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上排:魯迅 張恨水 林語堂 郁達夫

下排:豐子愷 老舍 梁秋實 巴金


民國一代的傑出作家們

都是一個個從院子出發,走向了世界

為當時和後世寫下了燦爛的文學篇章

他們關於庭院的記憶

不僅僅流淌著各自獨特的情愫

還讓中國庭院生活的四季妙趣一一呈現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朝花夕拾:院子裡的童年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幼時記憶單純美好,成為內心深處的種子,隨著生命成長的軌跡變得愈加珍貴,也影響著對生活的理解與認知。庭院裡的童年,帶著點自然的野趣與放肆,也有幾分安靜溫柔的味道,這種親切,就像是一切的原點。

魯迅和百草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以悠揚婉曲的筆調,營造出院子在他心中的獨特份量,這裡有他關於童年真實而深情的記憶,採桑椹摘覆盆子,捉蟋蟀玩斑蝥;夏日在樹蔭下納涼聽蟬,寒冬在雪地上捉鳥雀。娓娓道來的話語裡,盡是奇妙無窮的世界,也種下了對院子的深深情懷。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現實中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

——《秋夜》

這是散文《秋夜》的開篇描寫,文中的院子,是1924~1926年期間魯迅居住過的另一個“家”,《華蓋集》、《野草》、《彷徨》等經典作品,就誕生在這個小小的院落中。魯迅在京14年,先後住過4個院落,這些院子皆陪他度過人生的創作巔峰和黃金時代,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魯迅故居的天井

老舍和祁家大院

《四世同堂》裡的祁家大院是典型的老北京院落,這與老舍從小就居住在北京密不可分,耳濡目染之際,將這種老北京院落的生活印入了骨髓,又化作筆尖的蓮花。老舍故居在北京“小羊圈”衚衕裡,這條衚衕不止在《四世同堂》中出現,也在他諸多回憶錄中提及。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1899年2月3日,老舍降生在北京小楊家衚衕8號院內

“院裡一共有三棵樹:南屋外與北房前是兩株棗樹……兩株棗樹是非常值得稱讚的,當夏初開花的時候,滿院都是香的,甜梭梭的那麼香。”

——《小人物自述》

院子不必精奢,裝得下美好與快樂就行,老舍在回憶童年時說:“我不知在這裡曾消磨過多少光陰;啼哭過多少回。”這樣的院子是有溫度、有記憶的,鮮活而又靈動,如同生命一般。

“那裡是我的家,我生在那裡,長在那裡,那裡的一草一磚都是我的生活標記。”

——《小人物自述》

在這裡,寄託了老舍最深厚的情感;在這裡,老舍捧著自己的心靈寫出一部部傳世佳作,奉獻給那些和他一樣愛著院子,愛著家,愛著北京城中一草一木的人們。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老舍故居內的院子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尋味雅舍:院子是一首詩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在文人心目中,擁有一方雅院是一種充滿了情懷的理想。數一數飄落的秋葉,嘗一嘗月下的佳釀,聽一聽蟲鳥的鳴奏,讓身心浸潤在這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中,也讓筆頭的詩意如靈泉般涓涓而出。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現在園子裡非常靜,陽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樹上,給那些綠葉塗上金黃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頭上是晴空萬里。忽然我聽見洋鐵瓦溝上有鈴子響聲,抬起頭,看見兩隻松鼠正從瓦上溜下來,這兩隻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樂。”

——巴金《寂靜的園子》

陽光裡的院子,清澈可人,處處充滿了靈動美妙的氣息,又如此寧靜美好,這是巴金的庭院。

“早晨起來,泡一杯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

——郁達夫《北平的四季》

悠然而又曠達,是清晨裡一杯茶的時光,遠泊的晴空之下,有郁達夫的院子和他淡然的人生。

“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湧,一霎間,清光上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

——梁秋實《雅舍》

月光如洗,穿過院子裡的梨樹灑在房前,也灑在了心間,這是梁秋實的平和淡然,以及他那“雅舍”前的一方小院。

“前天晚上,四位來西湖遊春的朋友,在我的湖畔小屋裡飲酒。酒闌人散,皓月當空。湖水如鏡,花影滿堤。我送客出門,捨不得這湖上的春月,也向湖畔散步去了。”

——豐子愷《湖畔夜飲》

花前月下,詩酒共飲,再有三兩友人相伴笑談,這還有什麼值得奢求呢?這是豐子愷的院子。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不光是文章,院子也出現在豐子愷的漫畫裡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庭前生青草,楊柳掛長條”

童稚的趣味裡,是庭院的美好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致理想國:院子與烏托邦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庭院不僅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也如同一個宇宙,充滿自然的變幻與輪迴,懂院子的人,懂得美的哲學,也懂得生活的本真。

林語堂的庭院美學觀

林語堂對庭院有獨到的審美,這種審美建立在對生活樸實、自然的感悟上。他秉承了“性靈派”文學的特點,以閒適儒雅為基本格調,追求體現在居住環境中的清悠趣味,如同領悟“畫外之境”一樣,於庭院的一草一木中體悟趣味。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位於臺北陽明山的林語堂故居

由他親自設計

“我要一小塊園地,不要有遍鋪綠草,只要有泥土,可讓小孩搬磚弄瓦,澆花種菜,喂幾隻家禽。我要在清晨時,聞見雄雞喔喔啼的聲音。我要房宅附近有幾顆參天的喬木……”

——《我的願望》

林語堂嚮往自然,嚮往庭院,渴望“把大自然帶回家庭裡來”。他把閒暇看作是“精神上的屋前空地”,悠閒不僅印記在庭院的軌跡裡,還在於經營恬淡的生活氛圍,因此,當他談及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時,是這樣說的。

“他的花園,伸過他的庭院的樹枝,和他所撫愛的孤松是太可愛了;他因為是一個近情的人,而不是邏輯家,所以他要跟周遭的人物在一起。”

——《人生的愛好者》

林語堂欣賞這樣簡樸的“雅”和簡樸的院子,他也自己造院,女兒林太乙說,他的“院子中有樹,有一個小魚池,右邊是書房,左邊是臥室,中間是客廳,陽臺面對綠色的山景。房屋下是斜坡,走下去便是草地,種菜種花養雞”。這是林語堂對院子的理解,也是他的烏托邦。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林語堂辭世後便安眠在故居的院中

張恨水的宅院情結

這位未生在北方,卻在北京生活半生,留下名垂青史之作的文人,對宅院也有著深厚的情感,四合院裡所承載的,是一種居住方式,更是人生的百態,煙火的氣息。

“北平所謂大宅門,哪家不是七八上下十個院子?哪個院子裡不是花果扶疏?這且不談,就是中產之家,除了大院一個,總還有一兩個小院相配合。”

——《五月的北平》

院子像是張恨水創作的源泉,寥寥數筆,便把北京宅院的體制規格說得整整齊齊,如此深摯的印象,不僅源於熟悉,更是對庭院生活體察入微的品味。而或許正是這些品味,這些庭院和庭院裡的故事,在點點滴滴之間匯聚成了他的名作《金粉世家》。

庭院記憶|民國一代傑出作家們的院子情節

傳統的北京四合院院子必不可少

“這些院子裡,除了石榴樹、金魚缸,到了春深,家家由屋裡度過寒冬搬出來。而院子裡的樹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蘿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棗樹、榆樹、山桃、珍珠粵、榆葉梅,也都成人家普通的栽植物,這時,都次第地開過花了。”

——《五月的北平》

你看,說起院子,他是這般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不僅深諳院子裡草木生息之法,更像是悟出了一套人與院子的相處之道,這副道理,與家相通,與四季相通,與自然相通,彷彿在一個小小的院落裡,構築起又一個小小的世界。


魯迅誕生於1881年【清光緒七年】

張恨水誕生於1895年【清光緒廿一年】

林語堂誕生於1895年【清光緒廿一年】

郁達夫誕生於1896年【清光緒廿二年】

豐子愷誕生於1898年【清光緒廿四年】

老舍誕生於1899年【清光緒廿五年】

梁實秋誕生於1903年【清光緒廿八年】

巴金誕生於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

也許庭院對這些文人來說,不僅是居住形態,更如同一個獨立於世的理想國。這些民國作家,他們都從這個理想國裡感悟著生活的雅趣,也帶著這份雅趣和他們的作品一起走向世界。

小小一院落,藏著多少思與念

短短一文章,訴說不盡經年事

在你的過往歲月中,可有些許的院子情節和生活,期待分享和傾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