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整版報導!福清:藍圖一展綻新顏!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壹福清

官方新聞平臺,每天推送福清最權威信息。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今天,

農民日報以《福清:藍圖一展綻新顏》為標題,

對福清的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整版報道。

詳情看下文↓↓↓

整潔的鄉間村道、潺潺的小溪流水、精美的農家小院,漫步在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鎮普禮村,清新、生態的鄉村美景猶如一幅絢麗的畫卷,令人流連忘返。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有著“文獻名邦”美譽的福清市是福州市轄的縣級市,是全國經濟百強縣,也是福建第三個財政收入超百億元的縣(市)。全市常住人口140萬,下轄438個行政村。作為全國著名的僑鄉,海外僑胞、港澳同胞逾95萬人,分佈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目標。”近年來,福清市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典型引領,加大資金投入,引導多方聯動,農村舊貌換新顏,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普禮村只是一個縮影。”福清市長、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帆介紹說,“2014~2017年,全市共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或幸福家園工程217個,樹立省級示範村及市級精品村、精品提名村18個。”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統一規劃的江鏡鎮南宵村一覽圖。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醒目的江鏡鎮南宵村村口。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江鏡鎮南宵村整潔美觀的村容村貌。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垃圾分類為江鏡鎮南宵村帶來了整潔的衛生環境。

創新規劃約束機制

藉助已建立的“多規合一”數據共享平臺,進一步健全完善城鄉規劃建設控制線體系,科學劃定城鄉建設邊界、村莊建設邊界,制定出近、中、遠期規劃目標。“‘突出鄉土氣息,盡顯田園風光’,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村裡聘請了具備規劃資質,規劃設計經驗豐富的團隊。”談起村裡的規劃,南宵村黨委書記薛爾輝的介紹充滿自豪,“規劃內容涵蓋民房的立面改造、村莊景觀改造、公園場所建設、環節設施建設等方方面面。”

依圖建村,高質量的規劃,讓這個有著1.1萬多常住人口的福建最大新農村住宅小區面貌煥然一新。走進村裡,村牌“江鏡鎮南宵村”醒目地立在村環島處,統一粉刷過的沿路圍牆讓兩旁的建築顯得整齊美觀,住宅小區在明媚的陽光下乾淨整潔,道路兩旁、房前屋後種滿了綠草紅花,整個村莊充滿生氣。

“通過構建科學完善的城鄉規劃體系,福清市進一步強化了規劃的剛性約束作用,為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提供了科學的指導。”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建設處處長王德福對福清的城鄉規劃給予很高的評價。

福清市以列入全省“多規合一”試點為契機,對接新編制完成的《福清市城鄉總體規劃》,抓好“多規合一”試點工作。藉助已建立的“多規合一”數據共享平臺,福清進一步健全完善城鄉規劃建設控制線體系,科學劃定城鄉建設邊界、村莊建設邊界,特別是細化明確城鄉人居環境治理方案和設計,為推動城鄉一體發展、促進人居環境提升,提供科學統一的規劃指導。

在霞滿村,天津大學城市設計研究所對村子的發展進行了系統性整體規劃設計。根據規劃,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霞滿村實施了立面景觀改造工程,對全村64幢民房和公共禮堂參差不齊的屋頂及外部牆面進行立面修繕和平改坡改造,使陳舊的民房換了新妝。拆違之後騰出的空地,有的改造成停車場、休閒場所,有的“拆綠結合”種上草樹,拓展綠化空間。

在統一規劃中,福清市綜合考慮農村建設實際情況,簡化農村村莊規劃,編制“兩圖一表”,即用地佈局圖、管線綜合圖、建設項目表。在編制過程中,堅持因村制宜,立足各村實際,保持人均建設用地指標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內,科學劃定村莊管控邊界,並在實地埋設固定界樁。

在每個村莊管控邊界內劃定了20畝不等的用地,作為農村集中建房啟動用地,並對舊村開展包括復墾等形式的改造,統籌安排農村的基礎配套、綠化美化、汙水處理、垃圾處理、公共服務等設施佈局,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截至目前,扣除城鎮轉化型、遷建型村莊外,全市共323個村莊均已經完成“兩圖一表”編制工作。

創新治違工作機制

針對違法佔地和違法建設,啟動整治“兩違”行動,堅持紀律治違、科技治違、制度治違相結合,實現了新增違建“零增長”,建房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福清經濟較發達,農民有著很強的建房意識,受傳統落後思想影響,違法佔地和違法建設問題比較嚴重,極大影響了城鄉環境品質。”福清市副市長、福清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施家雄說。針對這一“頑疾”,福清自2016年4月份開始啟動新一輪整治“兩違”行動,並堅持紀律治違、科技治違、制度治違相結合。

堅持紀律治違。以黨員幹部為突破口,把“兩違”作為黨員幹部是否忠誠、是否乾淨、是否廉潔的“試金石”,徹底杜絕人情歪風。由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頭,全市所有領導幹部公開簽訂承諾書,作出“不參與、不干涉、不講情、不過問”的鄭重承諾。同時,堅持把“兩違”整治行動作為執紀監督的重點,嚴厲查處整治“兩違”不力或者在整治“兩違”行動中違法違紀的單位和個人。

石竹街道成立了“兩違”治理領導小組,組織人員深入霞滿村,對全村個人建房開展詳細調查摸排,並進行科學分類,制定“一戶一改”方案,區別處置。同時採取疏堵結合的辦法,嚴控“兩違”,一方面簡化個人建房手續,引導村民按規定程序建房,另一方面加強巡查管控,對新增違法建築零容忍。

堅持科技治違。用好市“兩違”綜合監管平臺,強化新增違建查處及日常巡查。主要按照網格化管理機制,在全市設置534個網格簽到點,每日上報巡查日誌,實時掌握巡督查情況,及時錄入新增違建並按規定程序限時處置到位後,形成閉合管理機制。同時,建立“天上巡、地上查、網上管”的“三維”管控機制,使用無人機、年度“兩違”遙感影像及航拍監測,消除巡查盲點,使違建無處遁形。

堅持制度治違。建立出臺《福清市“兩違”查處規程(試行)的通知》等約十個系列文件,對建房審批、掛牌施工等作出明確規定,為治違工作提供製度依據。特別是依託村鎮個人住宅審批系統,優化建房審批流程,將審批權限下放給鎮街,創新“建房掛牌”制度,並在施工牌上設置“二維碼”,通過掃描即可查詢審批建房全部信息,讓社會群眾參與監督。通過上下聯動、齊抓共管、日常巡查、及時報告、有效處置等綜合機制,福清實現了新增違建“零增長”,存量正在逐步減少,建房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創新資金保障機制

積極創新資金籌措方式,通過放大財政資金使用效應、拓寬集體資金來源和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等做法,打造了資金匯聚“新窪地”

資金投入是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最為重要的環節,在工作實踐中,福清因地制宜,積極創新資金籌措方式,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以解決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的資金短缺問題。

放大財政資金效應。

打破過去各部門支農資金分散使用的局面,推行支農資金整合利用,加大對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傾斜力度。制定2016~2020年美麗鄉村建設資金安排計劃,確保每年財政資金投入不少於2億元,特別是針對汙水、垃圾、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設立專項資金,全力補齊農村發展短板。

同時,在資金使用上,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對精品村、精品提名村分別給予獎補1500萬元和500萬元;對福州市級示範村、福清市級示範村分別給予獎補300萬元和200萬元,放大資金使用效應。

拓寬集體資金來源。注重發揮村集體經濟的作用,通過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提供自我資金保障。制定出臺《關於扶持薄弱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通過明確財政、用地、金融、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資源型經濟、物業型經濟、服務型經濟、創新型經濟等不同類型村集體經濟。每年市財政投入近千萬元資金,作為扶持薄弱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努力推動全市所有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均達10萬元以上。

引導社會資金參與。

福清是全國著名的僑鄉,充分發揮福清華僑、企業家“愛國愛鄉、樂善好施”的精神和民間資金雄厚的優勢,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做慈善”“樹新風”,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

去年至今,福清市社會各界捐贈資金達2.6億元。以推進移風易俗為抓手,發動工商聯、異地商會、行業協會等方面的力量,動員企業家放下“面子工程”,通過移風易俗,把節約下來的資金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等各項事業。今年以來,福清企業家已經累計捐贈移風易俗資金1.2億元。

創新黨建引領機制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通過開展“黨建引領、多維治理”、“平安福清”和“爭當鄉賢、助推發展”等活動,進一步凝聚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提升的強大合力

農村基礎黨組織強不強,是農村各項工作能否順利推進的重中之重。福清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帶動各方共同參與,進一步凝聚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提升的強大合力。

開展“黨建引領、多維治理”行動。實施治理體系優化、清風正氣護航、平安福清提升、群眾動力激發、文明文化引領等“5+N”工程,採取典型引路、試點先行,發動社會各個層面的力量,共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提高包括農村人居環境等各項事業在內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開展“平安福清”行動。著眼營造安定穩定的農村人居環境,堅持黨組織領導、村(社區)自治、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構建綜治平安“五不漏”責任體系,逐一明確市、鎮街、村居、村民小組、村民五個層級的具體任務和責任清單,組織開展“黨員志願者巡更保平安”活動,打贏了“平安建設”翻身戰。安全感率、平安知曉率、執法滿意率等大幅提升。

開展“爭當鄉賢、助推發展”活動。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動員1萬多名黨員幹部回鄉報到、當好鄉賢,帶動社會各界鄉賢回鄉,參與城鄉環境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自活動開展以來,共組織各類鄉賢文化宣講、座談會近1000場次,在祠堂、老人活動中心等地開闢鄉賢榜、紀念碑250多個,收到鄉賢建言獻策2400多條,協調落實幫扶項目300多個、幫扶資金超過1億元,形成共同扮靚家園的良好氛圍。

記者手記

蔡茂楷

早些年,在福清農民家中採訪,聊著聊著就容易產生錯覺,以為自己不在農村,而是置身大城市,到事業成功、生活條件優越人士家中做客。因為,農民建的房子大多外觀豪華氣派,內飾講究,頗具現代感,與城裡人家相比,毫不遜色。但是,當採訪結束,走出家門時,馬上就會感覺到,那兒的確是農村,周邊的房屋零零落落,散散亂亂,幾無章法。

“單門獨戶看,像發達的城市;連在一塊兒看,像落後的農村。”在經濟發達地區,富裕起來的農民有著強烈建房衝動,但是因為缺少總體規劃,違法佔地和違法建設嚴重,結果是錢花了,漂亮的房子建起來了,卻不能真正享受有序、文明、高品質的現代生活。

加強規劃,整治“兩違”。經濟實力位於福建前列的福清市準確地抓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牛鼻子,出臺一系列強硬舉措。嚴格按規劃建村,嚴厲整治“兩違”,新增違建實現“零增長”,短短几年間,全市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改觀。福清市的一系列做法,對經濟發達地區農村環境整治有著借鑑作用。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农民日报》整版报道!福清:蓝图一展绽新颜!

文字來源農民日報

新聞熱線0591-85156500(工作日)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壹福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