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元江白族是一個知書達理、勤耕善織、尊老愛幼的民族,集中居住在因遠鎮的因遠、安仁、安定、北澤、沙浦、奔乾等9個自然村,總人口6000餘人。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據史料記載,元江縣內居住的白族是由居住在蒼山、洱海之間的大理白族先民因戰事、經商等原因遷入。因遠村南、村北一里左右的“繫馬樁”“南嶽廟古柏”和“倒栽樹”等古物,相傳就是古代白族駐師牧馬的文物標誌。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元江白族素有“不求金玉裝滿櫃,但願兒孫個個賢”的傳統價值觀念。從古到今,其崇尚知識、重視教育之習俗為歷代元江人所稱道。歷史上,因遠白族不乏清貧寡婦幫工借錢也要設法供子女讀書盼子成才的事例;現實生活中,也有父母幫工掙錢、節衣縮食供子女上學的事例。尊師重教在白族地區蔚然成風,村民對嚴格施教於學生的教師十分愛戴和敬重,參加工作也以當教師為榮。從晚清至今,元江白族中曾出現不少一家數代執教的“教育世家”。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孝老愛親是白族的傳統美德。在白族村寨,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愛護子女的風尚較好,夫妻、婆媳、姑嫂、妯娌之間的關係,也比較融洽。舊時,如子女有忤逆不孝的行為,族長有權召開家族會議,按鄉規族約進行處理。有些村寨至今保留著農曆三月召開全村老少參加的“子孫會”之傳統,其主題以教育青年一代尊老愛幼、團結和睦為主。白族人見到老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問候、讓道、讓座、端茶、遞煙;起床後的第一杯早茶要先敬給老人;在老人面前不說髒話,不蹺二郎腿。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孝老愛親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這些優良的傳統,現在依然得到了很好的繼承發揚,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已蔚然成風。許多村寨集資組織老年協會、開辦託兒所,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託。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許多地方為老人建蓋“益壽堂”,逢年過節慰問老人,並主動為鰥寡老人辦理喪事,許多客居他鄉、在外工作的離退休幹部也樂於回來安度晚年。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白族熱情好客,先客後主是白族的待客禮節。家中來了客人,必以酒、茶招待,著名的“三道茶”就是白族的待客禮。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則需滿杯,他們認為“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喝酒時白族人很文雅,通常是各自隨意飲酒,不會強行勸客人喝酒。白族人就餐很講禮儀,一般要讓長輩、客人坐在上席,晚輩依次坐在兩旁或下席位,並隨時要為長輩和客人添飯加湯,熱情侍候。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白族人家的火塘是個神聖的地方,忌諱向火塘裡吐口水,禁止從火塘上跨過;白族人家的門欄也忌諱坐人;男人所用的工具,忌諱婦女從上面跨過;家庭內忌諱戴著孝帕的人進入,認為這樣會給家庭帶來不吉利。白族在對人的稱謂前喜歡加個“阿”字表示親切和尊敬。白族訪友或探病時一般不選在上午;到農村遇到主人家有人分娩或有重病人時,進屋時必須謹慎。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儘管白族村民以艱苦樸素、勤儉持家著稱,但對修橋鋪路、挖溝引水、集資辦學、救災濟窮等社會公益之事卻從不吝嗇,而是熱心相助,慷慨解囊。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你應該知道的元江白族禮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