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你说我在做梦吗?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汪曾祺

汪曾祺逝世21年了,岁月无痕而有情,21年过去,汪曾祺的文字反而历久弥香,甚至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汪曾祺热”。

很多人说,可爱的老头不常有,可爱成这样的更是少见。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他写小说《受戒》,荸荠庵世外桃源般优美、宁静,小英子问:“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感人肺腑。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他写《陈小手》,团长那一句:“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你小子太欺负人了!”即使残酷也有一种凄凉的美感。

他写《大淖记事》,描述得如此细致、温暖:“嫁闺女时都要陪送一套锡器,最少也要有两个能容四五升米的大锡罐,摆在柜顶上,否则就不成其为嫁妆。出阁的闺女生了孩子,娘家要送两大罐糯米粥(另外还要有两只老母鸡,一百鸡蛋),装粥的就是用娘柜顶上的这两个锡罐。”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为何,汪曾祺这个老头有如此魔力,时至今日还那么多人喜欢他?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8年,他被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所里有一个马铃薯研究站,他被安排画马铃薯图谱。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马铃薯研究站海拔1400米左右,冬天冷到零下40摄氏度,研究环境无比艰苦。他每天上午趟着露水,到试验田里摘几丛漂亮的马铃薯花,插在玻璃杯里,然后对着花描画。下午则画马铃薯的叶子。等天渐渐凉了,马铃薯逐渐成熟了,又开始画马铃薯的果实。先画一整个马铃薯,然后再切开,画一个剖面。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他曾写过一首长诗,记叙这段漫长单调的生活,其中有两句是:“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这样,他居然真的写成了《中国马铃薯图谱》,可惜的是,书稿在混乱中被毁了,否则,肯定也是像他的老师沈从文所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那样的奇特传世之作。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沈从文

铁凝说汪曾祺是“一个连马铃薯都不忍心敷衍”的作家,这也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不管面对什么,都对苦难不屑一顾,还能乐观地、坚持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点小事,在平凡中做出大成就。

这样的老头,怎么不让人喜爱?

“因为我活到这个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皆永远觉得是一种德性,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心。”——汪曾祺

汪曾祺:我为什么写作

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他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 汪曾祺《受戒》

在《受戒》中的这段语言,已经不是小说,而是诗了,行云流水,美不胜收。平平常常的句子,一经汪曾祺组合,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气,让人读起来可亲可感可敬可爱。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所以,汪曾祺不仅打动了某个特定地域人们的心灵,更是沟通了整个汉语读者的心灵,用恬淡优美的文字为我们营造了共同的故乡。这正是汪曾祺文字的魔力所在。因此,他的文字能够超越时间的界限,从过去走向未来;能够打通地域的阻隔,从此岸走向彼岸。

铁凝谈起汪曾祺时,字里行间都是对汪曾祺先生的崇敬与怀念,她说:“汪曾祺先生用小说、散文、戏剧、书画为人间创造的温暖、爱意、良知和诚心始终伴随着我们,他总让我想到“相信生活,相信爱”。因为,他就是相信生活也相信爱的,特别当他在苦难和坎坷境遇中。”

关于写作缘由,他曾写过一篇《我为什么写作》的诗,全诗如下: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边蝇营狗苟的小事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人们为了钱、为了名利不断奔波,似乎根本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在这种大环境下,汪曾祺的散文似乎在向人们发出这样的吁请:慢点走,欣赏你自己啊!

汪曾祺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