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與改革 專家來湘共商生態大計

聚焦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与改革 专家来湘共商生态大计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長沙召開。

聚焦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与改革 专家来湘共商生态大计

第一屆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全國資源科學優秀教材頒獎儀式。

紅網時刻11月4日訊(記者 周丹 實習生 餘悅琴 通訊員 何瑞芳)11月3日至4日,中國自然資源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長沙召開,會議以“新時代·新機遇·新徵程 自然資源科技創新與管理變革”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國內外1000多名資源環境領域的專家學者參與,共同探討自然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熱點問題。

開幕式上,舉行了《中國資源科學學科史》和《2016-2017資源科學學科發展報告發佈會》,頒佈第一屆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全國資源科學優秀教材獎。

開幕式後,院士專家圍繞主題,就資源開發利用、環境資源保護等17個議題展開了為期2天的討論。中國工程院院士鍾掘、趙春江,中國科學院周成虎等分別作了“天人合一創造金屬資源的無盡價值——努力提升國家基礎競爭力”“智慧農業與資源高效利用”“自然資源創新研究的思考”等主題報告。

鍾掘指出,和諧製造引領資源的科學利用,天人合一的製造創造持續制勝的國力。她提出和諧製造將構建起新時代的社會文明——實現資源與產品的天然合一;趙春江認為智慧農業是從“傳統生產方式”向“精準高效綠色方式”的轉變,需要加強小尺度智慧農業研究,變革耕作制度,加強大數據應用;周成虎提出,自然資源的科技創新需要繼續將自然資源作為一個完成的系統來考慮:水、土、氣、生多要素,相互作用,系統演化。

俄羅斯科學院基礎生物研究所教授弗拉基米爾·馬基琴科作了題為“新型硅技術對水稻作物中汙染物的降低影響研究及其推廣”的報告,指出新型硅肥技術能夠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鎘危害和增加磷肥利用率,為解決中國土壤汙染問題提供了方案。

11月4日,根據“土地資源科技創新與精準扶貧戰略”“新時代發展需求與水資源適應性利用”“生態過渡帶資源持續利用與景觀可持續性”等17個議題還開設了多個分會場,與會學者們就相關問題進行具體、深入探討。

會議由中國自然資源學會主辦,中南大學、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中南大學商學院、湖南省自然資源學會承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