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越開放,越發展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开放,越发展

11月5日上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正式開幕。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並宣佈了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最新舉措,奏響了中國全面擴大開放、促進互利共贏的時代強音。

“四葉草”展館內,優質產品琳琅滿目、精彩瞬間不斷呈現、中外客商相談甚歡,處處體現著中國開放之門越開越大所帶來的生機與活力。這盛況,既是過去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光輝歷程的生動註腳,更是中國邁向更高質量發展的開放序章。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开放,越发展

參觀者在諾基亞展臺體驗一款基於5G通信技術的AR安防系統終端設備。新華社記者方喆攝

開放智慧成色十足

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全球客商們的笑臉、話語和熱情,讓“四葉草”場館熱鬧非凡。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不僅有大量令參觀者眼前一亮的展品,更有圍繞世界經濟發展的思想答案在閃光。

經濟全球化究竟前景如何?“世界上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說其是歷史大勢,就是其發展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可以認識、順應、運用歷史規律,但無法阻止歷史規律發生作用。歷史大勢必將浩蕩前行。”

中國對經濟全球化態度是什麼?“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

中國如何看待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困難與風浪?“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有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

……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旨演講的“金句”,彰顯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智慧。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开放,越发展

荷蘭GINAF公司帶來的應急搶險車。該搶險車可對固液氣三種物質形態進行應急性的收集和運輸。本報記者王俊嶺攝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優素福·阿爾拜延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簡明扼要、直中要害,強調了對所有外國投資者都很重要的因素,有助於在未來進行更多的自由貿易;湯加王國副首相西卡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高瞻遠矚,展現了堅定的決心,開放的中國市場能夠促進中國與世界之間的服務貿易;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傑弗裡·斯科特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提到了一些重要的領域,這是一個非常強有力的信號。

開放共贏,得到一致認同。“全球化不會停止,這是自然的趨勢,拒絕全球化就像拒絕重力一樣。”歐萊雅集團董事長兼CEO安鞏如是說。瑞典高級研究員馬茨·卡爾森對此表示贊同,“開放已經融入了很多人血液中。貿易衝突是可以解決的,但是貿易戰沒有贏家。”

開放政策力度空前

激發進口潛力、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中國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釋放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誠意滿滿。

力度空前的最新開放政策,引發了進博會國外參展企業和國內採購商的高度認可和共鳴。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开放,越发展

日本愛信集團帶來的概念車模型。本報記者王俊嶺攝

美國江森自控集團全球產品總監伯納德·菲利普·克萊門特對本報記者表示,進博會讓中美經貿合作變得更加簡單和容易。中國日益開放,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將往返於世界各地,更多的商務活動將為公司帶來巨大商機。

“江森自控在中國發展業務已經有很多年了。事實上,正是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樓宇建設,為江森自控的產品提供了空間。”在談及如何評價中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的腳步時,伯納德·菲利普·克萊門特強調,不管怎麼說,開放終歸是好事。“開放了,不同國家的民眾之間交流的機會就會越多,碰撞出新想法進而創造合作機會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开放,越发展

墨西哥展館內的手工藝品。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對本報記者表示,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演講讓企業備受鼓舞。

“京東集團從中關村一個小櫃檯,發展到現在超過17萬名員工的大型企業,就是得益於中國經濟這個巨大的海洋,就是得益於中國不斷開放的龐大市場。”藍燁說,電子商務拉近了世界各國的距離,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對於電商平臺推動進口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機會。京東正利用這個機會與大量進口品牌進行深度交流,以期進一步發揮作為進口品牌來華平臺的作用。

這些認可與共鳴,正在融入進博會的每一個展臺、每一次洽談、每一次握手與每一張笑臉之中。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开放,越发展

人們在埃及展館內參觀。新華社記者李京攝

共贏前景舉世矚目

1980年,深圳成為中國首個經濟特區;1990年,中國第一個保稅區——上海外高橋保稅區設立;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13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今天,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成為中國對外開放偉大進程中又一座里程碑。

之所以稱為里程碑,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行穩致遠的態勢十分明確,可供世界各國分享的潛力巨大。預計未來15年,中國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這一前景,格外引人矚目。

在南非杜布貿易港經濟特區首席執行官哈米什·厄斯金看來,南非有很多非常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特別是擁有世界一流的農業加工設施,而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南非供應商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表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出口國正樹立作為進口大國的新形象,中國龐大的需求可能很快令世界震驚,比起近年其龐大工廠產出帶給世界的震動毫不遜色。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开放,越发展

上海自貿區外高橋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凡軍攝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人氣,也讓會場外的民營企業看到了開放的機遇。河南世葡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紅傑從事葡萄酒進口貿易多年,這次雖然沒能參加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但他正盤算著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王紅傑表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盛況充分表明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決心和態度,未來肯定會有更多利好於進口企業的政策和條件。

“新時代,共享未來。”回顧全球貿易史,還不曾有過一個專門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博覽會。在世界經濟格局風雲變幻,全球化遭遇波折的關口,中國首創,更顯大國胸懷和擔當。

精彩,才剛剛啟幕!發展,將告訴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