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落垛不落崮」,龍門崮名字背後原來有這麼美的故事……

說到咱日照龍門崮風景區

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作為國家AAAA級景區,景色秀麗,風景如畫

更是享有“山東海濱第一崮”之美譽

或許你去過多次,那你知道它的傳說麼?

山東海濱第一崮

龍門崮

龍門崮風景區地處風光秀麗的日照市東港區三莊鎮龍門崮山,龍門崮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84.5%,以“山東海濱第一崮 ”而得名,景區內松林枝繁葉茂,湖水清澈見底,風光奇美秀麗,原生態資源豐富,歷史傳說眾多,文化底蘊厚重,是一處自然天成的生態旅遊區,崮頂海拔416米,有“山東海濱第一崮”之美譽。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公園山嶽景觀巍峨峻秀,奇峰聳立,層巒疊嶂,氣勢深邃渾厚,境內有1湖、2山、3谷、4頂、5峰、6池、72洞、108景,景景生色,處處動人。洞、湖、谷、竹、塔、坊、寺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和諧交融,奇、秀、險、怪、幽、曠六大特色相得益彰,是人們追求返璞歸真,放鬆自我,享受自然的理想場所。

龍門崮自然風光怡人,石人、石雞、龍門石、試心石,情侶石,石石有故事;王母洞、天洞、仙女洞、望海洞、仙螺洞、文心洞,洞洞皆傳說。上蒼贈賜的美景,遠古構築的神奇,使龍門崮森林景觀聞名魯南海濱,如詩如畫、充滿天地之靈氣的青山翠谷以其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及濃郁純厚的人文文化融入了它獨特的個性。“大海東來第一崮,龍吟鳳鳴無限春”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龍門崮名稱的由來

崮崖山周圍村莊都以“不落崮”命名,如上不落崮、下不落崮、大不落崮、小不落崮等。龍門崮的名稱由來源自“鳳凰落垛不落崮”的民間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天,村子裡的人發現從天空飛來幾隻鳳凰,鳳凰在崮上空轉來轉去就是沒能找到落腳的地方,最後鳳凰只好落在了崮周圍的兩座小山上休息。

村子裡的人感到納悶,崮的上面平整,為什麼鳳凰非要落到別的小山上去呢?後來,所有從這兒經過的鳳凰從沒有落在崮頂上。於是,村民求教於在山裡修道的一位智者。智者講了一個故事:傳說有一年,玉皇大帝設宴為王母娘娘祝壽,邀請四海龍王及諸神參加,東海龍王喝大了,就對西海龍王說你,那塊地是我的,結果言語不和,以致在壽宴上大打出手,玉帝大為惱火,於是將東海龍王貶罰至龍門崮山下湖中思過99天。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民間流傳“天上一天、人間十年”。思過期間,東海龍王思念家人,但又不能私自離開,所以每天到固頂眺望東海,因此龍王到崮頂必經的一處山門後人稱其為“龍門”。他的女兒們也想他們的父親,便化作鳳凰落在兩邊山頭來看他。這就是話說中的“此崮龍門上,崮為門梁框,龍鳳雖呈祥,鳳不壓龍王”。因此“鳳凰落垛不落崮”的緣由源於此民間傳說至今。

後來,齊天大聖孫悟空學藝歸來途中經東海,聽說“鳳凰落垛不落崮”的說法不以為然。為驗證傳說真偽,於是他施展法術變做一隻鳳凰,直奔龍門崮而來,在崮頂上空,他盤旋著多次想俯衝到崮臺上,都被東海龍王使了法術,沒有成功。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孫悟空惱羞成怒,現回原形,從耳朵中掏出金箍棒直衝崮頂平臺打去。金箍棒正好從空中打向巨石,整個龍門崮被孫悟空壓進地下很多。據傳說,如今的龍門崮比以前矮了許多,崮頂平臺巨石中心的大凹就是當年被金箍棒撞擊留下的印跡。此崮經孫悟空這麼一折騰,更加印證了“鳳凰落垛不落崮”的傳說。

有詩為證:“一聲巨響龍門出,鳳凰落垛不落崮。悟空逞能惱成怒,千秋揚名龍門崮。”龍門崮的美名便由此流傳至今。

上卜落崮的由來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據考,金朝大定年間(1161-1189)建村,因村處卜落崮(今崮崖)山下,故名卜落崮,後為區別重名村,以所處地勢改稱上卜落崮。

據傳說,卜落崮原名叫寶落崮,因有一隻鳳凰在崮崖山上空飛翔,還未落地時,看到西北角方向有一座山叫垛子山,就落到垛子山下了,沒有落在崮崖山上,後來就說鳳凰落垛不落崮,後來人們就叫不落崮村。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因人們盼望鳳凰再來時能夠落在崮崖山上,就把不落崮改稱卜落崮(卜意指占卜之意),後為區別其它重名村而改稱上卜落崮(大卜落崮),現在龍門崮風景區就在上卜落崮村(崮崖山腳下)。

崮崖山上據說有72個自然洞,洞洞有傳奇,著名的文學鉅著《文心雕龍》的作家劉勰就在北廟讀書寫書。北廟東北方向有一座山青石山,原名叫聽書山,廟內有一塊石碑叫廟規牌至今尚存。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記錄當時和尚道士們的名字。據說崮崖山是秦始皇用趕山鞭趕來的,也是整個魯山山脈的前峰。村前有個卜卜頂子,東南有個龍王廟,村北有4個小山丘,說是四個轎頂子。青石山小二型水庫前有個仙人頂山,山後有個仙人洞,說很早以前村裡有人向此處問仙人借過碗。

當時崮崖山還有一個傳說,說因此山就要被別的村搶佔時,有一個張家人叫七白鬍子,他步行到北京村官司,當時北京有一個張家衚衕,姓張的有一個人在京城為官,七白鬍子說和他一個家譜,但當時七白鬍子未帶張家家譜,故七天七夜返回家,背上家譜急返京城後,那位姓張的一看,確實是一個張家家族,上報皇帝后蓋上玉印又晝夜返回家,打贏官司,累的頭髮鬍鬚全變白了,這個人就是七白鬍子。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村裡的傳說

萬仙洞

龍鳳塔的腳下,有一個巨大的石洞,傳說它叫萬仙洞,它的由來也非常的神奇,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是途徑東海的必經之路,每次眾仙去東海遊玩,途中都會在此休息。有一天,太上老君途經於此,與幾位神仙閒談,自詡此洞可稱萬仙洞也,從此,此名便流傳下來。

他的另一個名字也叫聚仙洞,洞內有一口井,相傳,一牧羊老漢在洞中休息,彎腰飲水時,將菸斗掉入井中,因為那個菸斗是老漢家中相傳之物,刻有先輩名字,丟失後,老漢非常失落,心情久不能平靜。不久,老漢在鎮上集市上閒轉,也就是現在的石臼海邊,發現了他丟的那個菸斗, 老漢問,此菸斗從何得來,那人說是從海中拾得。於是,便知此井通海。名曰:海眼。

龍門

“龍門”顧名思義就是龍王走出行宮必經的地方,相傳在崮頂處有一懸崖峭壁, 峭壁頂端有三塊並立的巨石,站在山下清晰可辨。巨石形似石門,其內有一神秘圓洞,這便是盛傳已久的“龍門”。

龍門原是兩扇大石門,而現在看到的是三扇:據傳說公元前216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第一次東巡路過此地,見龍門崮山高水秀,茂林修竹,好是藏龍臥虎,物華天寶之地。為遣徐福渡海東瀛創造條件,尋求長生不老之仙藥,固想趕此靈山填海,架求藥之橋,秦始皇有一條趕山鞭,於是便揮鞭趕之,確不知此地是龍王鰲廣受命於玉帝,恩澤一方臣民而出入的真龍之門。見山穩固未動,秦帝惱羞成怒,舉鞭力劈,只聽“喀嚓”一聲巨響,兩扇石門一被劈為二,另一扇被震去一半,山還是絲毫未動。

秦帝感覺不對,想是誤砸了天庭之物,便右手持韁摧轅奮蹄,左手拖鞭率部倉奔東海岸邊。龍王靈感有人襲破龍門東去,急派龍太子率兵直奔琅琊臺海邊攔截。秦帝趕到琅琊臺,觀海有惡戰之煞相,只見大海巨浪滔天,刀槍劍戟,在海濤中時隱時現,感到眼前必有一場惡戰,也預示在此填海架橋龍王不允,便急忙移師龍鬚島的天盡頭,也就是現在的榮城成山頭。龍王鰲廣及龍太子至今還在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到龍門崮巡察,並行風施雨,恩澤十里八鄉的村民。

現在看到的三扇石門就是秦始皇鞭誤所扺,山腳下的龍湖也就是鞭尖觸地時劃痕而形成。

雞鳴寺:

“凤凰落垛不落崮”,龙门崮名字背后原来有这么美的故事……

“雞鳴寺”原名“龍門寺”,始建於東晉末年,公元406年,距今約1600餘年。

“雞鳴寺”與劉勰有歷史淵源。劉勰少時勤奮好學,但家境貧寒,買不起燈油,每天雞叫便到龍門寺借光讀書,學業長進、博通經論,為以後撰寫出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鉅著《文心雕龍》奠定了基礎。後人為紀念劉勰聞雞讀書,將寺廟更名為“雞鳴寺”。

晚年,劉勰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為僧人不滿一年便圓寂了,終年56歲。雞鳴寺的建築群,按佛教殿堂模式,依據中軸貫穿的方式建造,展現了幾千年來人類所創造的絢麗多彩的佛教文化藝術。雞鳴寺由山門、天王園、大雄寶殿、三公殿四部分組成,其建築全部用獨特的石材建成,把精良的花崗石雕藝術及深厚的文化底蘊融為一體,展現了現代人的智慧和力量,再現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史。

二月二,龍抬頭

很久以前,龍門崮山高林密,怪石林立,山下河水彎彎,流水潺潺,河邊有一依山伴水的小村落,村子裡的人以牧羊、打獵為生。

一天,適逢農曆二月初二,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村裡一位牧羊人在山中一邊牧羊,一邊唱著牧歌。突然間,晴好的天空開始陰沉起來,緊接著電閃雷鳴,狂風大作,一聲巨響從山頂傳來,一道金光由石門沖天而出,竟是一條金光閃閃的巨龍,牧羊人驚恐萬狀,拔腿就跑,可怎麼也邁不動步,喊也喊不出,慢慢變成了一個石人。

第二天,人們看到山頂處多了幾塊豎立的巨石,巨石偏上方平添了一巨大平臺,山腰處還有一石人佇立。據說,山頂巨石處乃東海龍王的北門,是龍王出入的必經之路。牧羊人因看到了神界的真身而被點化為石人,民間流傳著“峭壁龍門破天驚,東海龍王騰雲空;可憐山腳牧羊佬,化作石人伴山松”的詩句。因這天是農曆二月初二,也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

禿尾巴老李

傳說在龍門崮山下有一位姓李的農夫,臉長得跟窩瓜一樣,又黑又矮,所以鄰居都稱他是木疙瘩。他的妻子姓龔,長得貌若天仙,聰明穎慧,遺憾的是結婚三十多年還沒有孩子。

有一天,丈夫在崮下耕種,中午的時候,妻子到田間送飯,吃完飯,妻子想一起幫忙種田,丈夫不允許,便到樹蔭下休息,一晃就睡著了。夢見一個頭戴黑色頭盔,身穿愷甲的青年人,用強健的臂膀摟她在懷內,她心裡感到非常的高興。兩年後的一天,天空烏雲密佈,雷電交加,大雨磅礴,龔氏產下一黑娃。

丈夫見他身上長有鱗片,頭上長一對茸角,眨眼間身長一丈多長(一丈是3.3米)。老李看著以為是怪物,心中怒氣便衝了上來,拿起鐵鍬便把他的尾巴給砍掉一大半,黑龍疼痛的叫著衝出了屋外,到了龍門崮的藏龍洞裡休養。每到晚上的時候返回家中找母親哺乳,沒有多久黑娃便長成一條黑龍,每當晚上找母親哺乳時,父親就趕他走,黑龍就嘆息自己不是人形之身,於是給母親磕了三個頭,淚別母親,騰雲駕霧向北方飛去。到了一條江邊看見一條白龍正在作亂,危害百姓,於是便把它除掉,之後就安守在這江邊,恩澤一方眾鄰。後來此江便被稱之為“黑龍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