負擔、解決融資難題、完善環保治理、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我國中小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因此,在經濟環境不佳的時候,做好中小企業工作,對穩就業、穩金融、穩投資、穩外資、穩外貿、穩預期,增強經濟長期競爭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中國已經針對中小微企業推出了一系列減免稅政策,主要的難題是融資難融資貴。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流動性有緊縮趨勢的環境裡,會顯得更加突出,也因此,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政策資源加以解決。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因為數量巨大,也很難有足夠的證據能體現其信用狀況,而金融機構為了商業利益與成本考量,更傾向於做資金批發商而不是零售商,中小微企業也很難通過銀行信貸以外的方式融資,比如上市、發債等等。

在過去十幾年裡,中國處於一個特殊的階段,即經濟爆發式增長的週期。在這個時期,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由於市場環境不成熟,以及企業本身的草莽性,導致一些中小企業管理不成熟、不規範,財務、管理信息不透明,推高了信用定價,出現了融資難與融資貴的問題。

另一方面,在一個經濟規模與資產價格快速膨脹的階段,融資需求龐大,收益率高,風險水平低,就會導致大部分銀行更傾向於大客戶以及穩定的低風險客戶,以至於沒有動力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因此,政府不斷要求國有銀行承擔帶有“政策性”的融資服務,但是國有銀行都屬於大型銀行,經營管理方式不適應中小企業的融資特點。中小銀行應該在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尤其是其本地化的特點,資金實力有限,不具備服務大企業的實力。但是,正因為處於經濟繁榮期,融資需求和金融創新都很多,所以,中小銀行很容易找到大的客戶或參與其他金融產品,從數據看,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對小微貸款佔比不高。

有價值的中小微企業更有可能成為潛在服務客戶

現在,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市場治理的加強,過去那種依靠不斷增加流動性而創造出的“高增長、低風險”幻覺逐漸消失,市場正在出清。高槓杆擴張的發展將轉向依靠效率增長的新模式,這種模式需要一個規則的市場環境,並能反映真實的風險定價。對於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而言,就失去了在高速增長期坐地收錢的閒適,必須提高專業水平,挖掘價值客戶,那麼,真正有價值的中小微企業更有可能成為潛在服務客戶。

政策引導中小企業

政府應該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中小企業提高現代管理水平,建立規範的透明的財務體系,增強信息化水平並與金融科技結合,可以大幅降低各種成本。事實上,改變草根性的管理狀態有利於中小微企業自身的高效率發展,也可以降低融資困境。

政府幫助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中小微企業信用缺失、信息不透明以及商業擔保市場的問題是中小企業融資市場失靈的反映,這需要政府逐步幫助解決,在這些問題上,政府要做的很多,為了長遠發展,應該在機制建設方面做出足夠的資源投入,而不僅僅在遇到困境時做“政策性反應”。

銀行建立專門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實體

中國應該建立專門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金融實體,只能服務中小微企業,而不是要求大型銀行承擔“政策性”任務。當然,也可以要求目前的中小銀行專門服務中小企業。監管部門可以 在資本充足要求、貸存比要求、準備金制度以及利率、不良率等方面作出特別的規定,建立更多的為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專業銀行。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可从四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