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動並不屬於運動飲料

很多跑友都有賽後或訓練完和運動飲料的習慣,用它來代替水,能在短時間內補充大量的能量。但是市面上這麼多運動飲料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選擇?什麼時候喝運動飲料最適合?在解釋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跟大家明確一件事:脈動不是運動飲料!

脈動並不屬於運動飲料

運動飲料是針對運動時的能量消耗、機體內環境改變和細胞功能降低而研製的,能在運動前、中、後為人體迅速補充水分、電解質和能量,維持和促進體液平衡以及快速恢復的飲品。運動飲料發展至今,其含義逐漸豐富。最早的加入電解質和糖,到現在加入的物質也越來越多,如蛋白質,維生素、肽或者某些功能成分等等。運動飲料的特點是補水、補電解質、補充維生素、補充能量、延緩疲勞發生、促進疲勞消除等。 如何區分運動飲料 超市裡很多飲品標明瞭的“運動飲料”,這些飲料外包裝大多亮瞎我的雙眼,瓶身上寫著“健康”、“平衡”、“能量”等字眼。它們的叫法也是各種“高大上”,有稱“電解質補充飲料”,有叫“植物蛋白飲品”,還有稱“彈珠充氣運動飲料”等等。單價在3.5元—8元不等,比普通礦泉水、果汁等高出不少。那這些都是真的運動飲料麼?這是時候關鍵的東西來了,我們一定要看瓶身上的“營養成分表(nutrition facts)”和“配料表(ingredients)。能符合四個特點就是我們需要的運動飲料了。

脈動並不屬於運動飲料

一定的糖含量:運動飲料一定含糖,專業詞彙叫碳水化合物。 一般推薦30g/L-80g/L;如果按瓶身常用單位(每100ml)來算,應該是3-8g/100ml。過高的糖濃度會降低吸收速度,影響能量補充效率;過低的糖濃度起不到補充能量的作用。根據營養學建議,糖的種類越多越好。這主要看配料表。糖可以分為單糖、雙糖、低聚糖(寡糖)和聚合糖。常見的單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果葡糖漿、玉米糖漿等成分大多為單糖)、半乳糖;常見的雙糖包括蔗糖、麥芽糖、乳糖;常見的低聚糖是低聚麥芽糖;常見的聚合糖包括澱粉、糖原等。單糖、雙糖的吸收速度快於低聚糖和聚合糖,但容易引起血糖大幅波動,影響身體能量供應;低聚糖吸收比較慢,但不容易引起血糖波動,屬於穩定型的長效能源。飲料中能見到的也就是單糖、雙糖和低聚糖了。所以,飲料配料表裡的糖種類越多越好,混合動力供能更利於人體運動表現。

脈動並不屬於運動飲料

適量的電解質:這裡主要指的是鉀、鈉離子,營養成分表上面都有標註,運動飲料一定同時含有鉀鈉離子,缺一不可!電解質的作用就是維持神經、肌肉等組織的興奮性及血液等體液的滲透壓,流失過多而補充不足,很容易造成痙攣、暈厥、中暑等。櫥窗裡很多近似的飲料都含鈉離子,但很大部分不含鉀離子。根據《運動飲料國家標準2009》鈉的含量要符合50-1200mg/L,鉀的含量要符合50-250mg/L。如果按瓶身常用單位(每100ml)來算,鈉應在5-120mg/100ml,鉀應在5-25mg/100ml。

低滲透壓:人體血液滲透壓的範圍是280-320mmol/L,要使飲料中的水及其他營養成分儘快通過胃腸,並充分被吸收,運動飲料的滲透壓要比血漿滲透壓低或相等,即低滲飲料或等滲飲料。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一般飲料只考慮營養和口感,並不考慮滲透壓的問題,所以基本都是高滲飲料,這對運動中補水十分不利。

脈動並不屬於運動飲料

無碳酸氣、無咖啡因、無酒精:運動飲料一定不能含碳酸,因為碳酸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引起胃部脹氣和不適,並刺激咽喉,造成飲用困難。酒精都有一定的利尿、脫水作用,會更加加重體液的流失,還會影響判斷能力。 如何正確飲用 運動前 補液的時間和量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可於運動前30-120分鐘補液300~500ml,也可於賽前15~20分鐘補液400~700ml。這樣可在體內暫時儲存一些水分,對減少運動中體溫升高、延緩脫水的發生有益。此外,在特別熱的環境下,還應額外補液250~500ml。但應注意,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可引起噁心和排尿,故補水宜採取少量多次的方式,以消除副作用。

脈動並不屬於運動飲料

運動中採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每15~20分鐘補充125~250毫升液體,以防止胃的不適。補充血糖,延長運動時間,延緩疲勞的發生。運動後及時補液和補充能量可加速機體恢復。運動中每丟失1千克體重,就要補液1000毫升,可加速恢復體內失去的水分、糖分、無機鹽、微量元素等,促進肌肉糖原迅速恢復,達到消除疲勞感的作用。補液仍要以少量多次為原則。

脈動並不屬於運動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