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助扶貧 腳踏實地勇擔當

——碧桂園精準幫扶虞城縣的實踐與思考

"民亦勞止,汔於小康。"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即將成真。

今年元旦,中央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一諾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時間,全社會要行動起來,盡銳出戰,精準施策,不斷奪取新勝利。3年後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上將是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讓我們一起來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這是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的總攻令,也是向全社會發出的總動員令:脫貧攻堅,只有參與者,沒有旁觀者。積極參與,將見證歷史變革,是人生之大幸;袖手旁觀,將與千年偉業失之交臂,終生抱憾。

萬山磅礴看主峰,眾鳥飛騰看頭雁。把扶貧提升為主業高度的世界500強企業碧桂園具體怎麼做?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

成立26年來,碧桂園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累計在扶貧開發等公益領域投入超過42億元,直接幫助近20萬人脫貧,帶動近200萬人就業。

今年,為響應踐行黨和國家關於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戰略,碧桂園決定把扶貧上升到主業高度,明確提出"地產是扶貧基石,扶貧優於地產",開了民營企業之先河。在碧桂園結對幫扶的14縣中,推進黨建扶貧扶志、產業扶貧扶富、教育扶貧扶智、就業扶貧扶技及其他創新形式在內的"4+X"扶貧模式,惠及3747個村33.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當脫貧攻堅的春潮湧動中原大地,碧桂園扶貧人來到了花木蘭之鄉——商丘市虞城縣。碧桂園扶貧模式如何在廣袤無垠的豫東平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幫助虞城父老鄉親脫貧摘帽,走向小康?近日,記者走進虞城縣鄉村,走近碧桂園扶貧小組和他們的扶貧事業。

1堅持黨建引領不忘初心為百姓

不忘初心助扶貧 腳踏實地勇擔當

脫貧攻堅,黨的領導是根本。

"像建好房子一樣做好企業黨建工作"。多年來,碧桂園集團黨委堅定這一思路,通過築牢黨建基礎,創新黨員教育模式,積極推進黨群工作一體化。在扶貧工作中,碧桂園集團黨委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發揮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中的領導作用,助力貧困村激發黨支部活力,將脫貧攻堅力量凝聚在鮮豔的黨旗下。

今年6月28日,虞城縣劉店鄉張莊村文化廣場上,風展黨旗如畫。

在虞城縣委、虞城縣機關工委、劉店鄉黨委、省直機關以及在眾多村民們的見證下,由人民日報社、碧桂園虞城縣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指揮部和張莊村共建的黨建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揭牌儀式後,碧桂園與省直機關代表們共同為張莊村黨群活動中心贈送了《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筆記》《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等1000本書籍,並通過打造黨建共建文化書屋和宣傳欄等,充實村民們的文化生活。碧桂園在張莊村的扶貧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隨後,一系列黨建活動全面展開。

——6月底,碧桂園邀請虞城縣直機關工委書記孟威,為當地黨員、貧困戶舉行了圍繞建黨97週年主題的黨課,回顧了中國共產黨97年的光輝歷程,旨在通過培育"紅色基因",增強村民的內生脫貧動力。

——9月14日,碧桂園虞城縣扶貧小組通過積極協調,在蘭考縣東壩頭鄉張莊村成功舉辦"張莊遇到張莊"黨建活動。活動中,兩個"張莊村"的黨員幹部話脫貧、謀發展,參觀學習蘭考縣展覽館學習焦裕祿精神、考察蘑菇扶貧產業基地、扶貧車間、美麗鄉村夢裡張莊。

——10月份,為開展"黨建引領+精神扶貧",碧桂園扶貧小組聯合當地志願者,在虞城縣尋找10位德高望重、具有帶領村民發家致富能力的"老村長",通過宣傳引導、勵志教育、典型宣傳入手,進行思想扶貧,激發貧困戶脫貧鬥志。

這其中,8月1日的一次走訪活動,讓所有人記憶深刻。

在建軍節這個特殊的日子,碧桂園虞城縣扶貧小組集體到張莊村一個略顯破舊的小屋,看望一個特殊的家庭。

老黨員解邦凱,上世紀70年代入伍,雖然年逾花甲,但依然精神矍鑠。戰場上,他是一名勇敢的軍人,生活上,也是一位堅強的爺爺:幾年前,他的兒子因車禍去世,兒媳改嫁,獨自扛起撫養兩個孫子孫女的重擔。

一面牆上張貼的"三好學生"獎狀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這是解老孫子小權、孫女小怡小時候獲得的,當時的他們成績優秀,是班裡前五名,被老師誇讚是聰明又懂事的孩子。

但家庭的變故,給兩個幼小的心靈帶來了陰影,成績開始下滑,小權在初升高的考試中,因幾分之差沒能考上當地最好的高中虞城縣一高,本有機會選擇去讀其他普通高中,但他最後選擇了一所職業高中,理由是可以早點工作,回報爺爺。

看到這一幕,碧桂園虞城縣扶貧負責人賈宇決定結對這兩個孩子,開展一對一幫扶。"我要做的不只是捐款,更會注重對孩子心理的輔導,幫他們健康成長。這也算是對解老這位老黨員的一種致敬。"賈宇告訴記者。

通過這些活動,扶貧小組的成員也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小組中有位90後小騰,是個地道的豫東南農家子弟。"好不容易考上大學,進了碧桂園這樣的大企業,卻又被派到農村扶貧,一開始心裡確實接受不了。"但在一村一村的摸查中,一戶一戶的走訪中,他逐漸明白了這項工作的意義。

不忘初心助扶貧 腳踏實地勇擔當

今年7月份,賈宇帶著扶貧小組其他隊員一起,在最熱的那幾天,挨家挨戶瞭解貧困戶家庭情況,以便針對性開展幫扶,回到住處,衣服上結了滿滿的一層鹽;8月份,溫比亞颱風過後,有幾位貧困戶田地正處在窪地,花生受損。碧桂園扶貧小組全體出動,卷著褲腿下地,幫助貧困戶搶收花生,現場收購450斤花生。

"腳上有多少泥土,心裡就有多少真情。"小騰告訴記者,"現在我會說,此刻的我可能是自己最想看到的樣子。"

2夯實產業基礎脫貧路上邁大步

不忘初心助扶貧 腳踏實地勇擔當

產業發展是脫貧攻堅的第一要務。離開產業談扶貧,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多年來,通過產業扶貧,變輸血為造血,一直是碧桂園的扶貧理念。

早在2010年,碧桂園就結合自身特點和產業優勢,選定廣東省英德市樹山村作為"綠色產業扶貧"試點,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讓培訓、先進管理經驗等優質資源流入鄉村。

碧桂園"借本你種、賣了還本、賺了歸你、再借再還、勤勞致富"理念,不僅得到了當地政府高度讚揚,也一直沿用至今,成為其產業扶貧的一道圭臬。前不久,碧桂園在全國9省14縣結對幫扶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行動,入選了人民日報"大國攻堅·決勝2020"精準扶貧論壇暨案例分享活動精準扶貧推薦案例。

時代與時俱進,"樹山村模式"正在不斷推陳出新。每選定一處扶貧點,碧桂園都會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源、地域、生態、傳統等地緣優勢,推出"一村一品"。在虞城縣劉店鄉張莊村,碧桂園就因地制宜,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扶貧模式,通過"土地租金+農戶用工+分紅"的方式助力村民增收。

碧桂園虞城扶貧小組負責人賈宇告訴記者,目前在張莊村的苗木基地共200畝,栽種金葉女貞16000株、紅王子錦帶11000株、黃金槐200株。截至9月底,苗木基地已累計用工500餘人次,發放工資5萬餘元。

不忘初心助扶貧 腳踏實地勇擔當

"苗木基地勞動強度不高,年齡較大的村民和貧困戶也能參與,目前來基地務工的村民,平均年齡在55歲以上。"他說,該項目將惠及張莊及周邊村貧困戶。

"在苗木的種植上,我們完全是受益者。"一位劉莊村村民高興地說。據介紹,雖然苗木種植利潤較高,但因成本也不低,很少有貧困戶種植。張莊的基地完全由碧桂園出資讓附近村民種植,獲得利潤後進行分紅,並且初期由碧桂園負責包銷,帶動村民走入市場。

與此同時,碧桂園虞城扶貧小組還有脫貧攻堅"組合拳"。

——發展庭院經濟。針對虞城縣未脫貧人口中有超過50%的年紀大、無勞動力且無資金的人口這一實際,發動貧困戶利用自家庭院種植小型苗木或時花,由碧桂園提供種苗,貧困戶進行日常管理,成苗後由公司收購,既美化鄉村環境又能增加貧困戶收入。

——推廣農光互補項目。在利民鎮,建設"阿特斯-碧桂園"農光互補新型種植項目,充分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地,因地制宜種植蔬菜、中藥材等農產品示範基地,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利益連接機制。

——引進鳳凰優選。以社區零售為基礎的鳳凰優選,是碧桂園集團旗下社區生活服務品牌。目前在商丘已開設四家分店,計劃再開設10-15家,推銷虞城縣優質農產品,在促進群眾增收的同時,支持虞城縣當地的稅收工作。

——培育致富帶頭人。目前,扶貧小組已篩選出玫瑰花產品、紅粘谷小米、惠樓山藥、芍藥產品等優質農產品,搭建產品銷售平臺,推動優質農產品和企業走向標準化、品牌化,進而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走向致富。

3聚焦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不忘初心助扶貧 腳踏實地勇擔當

如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主要靠教育。教育扶貧之路走了21年的碧桂園集團一直堅持,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

"知識改變命運",在綠樹成蔭的國華紀念中學,西方思想家弗蘭西斯·培根的名言隨處可見。即使是星期六,國華學子們依然紮在教室內,勤學苦讀。

創辦於2002年9月的國華紀念中學,是全國第一所純慈善、全免費、全寄宿民辦高級中學,面向全國招收家庭生活貧困、學習成績優異的應屆初中畢業生。

如今,碧桂園捐資助學的優良傳統已播撒向全國各地。除了碧桂園慈善學校招生的教育資源向幫扶縣傾斜,碧桂園虞城扶貧小組重點實施"千人助學工程"和"晨曦計劃",點面結合推進教育扶貧工作,做到"扶志"與"扶智"並舉。

今年以來,碧桂園通過"入戶走訪+學校申報+教育局推薦+扶貧辦審核"的方式,在虞城縣篩選出1000名最需要幫扶的學生進行教育助學。目前,第一批493名因學致貧的學生已經篩選完畢,助學資金正在陸續發放。

接受資助的貧困大學生小陳言語裡是藏不住的激動:"碧桂園的哥哥姐姐不但幫我解決了學費住宿費,還把我送到鄭州,圓了我的大學夢。"

此外,碧桂園在虞城縣還將開展"五個一"教育助學活動——公司高管每年結對一名貧困學生、參與一次捐款助學、進行一次家訪、完成一個"微心願"、每個月進行一次溝通交流。

今年6月,碧桂園河南區域公司在虞城縣啟動"晨曦計劃"項目,主要針對虞城縣家庭特別貧困的高一年級學生。每名晨曦學子除了可直接獲得連續三年的生活資助之外,還有主題班會互動交流、心理輔導、冬夏令營等豐富多樣的成才支持。目前,已有50名建檔立卡貧困高中生獲得資助。

關於"晨曦"這個名字,碧桂園河南區域負責人楊海波這樣解釋,社會的愛心力量是助推劑,溫暖的公益力量必將喚起更多寒門學子的內生動力,讓他們奮發向上,正如晨曦一般,通過自己的努力,綻放生命的華彩樂章。

他介紹,自2017年9月啟動以來,全省已經有來自盧氏、新縣、民權、蘭考、平輿等12個貧困縣的403位學子獲得了"晨曦計劃"的關愛。今年下半年,該項目的覆蓋面將擴大到20個縣,受益學生將達到916人。

4突出就業扶貧授人以漁解貧困

不忘初心助扶貧 腳踏實地勇擔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多地的實踐證明,促進就業是破解貧困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幫扶手段。

為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今年以來,碧桂園在自身產業鏈梳理了上萬個崗位提供給貧困戶,並提供免費技能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特別是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脫貧。

8月17日,為助力虞城縣精準脫貧攻堅戰,碧桂園河南區域舉辦了"碧桂園精準扶貧虞城縣專場招聘會",提供345個就業崗位,就業地點包括商丘、鄭州在內的多個城市,為虞城縣貧困群眾送工作崗位到家門口,提高貧困戶就業積極性。

當天,周邊鄉鎮的貧困戶共計200餘人到場。"為儘可能滿足群眾意願,招聘會中各子公司還針對貧困戶對崗位要求做了適當調整,對於條件適合的貧困戶優先考慮,為其搭建一個平臺,鼓勵主動就業。"碧桂園虞城縣扶貧小組成員王浩介紹。

對貧困戶進行致富技能培訓,是碧桂園推動就業扶貧的另一個抓手。2012年起,針對農村人口居住分散、集中組織難度大的特點,碧桂園集團決定將職業教育的課堂搬到村子裡,送技術技能下鄉培訓,為農民提供涵蓋苗木種植、特色種養殖、農機操作、電商等多項技能的免費就業培訓。

結合市場需求,碧桂園集團先後在廣東、廣西各地給村民提供免費的SSGF鋁模技術、採茶技術、維修電工、養老護理、叉車、焊工技術、財務會計、家政育嬰等能培訓。除此之外,碧桂園還開展短期農業實用技術(砂糖橘、青花梨種植、雞鴨魚養殖)培訓。

這種有針對性的培訓,在鄉鎮大受歡迎。

不忘初心助扶貧 腳踏實地勇擔當

李老家鄉是當地蔬菜種植大鄉,包括茄子、辣椒、西紅柿、花菜等,鄉里有上千畝的蔬菜種植規模,但缺乏最新的專業種植技術,效益一直欠佳。

8月29日,碧桂園虞城縣扶貧小組邀請省農科院以及河南農大的蔬菜領域相關教授前來授課,當天共有100多名種植大戶、合作社負責人以及貧困戶參加,上午在室內進行理論教學,下午到菜農的田間地頭進行實踐指導,並對品類更新以及病蟲害防止方面提供建議。村民老李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後種菜不怕賣不上好價錢了!"

田廟鄉是果樹種植大鄉,有萬畝梨園、千畝桃樹蘋果樹,也因為技術原因,產量較低。9月30日,碧桂園虞城縣扶貧小組邀請河南農大果樹類教授前來講授果樹種植農業技術,上午講授優質果樹品類推薦,下午現場教學桃樹枝修剪,柿子樹園嫁接指導,以及病蟲害防治。培訓當天,貧困戶、扶貧合作社負責人,以及種植大戶到了200多人,把現場圍得水洩不通。

"後期我們還會根據果樹、蔬菜種植重要節點,持續進行農業技術支持,幫助更多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賈宇表示。

採訪將結束時,記者瞭解到,碧桂園近期扶貧又有新動作。作為人民日報社和碧桂園聯合定點幫扶虞城縣的項目之一,在谷熟鎮柴王村的扶貧就業基地、貧困戶安居工程目前已基本就緒。

記者在柴王村村委會旁看到,6套安居工程週轉房寬敞明亮,每一戶都有一室一廳帶廚衛的整潔小院,面積約65平方米。賈宇介紹,週轉房主要解決當地貧困戶尤其五保戶老人的集中供養,同時解決部分貧困戶的危房問題。相對於傳統的危房改造方式,週轉房不增加貧困戶負擔,居住環境較好、可循環利用,能有效解決貧困戶特別是五保貧困戶安居供養問題。

不遠處的扶貧就業基地,兩個車間和辦公室、食堂等基本配套都已完工,能帶動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一路走來,記者真切地感受到,一部碧桂園集團的發展史,正是一部有擔當企業的扶貧史。

目前,碧桂園正發動全集團的產業力量、崗位資源和人才技術,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通過"4+X"的創新扶貧模式,制訂"三個尋找計劃"(即"尋找一批致富帶頭人、尋找一批老村長、尋找一批深度貧困人口"),以動態"四庫"(即"建檔立卡數據庫、產業項目資源庫、就業崗位庫、專家智庫")為支撐,助力更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永續脫貧,探索出一條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鄉村振興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