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2年的眼保健操,我還是5米開外人畜不分

做了12年的眼保健操,我還是5米開外人畜不分

那我們國家的近視率也太高了吧?怎麼會這樣?

--------->>

天生底子差,還不懂保護

<

鬆鬆垮垮的校服裝,配上黑色框架眼鏡,在中國,這幾乎是學生的標配打扮。作為人口大國,我們也自然地默認了近視高發區的標籤。

甚至,不斷有證據顯示,這樣的高近視率是由先天原因導致,比如,亞洲人的眼軸比歐美人的長,更容易受疲勞影響,從而導致近視。再比如,父母如果是高度近視,其子女患近視的幾率,要高於一般人。這樣的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讓中國學生戴眼鏡成了天經地義。

這是歐美課堂,可見並沒有幾個戴眼鏡的。

這是東亞的講堂上,不戴眼鏡的堪稱鳳毛麟角。

然而,這樣的先天性狀況並沒有引起大家的警惕,相反,我們不斷的為此妥協。同比其他國家,我們在眼鏡保護的重視程度上還差的太遠。

法國社保系統規定,孩子自小就要開始檢查視力,包括檢查各種眼睛的異常情況。這一檢查主要在婦幼保健中心進行,頻率是出生後的第1周、第9個月、第24個月。隨後,基本是一年一次,在各醫療中心或醫院進行。

法國從嬰兒開始查視力

日本的保健眼藥水種類非常多,比如,有防止充血的,有防眼疲勞的,還有的加入了多種維生素等。在日本,可以看見中學生時常拿出眼藥水使用,隨身攜帶眼藥水也成了他們的一種習慣。

日本孩子隨身帶眼藥水

做了12年的眼保健操,我還是5米開外人畜不分

中國的孩子呢?他們在做眼保健操。

--------->>

第一節,揉天應穴……

<

這套眼保健操可以喚醒幾代人的回憶。一天兩節,編排在課表上,保留至今。

全世界只有中國在做的眼保健操,只是一位叫劉世銘的北京醫學院體育教研室主任自創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自己的700度近視。在全國大搞“愛國衛生運動”時,風靡全國。之後修改為現在的4節操。

可笑的是,這套操在未經任何臨床試驗就進行推廣且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結果中國青少年的近視率反增不減,甚至躍身成為世界第一。

事實證明眼保健操根本無法改善近視,可有的朋友真的覺得在做了眼保健操之後,看東西是更清楚了。那又怎麼解釋這一點呢?

眾所周知,眼睛和照相機原理類似,都是可以變焦的。而眼睛主要有兩個鏡頭,角膜和晶狀體。通常角膜不會有什麼大變化,除非配戴一些特殊的隱形眼鏡改變它的形態;而晶狀體的形態是可以改變的,眼睛因此就獲得了變焦的能力。

角膜和晶狀體示意圖

晶狀體形狀的改變,主要就是依靠睫狀肌,眼內肌肉。當我們看近的時候,睫狀肌會收縮,變凸,聚光能力變強,從而使眼睛能看清近處的物體。

做眼保健操,只能做到眼外肌肉的放鬆,無法影響角膜和晶狀體的改變。覺得看得更清楚,只是眼睛在長時間的工作狀態下得到了緩解,神經中樞對於眼睛的調節能力增強,感覺上覺得眼睛看東西清楚而已。

甚至,國外的專家指出,眼保健操連緩解疲勞的作用都有待考慮。

翻譯如下:

眼保健操在數據上可以短時間內緩解疲勞,但是可能在臨床上達不到顯著性級別。考慮到中國孩子的課業負擔那麼大,在長期時間上,眼保健操預防近視的作用可能不太明顯。中國孩子的近距離作業的時間大大超過澳洲孩子。所以還是需要長期的跟蹤需要更多的證據來確定到底眼保健操需要不需要在中國普及。

無獨有偶,市面上流傳的類似,貝茨療法,晶體操,熱敷法,洗眼法等都無法改變角膜或晶狀體,自然無法起到提高視力的作用。

--------->>

視力0.5,該配眼鏡了

<

中小學的健康體檢中,視力檢查從不缺席。但當你看到視力表上的數字自上而下一行行愈見模糊後,你只會聽到一句:“該配眼鏡了。”的確,如前所述,那些所謂的矯正視力方法,最後都敗給了“眼鏡”。然而,這是一種沒有結果的矯正,

眼鏡一旦戴上,就會成了摘不掉的必備品。

►為何不能早點去預防近視,而非矯正呢?

國際頂級刊物《自然》的一篇論文顯示,2007年有研究者做了一個500多人(8、9歲小孩)的對比實驗,發現戶外活動時間的多少是嚴重影響視力的一個因子。

之後另一個實驗也證實了這個觀點,研究者在悉尼跟蹤4000名小孩3年,發現室外時間少的孩子比室外時間多的孩子更容易近視。而且在這項實驗裡,只要是在室外的時間,不管是在玩還是在看書,還是在用電腦,都沒有關係,只要孩子呆在室外,就會減少近視的風險。

►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結果?其實是因為室外光線的緣故。

為了驗證這一推測,研究者用雞做實驗。兩群雞,用不同的照明度,結果表明光照強的一組雞比正常室內光照的一群雞,近視減少了60%!同樣的實驗在樹懶和猴子身上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因為光照會刺激視網膜產生多巴胺,而多巴胺會抑制眼球變形。並且,很多中國學生喜歡夜晚在臺燈微弱的光照下讀書學習,

這種從古至今秉燭夜讀的習慣,只會讓我們離近視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