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做好土地大文章 助推發展高質量

(原標題:不斷提高土地要素有效供給水平和土地產出質量效率,宿遷——做好土地大文章 助推發展高質量)

宿遷網訊深入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耕地產能、發揮生態功能,超額完成耕地保護目標,為全省耕地佔補平衡作出了積極貢獻;

嚴格落實建設用地總量和土地開發強度雙控制,強化耕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的剛性約束,土地開發強度下降至16.2%,為全省最低;

積極穩妥推進增減掛鉤節餘指標省域內轉讓使用試點、農村土地建設用地“減量化”、集體建設用地盤活利用和“兩權”抵押貸款試點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

近年來,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快速發展,我市始終把國土資源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抓好資源保護、節約集約、權益維護、改革創新等各項工作,不斷提高土地要素有效供給水平和土地產出質量效率。

2016年3月,我市增減掛鉤節餘指標省域內轉讓使用試點正式獲原國土資源部批准實施。試點獲批後,我市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試點政策學習調研等工作,編制試點專項規劃,制定出臺試點配套文件,建立網上轉讓平臺,開展節餘指標轉讓工作。目前,已累計開展省、市域內轉讓14期14266畝,收益資金專項用於農民搬遷補償、土地整治及涉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以及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的精準扶貧。

圍繞農村建設用地“減量化”,我市先後開展三批同一鄉鎮範圍內建設用地佈局調整試點工作,共涉及32個鄉鎮,擬拆舊復墾規模1.9萬畝,實施農村建設用地“減量化”任務2000畝,建新規模1.7萬畝。在同一鄉鎮試點推進中,各縣區始終堅持把保障農民權益作為第一要務,依法推動,對補償安置、建新規劃、住宅設計等涉及群眾利益的問題,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公告、公示和聽證,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在搬遷工作中,各地始終堅持先申請後實施、先付款後搬遷、先安置後拆除的“三先三後”工作原則。在安置方式上,各縣區出臺鼓勵農民進城入鎮的優惠政策,既可到中心城市、縣城落戶,也可就近到鄉鎮集中居住點安置。通過有序推進試點工作,顯著提高了農村交通居住環境,優化了城鄉建設用地結構和佈局,促進了耕地規模經營,方便了居民生產、生活,並保證了鄉鎮和農村建設發展用地需求。

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保障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權益,推進全市城鄉一體化發展,在當前法律制度框架內,我市積極探索集體建設用地資源的盤活利用實現路徑。目前,全市集體建設用地已盤活20宗676.36畝,其中用於農民集中居住區項目建設的3宗477.9畝,保證和改善群眾的居住需求;用於產業項目發展的6宗183.63畝(工業項目5宗94.85畝、旅遊用地1宗88.78畝),有效促進了集體經濟組織增收、帶動了當地勞動力就業;用於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的11宗14.83畝,建設黨群服務中心,保證基層群眾的學習和活動需求。

根據部署,我市從2016年底全面開展了農村地籍調查和建設用地利用狀況調查,調查面積共761.9平方公里,投入調查經費1.1億元,目前這兩項調查均已按要求全部完成。同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所有縣區農村地籍調查全部按照大比例尺(1:500)調查;在各縣區至少完成一個鄉鎮(街道)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的任務基礎上,泗洪縣、宿城區、市湖濱新區、宿遷經開區等地全覆蓋開展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涉及調查面積294.2平方公里,佔全市農村建設用地調查總面積的39%。目前,各縣區共完成農村不動產權籍調查599個村、29.4萬宗。

本著“尊重歷史、面對現實、實事求是”工作原則,我市積極穩妥推進農村不動產登記發證試點。制定印發《關於推進市區宅基地和農房不動產統一登記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選取宿城區羅圩鄉三湖村、宿豫區關廟鎮水漢村兩個村作為市區試點,對符合發證條件的試點地區農房,依群眾申請逐步發放房地一體的不動產權證書。目前,宿豫區已頒發農村宅基地和房屋一體的不動產權證書50餘本,宿城區129本農房不動產權證書正在公示。此外,泗洪縣搶抓獲“兩權”抵押貸款國家級試點機遇,大力推進宅基地及農房統一登記。目前,泗洪縣發放農村房地一體的不動產權證書529本,辦理宅基地與農房抵押登記1455宗,最高債權數額4.85億元。(侍國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