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准,撬開棺牀尋寶

唐朝張士貴墓考古發掘情況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昭陵)

張士貴墓發掘於1972年1月。這座墓,是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陪葬墓之一。

張士貴墓位於陝西禮泉縣城東北15公里煙霞鄉馬寨村約300米處,北距昭陵約5公里。封土堆呈圓丘形封土堆,發掘時地面高約9.1米,底徑20米。

發掘時發現,張士墓貴與尉遲敬德墓一樣,在古代已遭多次盜掘。

據考古報告,張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南北全長約57米。方向為正南偏西一點(182度),墓道位於墓的南面,為長斜坡形,有5個天井和5個過洞。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張士貴墓)

在第4天井下東西壁各有一對小龕。甬道在墓室南面偏東,分兩段,前段為土結構,後段為磚結構。在磚結構甬道內的南端安有一道石門,石門框及上、下坎,向外的一面均有線刻畫,門扇上也有線刻,東為男侍,西為女侍。

甬道內是磚砌的封磚。

墓室系用磚砌成,頂為穹隆式。墓室底部平面近方形,惟四邊向外稍成弧形突出,南北長4.3米,東西寬4.05米,頂高4.7米。墓壁原都繪有壁畫,可發掘時發現,已全剝落。

棺床位於墓室西側,系用8塊大小不等的石條砌成。板床南北長3.65米,東西寬1.9米,高0.25米。

盜洞打得賊準。發掘時,有兩處盜墓最明顯,應該不是一批盜墓者。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兩處盜洞,見紅圈處)

一處在第5天井的北邊,另一處在石門內甬道頂上。順盜洞而下,墓內曾流入大量的水,並積有很厚的淤土。盜墓者拆開甬道內封土門磚左上角,將封堵的石門推倒。

這夥盜墓者很有經驗,墓室的棺床被撬,有兩塊石板被移動了位置,應該想尋找石棺床下的寶物。盜墓者很壞,在盜內當時認為貴重隨葬品以後,又進行了破壞,不能帶不想帶之物統統砸了,所以墓內遺物多被擾亂和損壞。

天井內各小龕是放置隨葬品用的,所以盜墓者也沒有放過,封磚都被拆開了,龕內除淤土外,還堆有不少亂磚,應是當時拆下的磚塊。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唐陪葬墓墓室,右為棺床,放棺材;地上墓誌已被砸碎,非張士貴墓)

張士貴的墓誌蓋已被砸成6塊,幸好墓誌完好,在甬道被發現。而張夫人歧氏的墓誌,只剩墓誌蓋,墓誌沒了。

發掘時,棺床上不見葬具,也沒遺骸。棺材和遺骸哪去了?推測已早腐爛,這與墓被盜毀有直接關係。

雖然被盜過,但發掘清理時,仍清理出各種隨葬品409件,主要出自墓室,甬道和小龕發現的隨葬品較少。

張墓隨葬品主要是陶俑和動物模型,計有彩繪釉陶俑和動物模型207件,其中有男立俑、持物男立俑、男胡人立俑、男牽馬俑、女立俑、女坐俑、男騎馬文官俑、男騎馬武士俑、女騎馬俑、馬、動物模型等。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貼金文官俑)

彩繪瓷俑22件,全是男騎馬俑;彩繪紅陶俑和動物模型95件,其中有男立俑、女立俑、男騎馬胡俑、女騎馬俑、動物等。

還有釉陶器物模型,如倉、碓、磨等。陶俑中的2件白陶抬蹄舞馬,生動活潑,栩栩如生,為唐馬俑中僅見的類型。

所有這些隨葬品中,最具價值的,是貼金彩繪武士俑和文官俑,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也就是俗話說的“國寶”,曾先後去日本、美國、臺灣、香港等地展出。

這兩尊俑,貴在其做工和造型。俑的形象生動,俑的眉毛、鬍鬚都是一根一根畫上去的;文官俑的耳孔都做出來了。服飾圖案描繪非常細膩,排列有序,用工獨到,工藝精湛。從服飾樣式和色彩搭配以及人物形象上,可以充分自信、豪邁的大唐氣象。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貼金文武俑)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貼金文官俑)

張士貴墓出土文物中,除俑物外,墓誌也很有價值。張士貴墓誌蓋雖被砸碎,但修復後完整,墓誌文石則完好。夫人岐氏的墓誌不厚,但志蓋完好,上書“唐故虢國夫人岐氏墓誌銘”。

張士貴墓誌每邊寬0.96米,厚0.15米。志周邊線刻圖案花紋,志蓋頂篆刻5行,每行4字,為“大唐故輔國大將軍荊州都督虢國公張公墓誌銘”。

志文為楷書,共55行,每滿行57字,詳細敘述了張士貴生平、身世——

“公諱士貴,字武安,弘農盧氏人也。原夫玄珠洞鑑,希夷之道彌光;赤松輕舉,神仙之風逾邈。華陽時秀,副車開渭渚之辭;京兆人英,亡篋劭汾陰之敏。落印以旌其德,傳鉤以啟其祥。十腰銀艾之榮,七珥貂蟬之貴……”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歧氏墓誌蓋拓片,墓誌文不存)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張士貴墓誌蓋拓片)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張士貴志字帖)

墓誌由“太子中舍人弘文館學士上官儀制文”,“梓州鹽亭縣尉張玄靚書”。志文陰刻,張玄靚所書的字,形狀方正,筆回瘦勁,書體介於虞褚之間,以褚體成分居多,為研究中國書法藝術,提供了新的資料。現已印成字帖,供習書者臨摹。

更重要是,志文修正了新舊《唐書》中的錯誤。

張士貴本名“忽峍[lù]”,後易名“士貴”,字“武安”,弘農盧氏(今河南盧氏縣)人。張士貴體力過人,善於騎射。在隋末戰亂中,靠造反起家,聚眾為盜,攻城掠邑,號稱“忽峍賊”。李淵佔據長安後,寫信招撫,拜為右光祿大夫。歸唐後,跟隨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戰,忠心不貳,積極參與“玄武門政變”,被賜爵“新野縣公”,授“虢州刺史”。再後被任命為“左領軍大將軍”,改封“虢國公”。

入列“凌煙閣”二十四開國功臣。

唐太宗陪葬墓發現兩處盜洞,盜洞打的賊準,撬開棺床尋寶

張士貴比唐太宗李世民晚死8年,唐高宗李治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卒,終年71歲,贈荊州都督,陪葬昭陵。

(資料圖,部分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