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最後竟淪爲廢鋼!

對海軍略微有點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海軍的主要戰艦一般分為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以及潛艇。

然而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卻出現過一種三艦合一的特殊產物,這種戰艦集航母、巡洋艦、驅逐艦於一身,排水量超過4萬噸,但由於各種原因,其中3艘被當成廢鋼出售,1艘嫁與他人,早早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那種別處心裁的設計,笨重的結構與設施,至今仍令人遐想連篇。它們,就是曾經紅色帝國的基輔級航空母艦。

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最後竟淪為廢鋼!

基輔級航空母艦

冷戰時期,美國為了稱霸地球建造了空前強大的航空母艦編隊。高峰期間共有20艘航母遊弋在大洋中,其中有6艘核動力航母。

反觀蘇聯,在二戰時期,紅色帝國的主要戰場都在陸地上,其軍事工業的絕對重心也傾向於陸軍及空軍裝備,導致航空母艦的設計建造缺乏相關的經驗。二戰後,陸軍依然位列各軍種之首,然後依次是國土防空軍、空軍、戰略火箭軍,最後才是海軍。即便這樣,海軍的發展重點也是潛艇。

面對海上越來越大的壓力,特別是古巴導彈危機後,蘇聯高層才意識到了航母在海上爭霸中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急需獲得一定數量的航母,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但是相對於美國來說,蘇聯的經濟實力仍然處於下風,光有航母不行,還必須有配套的護航保障編隊,這是蘇聯所不能承受的。鑑於此,蘇聯當局提出了發展一種“能夠獨立深入大洋遂行作戰任務”的“航空母艦”。根據這一要求,基輔級航母應運而生。

作為航母來講,該艦搭載20架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戰機,2架卡-25直升機。具備一定的制空能力及強大的空中反潛能力。

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最後竟淪為廢鋼!

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

作為巡洋艦來講,其配備了8枚玄武岩超音速反艦導彈、136枚防空導彈及16枚反潛導彈,攻擊與防禦能力不亞於當時任何一種型號的巡洋艦

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最後竟淪為廢鋼!

實拍 玄武岩導彈發射筒

作為反潛艦艇,基輔級航母裝備了大型拖拽線陣聲納系統,設備了獨立的偵聽艙以及大量的觀通設備,其反潛能力亦不亞於驅逐艦及一般的巡洋艦,遠在獵潛艦之上。以至於當時西方將其稱為“反潛航母”。

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最後竟淪為廢鋼!

實拍 大型拖拽線陣聲納

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最後竟淪為廢鋼!

實拍 觀通設備

這樣一來,基輔級便成了世界海軍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

不過,學業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雖然想法是好的,但是把三種主要的功能都集合在一艘戰艦上,就不免顧此失彼。航程短、載彈量小是垂直起降戰機的通病,而雅克-38的這個問題尤其突出,致使其無法覆蓋更大的海域,無法充分地利用航母這個平臺,將其威力最大化。而其起降時向下噴出的高溫熱流會對甲板造成侵害,這個問題始終未能完全解決。

而如果作為巡洋艦來使用,雖然具有超強的攻擊能力,但是這種又被稱為“重巡洋艦航母”的艦艇造價與體量遠遠超出了一般巡洋艦,戰鬥中一旦被擊沉,損失也要遠遠超過一般的巡洋艦。

在實際使用中,其面臨的水下威脅無時、無處不在,縱然有強大的反潛能力,最高指揮部也不敢讓其“單獨深入遠海遂行作戰任務”。

以上種種缺陷使得基輔級航母並不敢與美國的航母編隊真刀真槍的大幹一場,加之紅色帝國後期經濟越來越惡化,戰艦得不到應有的保養與維護,更無法保證足夠的戰備訓練,因此荒廢的荒廢,提前退役的提前退役,其首制艦基輔號及第二艘明斯克號竟然被當做廢鋼賣給了中國,後被改造成為了軍事公園;第三艘新羅西斯克號被當作廢鋼賣往韓國後拆解;第四艘巴庫號被賣往印度,修修改改十多年後變成的阿三的“維克拉瑪蒂亞”號。

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最後竟淪為廢鋼!

實拍 基輔號航母主題公園

可嘆這絕無僅有的一拖三戰艦,竟落得如此下場。雖然幾十年過去了,那種恢弘的氣勢和複雜的設計,仍讓人歎為觀止,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天津濱海看看基輔號,去深圳看看明斯克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