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三十講」第十八講(七):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学习三十讲」第十八讲(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学习三十讲」第十八讲(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学习三十讲」第十八讲(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緊緊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分三十個專題全面、系統、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是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輔助讀物。

小編將陸續為您推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的精彩內容,小夥伴們要認真聽,仔細學哦~

「学习三十讲」第十八讲(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学习三十讲」第十八讲(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集中體現了一個國家基於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產生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古往今來,一個大國的發展進程,往往既是經濟總量、軍事力量等硬實力提高的過程,也是價值觀念、思想文化等軟實力提高的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係我國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關係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關係“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是一項“形於中”而“發於外”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既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也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著眼擴大中華文化影響,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動力在改革,出路在改革。要把握文化創作生產傳播特點,進一步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形成有利於創新創造的文化發展環境,調動全社會參與文化發展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重點,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推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以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為重點,促進文化產品和要素在全國範圍內合理流動;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運用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成果,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大力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在物質上要強大起來,在精神上也要強大起來。中國精神就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弘揚這一精神,就是要始終發揚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辛勤勞作、發明創造,始終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推動我國不斷向前發展,走在世界前列。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只要始終發揚中國精神,振奮起全民族的精氣神,就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的人間奇蹟,就一定能夠創造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傳播中國價值。當代中國價值,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念,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我國成功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踐證明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成功的。要加強提煉和闡釋,拓展對外傳播平臺和載體,把當代中國價值貫穿國際交流和傳播方方面面。要把中國夢的宣傳和闡釋與當代中國價值緊密結合起來,從哲理、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深入闡釋中國夢,不要空喊口號,不能庸俗化。要注重從歷史層面、國家層面、個人層面、全球層面等方面說清楚、講明白,使中國夢成為傳播當代中國價值的生動載體。

凝聚中國力量。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改革開放事業的實踐主體。中國力量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以及與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大團結的力量。中國人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相互激盪、觀念創新和實踐探索相互促進,充分顯示了思想引領的強大力量;中國人民勇於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革除各方面體制弊端,充分顯示了制度保障的強大力量;中國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空前高漲,充分顯示了13億多人民作為國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動歷史前進的強大力量。

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落後就要捱打,貧窮就要捱餓,失語就要捱罵。現在國際輿論格局總體是西強我弱,我們往往有理說不出,或者說了傳不開,這表明我國發展優勢和綜合實力還沒有轉化為話語優勢。要著力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創新對外宣傳方式,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昇華中國理論,更加鮮明地展現中國思想、提出中國主張。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採用融通中外的概念、範疇、表述,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提高講好故事的能力,著重講好中國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展示文明大國、東方大國、負責任大國、社會主義大國形象,讓當代中國形象在世界上不斷樹立和閃亮起來。

「学习三十讲」第十八讲(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往期精彩:

(來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

歡迎小夥伴們向“北京長城網”提供身邊的奇聞趣事、暢談時事新聞、爆料生活經驗技能、提供黨建、黨員教育典型工作做法。我們最喜愛原創,題材不限哦,快快來展示您的風采吧!

來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