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爲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文:王老師(zhhczx002)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導語:

員工的薪酬,老闆的“心愁”。

現在企業人力成本高企,員工流動增大,直接制約著企業的發展與盈利能力。同時,員工不滿意薪酬收入、生活壓力不斷加碼,老闆擔憂人才流失、人力成本繼續攀升,這兩大解不開的矛盾正在深深地困擾著員工與老闆。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案例:前不久認識一位李總,在和李總聊天的時候瞭解到:

又到了年中的加薪季,怎麼給員工加薪讓李總很頭痛:

在李總的公司,最多的員工是業務人員,按照慣例每年公司會在年頭和年中各給員工做一次加薪,為的是激勵員工,但是今年年中李總卻遲遲還沒有給員工加工資。

原因是,李總覺得這樣的加薪並沒有給公司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公司的發展一直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業績上也沒有什麼大的突破,公司卻依然每年加薪2次,使得公司的人力成本不斷加大。現在李總有些為難,加工資,無疑又會增加固定的成本;不加,又怕影響員工的心態和士氣。

在這裡引用馬雲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價值。

我告訴李總:“你先不別急,想好了再加,這次加薪是增加成本還是增加價值?不要浪費每次加薪機會,這是改造薪酬機制,並且還是將薪酬與績效進行全融合最好的時機!

  • 工資薪酬,不是給員工發錢,而是分錢。
  • 績效考核,不是考核員工的績效,而是激勵員工創造更高的績效。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加薪六大要點:

  • 經濟環境不好,要不要給員工加工資?
  • 如果員工價值沒有增加,可以加工資嗎?
  • 員工能力強經驗豐富,值得加工資嗎?
  • 員工忠誠敬業,值得加工資嗎?
  • 為什麼老闆不願意主動給員工加工資了?
  • 給員工加工資有哪些方法,這些方法是否增加了企業的人力成本?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加薪前先想想:

  • 是認同員工的過去,還是為了獎勵員工的未來;
  • 是在增加管理成本,還是投資上的增值;
  • 是獎勵了一個人,還是鼓勵或打擊了一群人;
  • 是留住這個人,還是影響了他的心;
  • 他會感謝你的認可,還是會抱怨你的小氣或眼紅別人的收入;
  • 下次加薪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加薪的方式有哪些?

1、固定加薪法:

  • 年度加薪
  • 年功工資
  • 提升等級
  • 職位晉升
  • 評優加薪
  • 達標加薪

2、特別加薪法:

  • 私發紅包
  • 增進補助
  • 目標獎勵
  • 單項獎勵

3、彈性加薪法:

  • 考核分類
  • KPI考核

4、大薪酬包法:

  • 年薪制
  • 年終分紅
  • 股權激勵

這些都是企業為員工加薪的方法,除了這些,今天還要重點講講另外一種不僅不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反而在促進企業利潤增長的加薪方法!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增值加薪法:

1、PPV:二線操作層員工通過多勞多得,一專多能,複合定位等。以個人產值、價值提升自己增加收入。

產值量化考核是指將員工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項目、工作結果等以標準化、規則化、價值化的方式進行量化考核計算,並直接與員工的收入掛鉤,形成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機制,解決了員工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跨部門工作、複合型人才、員工加班工作、主動付出等企業管理困惑,相比傳統的計件工資、績效工資等更具激勵活力。具體解決了以下問題:

  • 員工的收入狀況與其能力、價值充分匹配的問題。
  • 員工認真履行職責、行為結果與價值之間的關係問題。
  • 員工只做自己的事情、不願意付出與兼顧其他工作的問題。
  • 員工收入相互比較、衡量的問題。
  • 跨部門工作、全員營銷、團隊間相互支持等無法有效衡量和激勵的問題。
  • 員工關注利益的多次分配的問題。

財務PPV案例模板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2、KSF:企業管理層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

KSF將薪酬和績效全面融合,在員工收入增加、企業利潤增長之間找到平衡點

  • 既要讓員工對個人收入有安全感,又能獲得不斷增加收入的機會。
  • 既要讓員工有不斷加薪的機會,又不致於增加企業的成本和負擔。
  • 既要讓員工接受,又讓老闆認可。
  • .既是一份加薪方案,又是一套改善績效的機制。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生產經理KSF案例模板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3、合夥人:讓管理層投入合夥金、共享企業超值增重利益,實現先從打工者到經營者,再逐步成為企業所有者。

月做KSF薪酬績效,年做合夥人:

  • 員工既出錢更要出力。
  • 合夥人出錢卻不佔有公司股權。
  • 合夥人分享的是超價值,向市場要利益分配。
  • 合夥人並不分走股東的既得利益,而是不斷做大股東利益。
  • 合夥人的收益不僅與出資相關,更與團隊超價值、個人貢獻價值關聯。
  • 合夥人踐行的是現代企業體制,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 合夥人將管理者轉變為經營者。
  • 合夥人使管理團隊實現高度利益趨同。
  • 合夥人既留人、吸引人,更強調激勵人。
  • 10、合夥人將傳統的虛擬股份、崗位增值股、在職分紅股高度融合!

這是讓公司的核心骨幹人才掏錢參與經營,卻不佔公司股權的一種激勵模式。採用的是增量分配的分配模式,員工必須努力做大增量,才能得到好的分享,而且不影響企業主的即得利益。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讓員工為自己幹,這樣的團隊才有狼性。當員工收入不斷提升的時候,不僅不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反而在促進企業利潤增長,這樣的模式才可持續,才能真正實現目標一致,利益趨同!


總結:

1、薪酬:不要只懂發錢,更要用變更機制去分錢;

2、價值:輕視以能力經驗資歷為中心的隱性價值,注重以結果、效果為核心的顯性價值;

3、股權:不是用來送的,而是必須用買或獎的;

4、績效:激勵做不好,誰來做績效;

5、目標:看起來是源自公司戰略分解,其實應該轉化為員工自己的。

人力成本上升,員工的薪酬成為老闆的“心愁”?怎麼辦?|附案例

對於SKF、PPV薪酬模式你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評論探討,私信回覆小編關鍵字“績效”更可以免費獲贈獨家視頻學習資料,還將機會獲得諮詢師線上輔導一小時服務,更有機會和書中作者面對面交流。

文章思路來源於:【績效考核】一書,中國績效研究院出品!想深入學習建議購買。附送KSF薪酬績效網課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