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化研究|汉服(华服)复兴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

安文化研究|汉服(华服)复兴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任何民族的建筑、文字、语言、舞蹈等等都充满魅力,无不如此。

服装就更是如此,汉服就曾是汉族的民族服饰。

其实,汉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是汉族人穿着的服装和配饰体系,也被称为“汉衣冠”、“华服”。

遗憾的是,汉服的发展和传承受到历史的影响,在流行上也受到时间的局限,仅从黄帝时期发展到明末清初之际。

安文化研究|汉服(华服)复兴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

据《左传》记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美轮美奂的华夏衣冠文化,使中国有“衣冠上国”的称谓。

大体上,各朝代都极为重视衣冠文化,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所以历朝均有“舆服志”以要求帝王及官员的服饰礼仪。

约五千年前,嫘祖发明饲蚕和丝纺,让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

安文化研究|汉服(华服)复兴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

古人崇尚天人合一,这种思想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

《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

《易经》中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盖取诸乾坤”,是说汉服的形制(上衣下裳)是仿照天地而设定的,所以是神圣无比的。

“深衣制”是汉服的主要形制,“被体深邃”,故称深衣。大体有三种:

一是“上衣下裳”相连在一起的“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非常实用;

二是“上衣下裳”分开的“深衣”,有规定“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上衣是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这种方式好比“天玄地黄”,常为帝王百官正式的礼服;

第三为“襦裙”制(襦即短衣),一般是百姓常服;汉服以“交领”,“右衽”为主要特点,无口、系带,宽衣大袖,线条柔美流动,飘逸灵动,典雅庄重。一套完整的汉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安文化研究|汉服(华服)复兴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

清军入关后,发布“剃发易服”的政令,引起了全国性的愤怒,清王朝为此进行了血腥的镇压与屠杀,最终使汉服逐渐消亡。

如今流行的唐装、旗袍,长衫马褂都是满族服饰或是其改良服饰。

今日的汉族人逐渐忘记了祖先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少有的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种族。

进入二十一世纪,民间自发的兴起了“复兴汉服运动”,越来越多的汉族人再次穿起了汉服。

安文化研究|汉服(华服)复兴还有漫长的路需要走

从以上的历史资料分析,汉服就是华服,如今文化研究与服饰的变化与改良,民族属性的本质上是没有改变。

中国由汉族民族的传承,当今的时代变迁与进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服饰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可以称为“华服”,华服是由汉服的进化发展而形成。

(欢迎阅读与分享,欢迎转发与留言,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运营人员。)

运营人员|徐金羽 XQYQ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