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路由器雜談

本文原載於個人微信公眾號,大概是半年前的一篇文章;15年底Rudi邀請加入智能幫後零零散散回答過幾個問題,但一直沒有分享過內容,非常慚愧。今天抽空重新整理了一下這篇文字,發在智能幫請大家多指點。

正文開始:

今天公眾號內容是從個人角度出發談談智能路由器,如果有喜歡智能路由器的也給出一些個人的選購建議。

Internet的前身被髮明之初沒想到會成為全球性的一個公網,當初留的IP地址只有2的32次方個,於是通過一種多設備共用一個公網IP的方法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需求。你手機、電腦、pad連到路由器後獲取到的192開頭的IP是路由器局域網的IP、然後經過路由器的處理,共用一個公網IP(譬如深圳電信常見的113開頭的地址)與Internet通訊。所以家用路由器有兩個最大的特點:

1、萬物基於WiFi=萬物基於路由器,這意味著你家裡所有與網絡有關的流量全都會走路由器。

2、網絡的穩定性要求,基於1而衍生出來。

3、家庭中唯二7*24不會斷電的設備,另一個是冰箱(至少是人在就會開的設備)。

除此之外還有諸如售價低、做工好、外觀漂亮等要求。前東家TP-LINK也是抓住上述幾個點做到儘可能極致(譬如售價和穩定性),成為國內乃至全球的家用路由器霸主;所謂銷售額100億人民幣、估值100億美刀。

近幾年來隨著家用各種WiFi設備的普及,路由器作為天然的數據中心和流量入口,成為各互聯網公司或創業團隊的目標獵物。當然,另外一點重要原因更不能忽視:家用路由器相比10年前除了刷新無線速率沒有任何用法或功能上的質變,以TP為首的一堆廠商依舊走在降成本-->賣硬件賺錢的路上。這對互聯網公司來說,簡直跟非智能手機一樣不能忍、想去變革它。

智能路由器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老K對所謂智能的定義:擁有獨立、用戶可管理的操作系統,用戶可以在該系統上安裝應用擴展功能。對應的就是TP等傳統廠商推出的功能型路由器,不同產品有不同的軟件功能定義,想用QoS得加錢換型號、想用USB printer得加錢換型號、想用加速功能得加錢換型號。。。

目前市面比較熟知並有出貨的路由器如下(像註冊了官微“魅*路由器”但根本沒看到產品推出的這類廠商不評):

智能路由器杂谈

上面五個品牌的產品中,老K自有3個並長時間體驗過。

1、極路由

極路由1s是我最早買來自用的,前一份工作深受costdown思維的影響,感覺極路由的硬件有著滿滿的實誠。說實話功能插件不多但也算亮點之一。比較讓我反感的是SD卡而非USB口的設計,這樣讓我只能用個8G的存儲。。。如果能改為USB那就更讚了。

上週有幸當面聆聽極路由張導講他們的創業履歷,頓時對這個團隊更為尊敬。

整體感覺:做工好、用料足、網絡穩定性不錯,如果注重離線下載、USB接口,極路由並不太適合。

2、小米路由器:

自帶硬盤是我個人比較推崇的,我堅信路由器會成為家庭媒體共享中心,譬如自己手機、pad、媳婦兒手機、電視、臺式機之間的多媒體文件共享;21世紀中葉了總不至於需要拿著U盤插來插去吧?自帶硬盤的路由器可以理解為傳統路由器+家庭NAS。我更認為小米路由器硬盤版是NAS而非路由器。

mini自稱是全球出貨量最多的11AC路由器;我個人覺得真有可能,畢竟大廠像TP這類AC產品不會只有一款、小廠如newifi出貨量又不會太大。但是極路由的張導親口呵呵了小米的這個自稱。小米路由器體驗最好的是與MIUI的無縫對接,對小米手機用戶來說易用性很好。

不過,先解決掉線問題吧。

整體感覺:外觀和做工不錯、網絡穩定性**,USB接口適合下載患者,可以考慮這款。

另外多說一句,小米路由器剛推出時候我還在TP,感覺那玩意做得跟那啥似的、連最基本撥號都搞不定、唐沐簡直是傻*,但隨著新一代的推出,濃濃的反省意味,我個人反而黑轉粉、看好他帶領小米路由器。

3、Newifi

這款是我去年年中買來體驗的,帶USB接口+AC雙頻好評。更讓我看中的是官方插件支持百度雲推送(度孃的投資背景唄),這意味著如果你用4M小水管就可以手機端保存幾G優衣庫視頻到百度雲盤,然後手指一點下班回家就可以欣賞各種片了。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整體感覺:塑料高光外殼、質感一般,網絡穩定性不錯,如果注重百度雲離線下載,newifi簡直是不二選擇。

4、360

“孕婦模式”。

整體感覺:還沒有體驗過,不談。

5、優酷土豆

先裝逼地說個背景技術,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內容分發網絡),以前的網站可能服務器是在北京,你人在深圳,當你去訪問時延遲上千毫秒;現在有專門的公司部署或租用機房在廣州,然後網站買這個公司的服務把網站內容copy到廣州機房,這樣當你嘗試去訪問網站時候、後臺服務器判定廣州機房延遲更小,於是把你的訪問轉到廣州,這樣延遲可能幾十毫秒;這就是內容分發網絡。像優酷土豆這種大的視頻公司有很大筆錢用於買CDN服務,因為自己去全國各地搭機房更不划算呀。

他們的遠景是把每個人的路由器,都當成一個小的CDN服務商,帶寬閒置的時候自動成為一個服務器給別的用戶(尤其是臨近的用戶)提供資源;然後這個過程可以用來賺一點點小錢。當然,給優酷土豆帶來的好處是當用戶足夠多的時候,CDN開支能減少。

整體感覺:沒用過不予評價,但妄圖通過這個來賺寬帶費基本不太可能。

最後,可能你們最關心的選購建議來了:

1、如果追求便宜、穩定、夠用,水星/迅捷是你的不二選擇,儘管醜。相信我,水星/迅捷跟TP是同一條產線上下來的,即便有物料的差異也不會影響你使用。

2、如果追求牌子貨、美觀之類,建議上美國網件NetGear或華碩;如果覺得這些品牌貴了,那就買TP吧。

3、如果是想刷OpenWRT用來做壞事,建議的依舊是NetGear或華碩,TP部分型號可以。

4、如果想追求所謂智能路由器,建議的依次是極路由、newifi。

目前市面上的所謂智能路由器出貨量相比傳統巨頭,估計是在1/10級別;TP每月按照6KK計算、極路由+小米+newifi+360個人預估在0.6KK/month左右。但長遠來看智能路由器發展前景仍不錯,老K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因素:

1、大環境:家用網絡升級

,包括政府主導的寬帶提速、WiFi標準的刷新、WiFi設備的新特性,這有點像移動通訊中的3G/4G/4G+/5G,802.11b/g/n/ac/ad......這些因素都成為家用路由器換代的源動力。可以參考3G普及給智能手機帶來的機遇。

2、伴隨著1,路由器成為家庭數據中心的地位越來越強化:現在的路由器只是用於WiFi共享,將來智能路由器會成為你的私有云,遠端訪問家庭雲的文件、家庭內部設備共享等等。

3、智能路由器自身的成熟:譬如小米路由器剛推出時撥號都有問題、無線的掉線,譬如360剛做路由器時的一波三折,譬如新一代極路由主打的覆蓋,以互聯網的尿性這些都會在新一代產品上快速迭代搞定優化。

4、互聯網廠商的營銷:時至今日,你有在微博或其他社會媒體平臺見到過TP/NG等傳統廠商的營銷嗎?小米、360、樂視甚至極路由,都是營銷的高手,不愁智能路由器的概念普及。

5、智能家居的潛在影響:舉一個例子是Google與TP-LINK合作的智能路由器,硬軟件集成有Zigbee、Z-WAVE、BLE、Thread等(純屬個人臆測)。

可能你會說TP的路由器將來也會實現上述全部需求,老K不否認會是這樣,但船大難掉頭、基因決定了打法不一樣。同樣的AR9344+AR9882,360使用32M Flash售價99,對應TP使用8M Flash賣209,此外不提PCB上各種物料的區別(自行看圖),你怎麼看?

智能路由器杂谈

筆者認為將來的智能路由器將會有如下幾點趨勢:

1、配置將成為比拼的重點,包括芯片性能、內存大小、穿透能力,智能路由器越來越有向傳統廠商叫板的底氣。

2、價格會越來越沒有底限,甚至免費送。

3、開放將成為必然結局,目前的智能路由器都是基於OpenWRT,在此基礎上開發插件/功能、但各家插件並不兼容,將來會開放出共同的平臺甚至操作系統。

4、越來越變得不像路由器,可能會是帶觸摸、可能會是帶硬盤、可能會是帶BLE/Zigb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