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作为一名佳能用户,今天我们就以佳能镜头来说说这个话题。

不过在具体选择镜头时,你应该先问问自己要拍什么,然后再去考察目标镜头的特性是否符合你的需求。

首先,什么是大三元、小三元?

所谓『三元』既全幅的 16-35 mm 的广角变焦、24-70 mm 的 标准变焦以及70-200 mm的长焦变焦,这三个是最为常见的镜头焦段。

而『大小』,即是最大光圈 F 2.8 与 F 4.0 之分。

下面我们分别从广角、标准、长焦三个焦段来阐述下它们具体魅力!

一 广角焦段

广角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广阔的视野。

以16 - 35 焦段为例,在全幅下提供了最宽 108°,最窄63°的视域。

这远远超过了我们日常的视觉经验。

足以让我们在近距离内拍下整个场景。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焦距:24mm 光圈:f6.3 曝光时间:1/250s ISO: 100

同时广角端也提供了夸张的空间透视效果,所谓『透视』,既『近大远小』。广角会夸大这一现象,让处于镜头距离近的事物,显得更大、更近;而让处于镜头远的事物,显得更小、更远。

这不但有利于展现广阔空间,更能利用这一特性,营造出极具张力、富有冲击力的影像。

在进行事件抓拍时,那种无与伦比的临场感可以让观众犹如置身于现场,这是任何其他焦段镜头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焦距:24mm 光圈:f5.6 曝光时间:1/500s ISO:100

镜头选择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EF 16-35mm f/2.8 L

佳能在16年更新第三代16-35的大三元,这是一支常规的风景标配的镜头,但最大光圈 F 2.8的进光量,也让它除开风景外,同时能够胜任事件报道、婚礼摄影这类经常在狭小的弱光环境下进行抓拍的摄影题材,一些婚纱与人像摄影师也经常用它来拍摄大场景的人像,是许多摄影师工作的必备镜头之一。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EF 16-35mm f/4L IS

佳能在14年更新的小三元系列,虽然光圈小了,但体积和重量的负担也小了许多,会让整个镜头更易于携带,虽然在弱光环境下,光圈小了一档,但is机构提供了约4档的防抖,弥补了F 4进光量的不足。如果出行游玩、拍摄风光,这是一个方便的挂机头。

使用技巧

1 当进行构图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画面四周有无乱入的元素。

2 因为夸张的透视效果,尤其是在1-3米的中近距离,对于机位高低便更加敏感。同时灵活地运用手腕,只需要稍稍扬起俯下或者左右偏斜镜头1、2厘米,整个画面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焦距:24mm 光圈:f4.5 曝光时间:1/500s ISO:100

二 标准焦段

习惯上我们把等效 24-70 mm 的变焦,叫做标准变焦。(24-105mm镜头亦可算在此列。)

这个焦段范围涵盖了平时常用的多个焦段:既有超广与广角临界点的24mm,也有相对平和略带广角透视的35mm,以及标准视野、透视的50mm和向中焦过渡的70mm,4个常用焦段。

虽然前有16-35mm,后有70-200mm,让这个焦段的拍摄效果乍看起来有不如前两者所提供的独特视觉体验,但反过来说,24mm和35mm的拍摄效果与手法,又像广角变焦,70mm的拍摄效果与手法又和长焦变焦相似。这也意味着标变即可以像广角变焦一样,进行事件抓拍、或者是拍摄壮丽风景,又可以借用一点点长焦的『人像焦段』的效果。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焦距:50mm 光圈:f2.8 曝光时间:1/1000s ISO:100

镜头选择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EF 24-70mm f/2.8L II USM

这是一枚最务实、最适合干活的镜头,没有之一,或许这就是对它最好的评价,绝大部分人像、公关类摄影师包中都会备着这枚镜头,如果不知道挂哪一支镜头,用它总是没错的!同时也非常适合刚入全幅,或者希望尝试摄影行业的摄影者进行使用。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EF 24-70mm f/4L IS USM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

佳能在最近几年也分别将小三元进行了更新,大部分时候24-70 F4 和24 -105 都差不多。

如说区别的话,24-70 更适合携带,因为比24-105 轻了195k,相当于一部iphone 7 plus多一点的重量,在长时间手持时,体验还是会有非常明显地区别的。

同时24-70附带的微距模式,对于没有购买微距镜头的摄影者来说,是非常实惠的一个选择。最典型的场景便是以城市、街道为场景的拍摄游玩。当看到有趣的小物件时,可以直接切换到微距模式进行拍摄。而当有合影需求,又立马能拍合照。而24-105,则兼顾了一定的远摄。这在远距离拍摄时,固然占有,同时也是一枚适合在影棚里使用的轻量化镜头。70-105mm 的长焦端,非常适合在影棚拍摄全身人像。在空间距离,以及布光的自由度方面都会来得比24-70有更大的余地。

使用技巧

1 如何去控制透视变得非常微妙。当主体在1-2米的距离时,仍旧会有一定的空间透视效果。这时候,广角技巧中的关于手腕运用,使相机俯仰的操作仍旧有效,但效果大大削弱。

2 如果为了获得接近广角的透视感,则需要更多地扭转腰部,视同配合机位的高低,来让镜头一头稍稍靠近主体一边,另一头稍稍远离主体一边来改变整个透视。

3 如果需要削弱透视的效果,则只需要让焦平面尽可能平行于主体、机位居中即可。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具体是去强调透视还是减弱透视,完全由摄影师自己来控制。这方面拥有标头的焦段比广角和长焦有更大地调整空间,可以让画面按照摄影者的意图来呈现出两种倾向的效果。

注:原图片因涉及人体内容,已被和谐。但却是最能体现50段透视变化对于拍摄效果的影响。

无奈只能换一张类似展现50端透视效果的和谐图片。

这里解析下,通常坐着的照片,如果按照一般机位拍摄,都会把腿拍短。

这个时候就要利用镜头透视来进行修正、夸张。

此图为50mm镜头,未拉腿的效果。

这就是镜头透视的运用。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焦段:50mm 光圈:f1.2 曝光时间:1/250s ISO:100

三 长焦端

70-200的长焦端,除了人所共知可以看得更远外,它是常规焦段中,拥有最大构图自由的镜头焦段。首先它可以在纷杂的环境中,利用视野来框选不同景别的画面,从而避开过多与主体无关的元素。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焦段:88mm 光圈:f2.8 曝光时间:1/100s ISO:100

同时最重要的,与广角相反。长焦会弱化空间透视,让『近大远小』不那么明显。比如远处的景物仍旧是原本的大小。略窄的视野配合压缩的透视,可以让摄影者自由调度画面元素,不会被距离因素所局限。

例如下面这张照片中,以一公里外的陆家嘴天际线为背景,从外滩源的乍浦路桥拍过去才获得的效果。而如果以其他焦段来进行拍摄,远处的建筑就会因为透视关系被矮化而无法填充整个画面了。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焦距:100mm 光圈:f2.8 曝光时间:1/100s ISO:160

镜头选择

在长焦端,镜头的选择更多了,不过我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拥有is防抖功能的长焦镜头。

这样只需要留心主体和光线就行,而不用太在意安全快门。

我用的是一枚——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大光圈加上防抖,可以让我在弱光场景下既能保持足够的曝光,又能完全启用相机的对焦系统,帮助我在低光照时进行快速、精准的对焦。

同时也因为焦距够长,在户外拍摄时,可以自由地控制背景透视与景别,又能得到理想的虚化效果。而当在影棚内使用时,可以把光线布置在模特身边而不至于穿帮。

玩摄影,为什么要凑齐大(小)三元,它们究竟有什么魅力?

EF 70-200mm f/4L IS USM

相比之下,这枚镜头更适合拍摄局部的风景。例如在风光拍摄中,以此来拍摄雪山山峰的特写。

并且利用长焦的视野,拍出丰富的变化。加上轻量化的设计,可以让摄影师非常轻松地使用一整天而不觉疲惫。

总结

总的来说,对人像、乃至大多数拍摄工作而言,大三元几乎涵盖了所有典型场景所需要的用镜情况。它们的定位即是工作镜头。给予摄影师最大的设置范围。

而小三元,在光线足够的时候,也同样能够完成大三元的类似任务。但牺牲了对于弱光环境的性能,来换取轻量和便携。它更像是厂家针对需要长期外带、出行,同时又对镜头素质有高要求的摄影者来进行设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