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進博時代,東西翼齊飛

這份重量級企業機構名單,幫你讀懂後進博會時代新契機

這裡有一份足以影響城市的重量級企業與機構名單,

拜耳、強生、寶潔、奧林巴斯、中船三井、豐田紡織、富士膠片、福特汽車、通用電氣、霍尼韋爾、樂天七星、喜力、波蘭投資貿易局、斐濟駐上海總領事館、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英國蘇格蘭國際發展局……

後進博時代,東西翼齊飛

進博啟幕倒計時,上海東西雙翼同現熱潮

在首屆進博會召開之際,當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城市的西引擎——大虹橋,上海的東翼同樣也吸引了諸多巨頭的關注,百家投資機構代表和名企高管們與相關政府部門、外高橋集團股份的領導齊聚外高橋森蘭。

後進博時代,東西翼齊飛

後進博時代,東西翼齊飛

就像通用電氣CEO傑克·韋爾奇所說的"企業必須找到和選擇最好的資源,剔除那些最弱因素"。那樣,能夠吸引這些"巨頭"在進博會召開之際專程考察,必然是足以改變企業戰略思維的"好資源"。

後進博時代

洞察2019上海經濟"留白機會點"

萬舸爭流的進博會熱潮掀起之前,大虹橋的發展就已如火如荼,有業內人士指出,現在上海的西翼已進入了"密集與繁盛的發展時期。"

西翼大虹橋的輝煌,充分展現了進博會"搭起經貿合作橋樑、全面呈現國際最尖端、最前沿產品"的目標,而在"供給側改革、提供機遇、發現無限可能"的深層啟示,市場也認識到上海東翼正呈現出"後進博時代"的另一類機會點,

以先進城市規劃為基石,具有留白點的產業集聚、新型商貿聯動為核心,上海又一方新經濟高地正在火速崛起中。

向東,外高橋產業平臺"留白機會點"

"上世紀,外資企業因為中國高性價比的土地價格、勞動力以及優惠的政策,選擇入駐中國。但現在外企在中國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如果不能找到更好更新的行業資源和產業平臺,將會在激勵競爭中遇到瓶頸。"在外高橋踏訪的一家外資企業高管感嘆,面對中國營商環境的變化,國際型企業的發展策略也在發生劇變。

針對外高橋區域內進博會授權的"6+365"八大常年展示交易平臺,讓這份重量級名單上的百家巨頭企業與投資促進機構表達出了濃厚興趣——智能製造、平行進口汽車交易、國際酒類交易、國際化妝品交易、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五大展示交易平臺與智利、澳大利亞、中東歐十六國三個國別地區商品中心。

後進博時代,東西翼齊飛

既有需求旺盛的民生消費類,也有先進製造業類與文化藝術類等新興行業,這些平臺瞄準的亦都是亟待進入中國市場試水的外商企業以及打通產業上下游的中方企業這類有合作空間的空白點,同時憑藉外高橋的展示、倉儲、分拔、貿易一站式全產業鏈服務、保稅展示交易的特定政策優勢,更便於管理與降低成本,對於試水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開拓行業市場中方新興企業崛起而言,都是最為適合的主場。

向東,"6+365"新商貿"留白機會點"

2017年,知名機構經濟學人信息部曾對328家在中國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調查,發現在中國轉型高新經濟體的過程中,企業商業模式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盈利數據卻呈現下降之勢。與此相對,上海傳統商圈裡的企業商家也同樣面臨著轉型困境。

"我們不缺商業內容,缺的是能經受得起電商衝擊的新模式與新體驗的商業。"知名商運機構專家經常如此感嘆。

作為外高橋承接進博會"6+365"溢出效應的商業橋頭堡,6.01平方公里的森蘭土地上,以森蘭商貿街區、森蘭商都、森蘭匯港為核心,引進各國特色商品與業態的跨國商業集群也許可以給許多商企提供全新的運營思路。百家名企與投資機構的高管重點了解了由21幢約1200-5500㎡臨湖獨棟組成的森蘭商貿街區,將採用三大全新的商貿聯動合作模式。

後進博時代,東西翼齊飛

森蘭商貿街區鳥瞰效果圖

· 模式一:企業旗艦館專門針對國內外實力名企提供獨立運營空間,以獨立冠名空間全方位展示全球企業優質商品、核心技術和服務力,為企業用戶創造一站式品牌體驗。

· 模式二:特色主題館會分別以特定行業或國別(地區)為主題,集聚該行業上下游產業的中小型企業或該國別(地區)各領域的特色商品、文化體驗等進行多元化佈局,充分發揮聯動效應,同時滿足企業用戶採購、消費、體驗的需求。

· 模式三:商辦聯合館規劃為樓上辦公、樓下實體店的靈活運作方式,減少商品流通環節,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升運營管理效率。

通過深度解讀"6+365"國際商貿展示平臺與跨境消費體驗區,不僅讓這次規模龐大的參觀企業團得到了啟示,這樣的商業空白機會點無疑還會吸引越來越多國內外大牌商企的聚集。

向東,無國界生活之城"留白機會點"

面對經濟模式轉型,空間優化與適度留白已經成為上海新城市佈局的目標。

外高橋集團股份開發運營的6.01平方公里森蘭土地把這種"留白"思維,集中體現在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做到配套規模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域文化相適應,留下合理的發展空間上,即配套優化、文化植入、有機生長。

除了30萬㎡的跨國購物集群外,還將呈現40萬㎡全球產業總部、100萬㎡生態國際居住區和3.34平方公里的國際綠蔭地標,不僅讓參觀企業團認識到森蘭作為"無國界生活領創者"的使命,也為大批商企與資本的到來提供了充分的信心。

後進博時代,東西翼齊飛

森蘭核心商業商務區鳥瞰效果圖

商務板塊中,已有迪卡儂全球第二大總部、中船與芬坎蒂尼合資公司、日產中國上海總部、盈德氣體集團、華南日通、富林特集團等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的辦公總部相續入駐森蘭國際和森蘭美倫。

國際住區方面,已有仁恆森蘭雅苑、上海綠城御園、森蘭名軒等高品質住宅項目,外高橋集團和星河灣集團聯合打造的森蘭星河灣,必將成為生態國際社區的新標杆。

生態環境部分,作為上海中心城八塊楔形綠地之一的森蘭綠地,共有3.34平方公里的綠化和湖泊,特地邀請加拿大景觀規劃公司擔綱設計,充分滿足大區域的生態環境調節功能,同時也吸引到彩色跑、斯巴達勇士賽、草莓音樂節等國際知名賽事活動在森蘭連續舉辦。此外,中塊綠地正在對接山地自行車、皮划艇俱樂部等國際特色運動項目。

盛事雙翼,深層契機

當為期6天的國家盛事即將綻放出最耀目的經濟之光,也需要更多的智慧思考高峰之後的發展之路。順著百家名企與投資機構的精準目光,從"後進博時代"與"城市經濟留白"機會點的碰撞出發,作為承載進博會溢出效應、掌握三大機會點的外高橋森蘭,也許值得讓全世界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