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僧人,一座廟,一片沙漠,一生無悔,唯一建在沙漠中的寺廟

乘車進入巴丹吉林沙漠,連綿的沙丘迎面而來,汽車猶如海中扁舟上下翻騰。越靠近沙漠腹地,高大的沙丘越多。汽車加足馬力駛上一座沙山,在山頂眺望,只見沙山另一側的陡壁幾乎垂直而下,直達山底的湖邊,湖對岸是一座寺廟,周邊零星分佈著幾座民房。

驅車駛下沙山,來到青瓦白牆的院落前。一位喇嘛從院內走出,自我介紹名叫洛桑朝格尼,是寺內唯一的喇嘛。

一個僧人,一座廟,一片沙漠,一生無悔,唯一建在沙漠中的寺廟

洛桑朝格尼獨自一人在誦經

這座位於中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深處的寺廟名叫巴丹吉林廟,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始建於1755年,2013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寺廟主殿面積不過300平方米,右側是一座佛塔,左側還殘存有一座大殿,建築風格漢藏結合,主殿是四角樓閣式的兩層廟室,有歇山式的屋頂,在房簷上還有法輪和金鹿。

一個僧人,一座廟,一片沙漠,一生無悔,唯一建在沙漠中的寺廟

大漠深處的巴丹吉林廟

一個僧人,一座廟,一片沙漠,一生無悔,唯一建在沙漠中的寺廟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一個人的寺廟

主殿殿門兩側繪有兩幅壁畫,一幅畫著壽星,另一幅畫著在一棵菩提樹下,鳥、兔子、猴子和大象“疊羅漢”般站著。洛桑朝格尼說:“這是一個關於互幫互助的佛教故事,兔子、猴子和大象都夠不到菩提果,它們就站在彼此的肩上,摘到了菩提果。”

“這個世界上唯一建在沙漠中的寺廟能建成,也離不開大家的相互幫助。”他補充道。中國傳統是深山藏古寺,大漠中建寺廟十分罕見。運送各種建築材料穿越140多公里的沙海困難重重,離不開僧侶和牧民們的互相協作。

一個僧人,一座廟,一片沙漠,一生無悔,唯一建在沙漠中的寺廟

洛桑朝格尼在清掃大殿

洛桑朝格尼介紹說,沙漠中缺磚少瓦,準備建築材料就用了兩年。駝隊將燒磚的土從外面運進沙漠,僧侶和牧民建起燒磚窯,一邊燒磚一邊建設。大殿內的四根頂樑柱,也是由駱駝馱進沙漠的,駱駝走到離廟址十幾公里遠的地方,因為沙山太高爬不上去,廟裡的僧人接替了駱駝的工作,每20個人抬起一根柱子運到終點。

“建寺時還有80多個喇嘛,人多力量大,加上牧民幫忙,一年就建好了。”洛桑朝格尼說,近年來寺裡的喇嘛有的去了別的寺廟、有的還俗,現在只有他一個人守著這座200多年的古寺。

清晨五點,洛桑朝格尼準時起床,打坐唸咒半個小時,磕長頭36個。用過早飯後,到廟門口將國旗升起,再回到廟中唸經。大殿幽深寂靜,洛桑朝格尼坐在靠門口的位置,將用蒙藏兩種文字寫成的經書鋪在面前的矮桌上,敲了聲鼓,左右晃動著身體念起經來。唸經聲在大殿內迴盪,只有來回跳動的酥油燈花與之輝映。

洛桑朝格尼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一個人修行,只有在每年農曆六月初十到六月十六的法會時,由於大批信眾前來禮佛,他會從其他寺廟請喇嘛來誦經、接待信眾。

“沙漠中人少,以前即使是法會期間,到廟裡的人也不超過100個。但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遊客進入沙漠深處,現在每年有上千人到巴丹吉林廟參觀。”雖然洛桑朝格尼在沙漠深處修行,但也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

一個僧人,一座廟,一片沙漠,一生無悔,唯一建在沙漠中的寺廟

大漠深處的巴丹吉林廟

巴丹吉林廟周邊散居著4戶牧民,2年前他們還住在土坯房中,2016年政府的民生改造工程幫助他們免費蓋起了紅瓦白牆的磚房,還安裝了風光互補發電設備和太陽能熱水器。如今,這4戶牧民在養駱駝的同時都辦起了牧家樂,他們接待的遊客大部分是衝著有“沙漠故宮”之稱的巴丹吉林廟來的。

從喧鬧的都市來到靜謐的沙漠,又見一位喇嘛獨守著沙漠中的古寺,遊客們都覺得很驚奇。有的遊客會和他一起早起唸經、打掃寺院,在享受孤獨的同時放空心靈。還有人好奇他如何忍耐寂寞,洛桑朝格尼輕笑道:“我並不寂寞,因為世界在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