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孤島」的燈光

來源: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作者:劉亞迅、沈音翔、張容瑢、王路加

電,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字眼,與每名官兵的工作生活、戰備訓練息息相關。 然而,在東部戰區海軍,披山島、東福山島這兩個偏遠海島上的官兵60多年來一直靠柴油機發電,受油料等因素制約,官兵們常常是“白天拼命幹,夜晚星為伴”。 把溫暖送到最遠方,送到官兵的心坎上。去年,依託國家電網工程建設,在軍地攜手下,這兩個海島通上了穩定的市電,告別了60多年無市電的歷史。夜空下,一盞盞燈光帶來的溫暖,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官兵們稱之為“看得見的幸福”。

點亮“孤島”的燈光

西眺大陸壯闊,東望大洋無際,風光旖旎,海碧天藍。踏上祖國東南沿海的披山島,第一感覺就是風光秀麗。

然而,對於東部戰區海軍某雷達旅雷達站的官兵而言,常年駐守在這個面積僅2.38平方公里的小海島上,體會到的遠不止那麼簡單,濃霧、大風、潮氣等惡劣的自然環境讓官兵十分頭疼。最不便的還是用水用電的困難。

柴油機,親切而又無奈的夥伴

自1958年駐守海島以來,喝水用電問題一直困擾著官兵。官兵們的生活工作狀況可以用一首打油詩來概括:雨水洗衣和做飯,油機發電渡難關。時常故障停了電,煤油燈下來加班。“尤其到了夏季,電扇、除溼機等大功率電器使用較多,經常導致柴油機集體‘罷工’,一到這個季節,我們油機班每天都膽戰心驚的。”在島上工作生活了14年的油機班長、四級軍士長彭麗平的話中透著幾分無奈。

距離披山島300多公里的東福山島是祖國最東端的住人島嶼,地處軍事鬥爭前沿,駐地基礎建設滯後,自然條件惡劣,輪渡時常停航。

1956年,某觀通站便駐紮於此。幾十年來,全島用電全靠站裡的柴油機組,為了保障戰備任務和島民的用電需求,柴油機必須全天工作,轟鳴聲伴著島上軍民入眠,風雨中留下官兵補給柴油的身影,岩石上記錄著官兵檢修全島線路的足跡。

油料補給是該站最麻煩、最困難的事,在海島服役了20多年的一級軍士長範正軍告訴筆者:早期,該站沒有汽車,登陸艇載著桶裝柴油到達碼頭附近,將油桶滾至海里,戰士們跳下海將油桶滾上岸,全靠肩扛手抬搬到營區。一桶油150公斤,4個人抬,半天才能抬2桶,後來,隨耗油量的增加,上級開始派油船、油車進行油料補給,每年補油三四次,雖不再靠人工搬運,但需油船、登陸艇、油車默契配合,四五天才能完成1次補油,過程十分繁瑣。

前幾年,隨著國民旅遊熱潮和電影《後會無期》的上映,東福山的旅遊漸漸火了起來,來島上的遊客數量激增,用電量與日俱增。僅能承載300多千瓦用電負荷的柴油機組,經常趴窩罷工。對於幾乎家家都開民宿、開飯店的東福山島居民來說,海鮮的增氧泵要用電、大排檔要用電、電器要用電……供電穩定可靠是島上軍民一致的期盼。

東部戰區海軍保障部助理員周光榮多次到高山海島部隊調研,對一茬茬在海島無怨無悔地為祖國守望海天的官兵來說,面臨的最現實、最直接的困難還是缺水缺電。

通電纜,大陸電“遊向”小海島

惠風和煦,春意盎然,鹹鹹的海風中還帶著一絲絲涼意。島上人來人往,遊客明顯多了許多,阿峰大排檔的老闆娘眉飛色舞地向客人推薦菜品,她說:“做旅遊生意,一年就這幾個月的旺季。以前,一到晚上7點多用電高峰,燈就會不時地閃,十分影響遊客的住宿體驗,現在,再也沒有這樣的問題了。”

走進駐守在這裡的東部戰區海軍某觀通站營區,相比去年,站裡的電器明顯多了起來,洗衣機、熱水器等大功率電器映入眼簾,幾臺除溼機不知疲憊地工作著。就在前年,他們為了節約電力,還明確規定幾臺大功率電器不能同時工作。是什麼帶給小島如此大的變化?教導員馬超笑著說,這些都是國家電網工程帶來的福利。

今年春節期間,披山島上的雷達站裡熱鬧異常。值班室裡,官兵們感受著空調帶來的溫度體驗;電視房內,大家圍坐一團,分享著春節的濃厚年味……談及“孤島”通電的惠兵之舉,該雷達站指導員王浩深有感觸:“以前到了冬天夏天,上課用個空調,就得挨個房間把能斷的電先斷掉,即使這樣還經常遇到柴油機‘罷工’的情況。如今,孤島通了市電,這些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用電易,通電難。特別是像東福山島和披山島這樣的小海島,距離祖國大陸幾十公里,常住人口少、施工難度大、通電成本高。

去年初,在軍民融合大戰略的推動下,國家能源局與軍委後勤保障部聯合實施邊防部隊電網建設,決定把邊防部隊電網建設納入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我們的生活,也能同步‘亮’起來?”島上的官兵有些興奮,又夾雜著些許焦慮……

官兵所向,素履必往。改造升級工程啟動後,東部戰區海軍某雷達旅專門成立通電領導小組,多次協調駐地市政府和供電公司登島調研勘察、實地論證,並向官兵許下承諾:全力以赴助力“孤島”通電。東部戰區海軍某觀通旅也積極協調地方政府,鋪設從廟子湖至東福山的海底電纜。

軍民融合威力大。從規劃建設方案到電纜鋪設論證,軍地多名業務骨幹和電力專家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攻關。帶著集體“熬”出的初步建設規劃,他們又多次登上孤島,爬山路、攀峭壁、越叢林,辛勤的汗水只為儘快聯通通向孤島的電路。

去年8月20日,廟子湖至東福山10千伏海纜工程正式送電投運;去年11月底,一條16公里長的海底電纜敷設成功,披山島結束了60年無市電的歷史。

真情為基層部隊解難,換來的是官兵幸福的笑容。參與此次通電工程的玉環市供電有限公司運檢部副主任陳維忠有著自己的看法:“通過參與部隊的通電工程,深切感受到了海島官兵的犧牲奉獻,在為部隊解難題辦實事過程中,我們也同時在鍛鍊、在受益、在提高。我們會一如既往地支持部隊建設,盼望著和部隊官兵攜手努力,共築強軍夢、中國夢。”

供電員工笑了,駐島官兵也笑了,此刻,他們的笑容,成了浩瀚大海上最美的風景。

看變化,既是“幸福電”更是“戰備電”

用電難,對島上官兵來說既有生活上的不便,更多的還是戰備上的擔憂。

東福山觀通站油機班長聶灼青回憶起幾年前,一批重要目標經過轄區海域,全站進入全面戰備部署狀態,恰逢當天遊客密集,用電量一路飆升,眼看就要突破閾值。打仗大於一切,戰備任務絲毫不能耽擱,可另一面又是陪伴自己多年的小島百姓,考慮再三,自己還是毅然決然地斷掉民用電纜。

“看到燈火點綴的小島瞬間沒了光亮,我感到非常愧疚。” 聶灼青說,“我當時就想,如果有一天,島上能夠永不斷電那該多好……”

戰備要強大,裝備是根本。而只有穩定的能源保障,先進的武器裝備才能源源不斷地生成戰鬥力。披山島三級軍士長杜從志說:“原來,每逢雷雨天氣,為了安全,柴油機必須關機,一旦關機,小島便瞬間漆黑。有了市電,裝備更加穩定了,戰備效率得到了保障,再也不用擔心因為斷電而耽誤戰備任務。”

夜幕降臨,遊客們三兩成群地伴著燈光在小島上踱步,斑斕的燈光照亮了原本寂靜的小島,也照亮了不遠處執勤官兵的心。戰士張成海開心地說,雖然人遠在海島,但我們的心卻能真切感受到祖國對我們的關心,這讓我們毫無牽掛地投身強軍實踐。

島上雖然環境艱苦,官兵們卻練出了“火眼金睛”。東福山島和披山島地處東海前哨,重要的地理位置、重大的使命任務,使得他們從部隊建立初期,就定下了“不漏掉海上一根草,不放過天上一隻鳥”的目標要求,部隊常年保持24小時戰鬥值班狀態。這幾年來,隨著海外貿易增加和外軍艦機活動增多,海空情況呈幾何倍數增長,每天跟蹤監視的目標大大增加。

任務面前當仁不讓、扼守東海捨我其誰。這兩年來,官兵們總結出外軍多型艦船、飛機的信號、回波特徵,摸索地方船舶活動規律,不斷提升探索發現、回波判別、抗電子干擾的能力,確保“抓得住、判得準”。

點亮“孤島”的燈光

(解放軍生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