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遇到杜甫詩歌研究,你真信會發生學術「撿漏」嗎?

這個工作太難了,有一字之功,都很有顏面,何況你居然敢於超額完成任務,肯定是“撿漏”了吧?

歷經五年時間六易手稿兩次電子版錄製改版的艱苦寫作以後,《杜甫的馬詩與唐代畫馬——我要尋找藝術欣賞的科學思維》一書書稿終於如願完成了。

如果說,對於杜甫馬詩和馬詩裡的繪畫作品有一些系統性的研究,是完成了我應該完成的任務,那麼,把這樣一個普通的古典文學研究,變成了對詩歌藝術和繪畫藝術進行科學欣賞的規律性探索,作為我必須要完成的一次學術使命,這是超額完成了普通古典文學研究不能完成的任務,也是超額完成了我自己對杜甫馬詩研究的任務。

因為,目前看,在杜甫詩歌系統之中把詩歌和繪畫都進行系統研究,這是前無古人的事情,進行系統的介入科學思維的研究,更是當代未開之風。

所以這也是我有生以來最為不可思議和值得自己可以非常自信的一件事情。

我自學幾十年,從來也沒有想過我對杜甫詩歌會有什麼意見和見解。雖然最近十五年,我一直在接觸杜甫的馬詩,但我對杜詩向來只有敬而遠之之畏,絕無指手畫腳之想。

假如遇到杜甫詩歌研究,你真信會發生學術“撿漏”嗎?

也雖然因為學習畫馬,我一直在虔敬地學習杜甫的馬詩和畫馬藝術。但我思考杜甫馬詩的一點靈感也沒有。儘管平生最喜愛的,卻是思考一些學術問題。例如,藝術與科學,思維與理解等等,這些問題真是我喜歡思考的。儘管對這些思考也不知要領為何,更沒有上升到必須著書立說的份兒上,但我泛泛的好思卻也積以為一種習常了。

這樣,不論文學、歷史還是科學,都是我最感興趣的事情,特別是對藝術的實質是什麼,往往有一種一探究竟的濃厚興趣。只是真要我實實數出個一二三,道出個明明白白來,我還真是有些茫然。所以,寫書對我來說,哪裡敢想?更不要說是關於杜詩的書,特別是杜甫詠馬的詩。因為我根本想都沒有想過研究杜甫的詩。更不必說怎樣研究科學欣賞藝術這樣一個話題。

我喜愛讀書數十年,可是我根本沒有獲得任何所謂的專業知識,即使是我比較熟悉的杜甫的馬詩這樣一個專題,也沒有弄懂多少,更不必說敢談研究二字了。

假如遇到杜甫詩歌研究,你真信會發生學術“撿漏”嗎?

譬如說,在進入《杜甫的馬詩與唐代畫馬》的寫作之前,我連杜甫是寫了一生的馬詩,這一事實也沒有留意過。我應該完全是一個好思而不求甚解的懵懂小學生了。

似我這樣所謂的學狀,要想研究杜詩,豈不是天方夜譚?而且,據我十五年中的瞭解,對於杜甫的馬詩,目前國內外的學者,還沒有人做過專門的研究。憑什麼你就能做得下去呢?所以對杜甫的詩,我不能不說是敬而遠之而又遠之的,對杜甫的馬詩就尤其敬而遠之又遠的。可是五年潛心研究的實踐以後,一部將近五十萬字的書居然完成了,以前沒有弄懂的地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一些學術難題,統統有了比我自己所想象的結果還要滿意數十倍的結果,這不能不說是我一生最值得自信和自豪的一件事情,這不能不說是我“朝聞道,夕死可矣”的人生無憾的事情。

十年前,我就計劃學習畫馬,可是畫馬還未成,卻先有了一大堆毫無才氣的詠馬詩。所以我自嘲自己是“空得畫馬詩先成”的空談畫家。如今更值得一說自己成就的,卻是對於杜甫馬詩的研究。這真是天賜夢想居然也能成真,這真是對於我“知非知,非知並非知”假說的一次驗證,我怎能不覺得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我怎能不感覺這是撿了國學研究的一個大漏?

不過,我當然不是空想了十幾年,就想出了這麼一部著作,這麼一套學術思想的。就在我全力投入《杜甫的馬詩與唐代畫馬》的寫作之前,我已經創作了一百五十餘首詠馬的詩,我學習畫馬也有一段時間了,杜甫個別的詠馬詩,我前後參考過七十餘種來自不同學科的學者所作的註釋,這些杜詩學者有的出自北京大學,有的出自北京師範大學,有的出自華東師範大學,有的出自四川大學,有的出自浙江大學,有的出自中國美術學院,還有的出自商務出版社的《唐詩鑑賞辭典》。寫作之中,僅杜甫傳記,我又讀了四種,年譜六種。不同杜詩集版本三種,加上寫作之前,有參考了各種美術理論、畫冊、歷史等書籍、資料,總計不下二千萬字。

我還做了筆記、摘錄三萬餘字。這就對我比較全面系統的瞭解杜甫的馬詩,最終完成對杜甫馬詩的研究,多多少少奠定了一些不同學科的基本學術原理。

儘管如此,杜詩研究領域裡的學術水平之高,還是令初涉杜詩之時的我,始終不敢相信自己就是能夠進入到準杜詩學領域裡的一分子。

因為我非常清楚:以前是我自己讀杜甫的馬詩,不求甚解,甚至愛怎麼瞎想都無所謂,現在要做學術,是自己對自己有沒有這個本領的檢驗,更是與千年的杜詩研究成就進行面對面的一次穿越性對話,必須來不得半點虛的,參不得一點假的。

而且,凡是研究杜詩的學者,基本都是某一時代的傑出學者,站在他們面前,我是時時有一種高山仰止程門立雪之敬畏的。

我二十幾歲以前就讀過郭沫若的《李白與杜甫》。我們青少年時代最景仰的大學者就是郭沫若。他的著作也免不了掛一漏萬而遭非議,還有多少人能達到像他那樣精深詳透的學術水準?

杜甫研究可以說已經在一個很高的學術頂峰階段,就是北大教授,也不是輕易就能有所突破的。

所以我暗暗提醒自己:我若能把歷代學者所作註釋內容讀懂,就算很不起了!但我在心裡還是暗暗打鼓不止:我究竟能不能在歷代杜甫學者大家的啟迪之下,完全讀懂得杜甫的詩呢?帶著種種疑慮,我第一個努力的目標,總算是就這樣給明確了下來:你首先把前人的註釋一定要全都讀懂!

假如遇到杜甫詩歌研究,你真信會發生學術“撿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