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开示皈依的“三宝”的意义

如果我们要真正趋入圣者之道,第一步就要皈依。不皈依是不能入圣道的。有些人说不皈依可以证悟吗?不可以。皈依并不是指皈投一个外在的佛像。我们在寺院里面皈依的时候,好像就是皈依这尊佛像;皈依法也不是指要皈投某本经书;皈依僧也不是指某个出家人。如果是这种“三宝”,那有人就会说我不必要皈依,我只要知道怎么样去做就行了。其实这些都只是一种表示而已。现在我们的法本其实只是一个表示,它是法宝的等流,真实的法宝是道谛和灭谛。


生西法师开示皈依的“三宝”的意义

真实的佛宝是某个佛像吗?是唐卡上面画的佛像?或者寺院里面铜铸的,泥塑的佛像,或者照片上面的佛像吗?不是。这只是佛宝的表示而已。真实的佛宝是已经断证功德圆满,究竟如来藏实相彻底现前的觉悟的本体。

僧宝就是缘着殊胜的法要修行的,或者是有部分证悟的圣者。不管是小乘的还是大乘的圣者,都称之为僧宝。

法宝是道谛和灭谛。道谛和灭谛其实就是真理和获得真理的方法。真实的道谛就是僧宝,就是圣众相续中的智慧。而经书或者平时我们讲法本,是能够帮助我们趋向于证悟的表示,就好像指月亮的手指。我们要知道月亮在哪里,如果我们从来不知道,找不到的话,别人用手指指天空,就在那个位置,或者给我们指路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经书是一个方便,如果没有经书文字,我们就没有办法知道怎么修。

如果上师的语言我们也不依靠,法本中的文字我们也不依靠,那凭自己的分别念是没办法现前道谛的。法本为什么叫做等流呢?因为它和真实的道谛二者之间有一种平等或者相似的关系,就是说经书和所证悟的境界之间的关系,就像手指和月亮一样。

而法本反过来也是证悟了实相的,已经现前了道、灭二谛的圣者相续当中流现出来的,这也是等流。一个方面从经书到证悟之间它是一个等流;从证悟的相续流出文字和语言,这也是个等流,二者之间就有这种关系。

所以,经书就是证悟者——佛陀智慧中流现出来的,通过他的语言给后代的众生说诸法实相就是这样的表示。比如,般若波罗蜜多,《如来藏经》,或者说四谛的法要,其实这些都是佛陀现证的。他的境界通过文字,通过他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经典,就是这样一种等流。通过这个经典的学习,了知之后就生起一个见解,再修行就会现证经典中所表示的那种甚深的含义,这也是一种等流。

生西法师开示皈依的“三宝”的意义

所以真实的法宝和方便法宝之间是有差别的。我们所皈依的是什么呢?我们皈依的是真实的佛法僧三宝。如果你说我不皈依,不皈依能证悟吗?不能证悟。所有让你证悟的因素都在这里面,如果这三个你不要了,不皈依、不依靠了,那哪里还有另外一条路去获得证悟呢?这就没办法了。

皈依三宝一定是趋入圣道的基石、趋入圣道之门,这一点毫无疑问。因此第一步一定要皈依。皈依有浅有深,刚开始皈依佛门的皈依,和后面开始修密法(大圆满)之前每天修行所做的皈依,两者之间的意义不一样。为什么呢?按照道次第修行,到达能够真实了悟或修持大圆满(密法)的时候,在修仪轨之前念诵的三遍皈依,其实是修行者修学了很长时间,相续成熟到一定程度了,发自内心的、了悟了的意皈依。这种皈依是不相同的。

认识到皈依的重要性,我们就知道真正要趋入圣道,皈依绝对是第一步。没有通过信心的皈依,就没办法趋入圣道的修行,不皈依法宝怎么修行呢?这是没办法的。因此必须要皈依,不管是佛陀、法宝(道、灭二谛),还是僧众(僧宝就是现证道谛的圣僧),三宝一定都是要依靠、要皈依的,之后才可以逐渐趋入修行。

皈依就是一种认同,对于圆满证悟的佛陀、佛陀宣讲的真理和修行现证(或者部分现证)真理的僧众,内心当中完全认同,没有抵触和怀疑。有了这样的信念和信心,自己相应于这样的自性做皈依,就是完全认同这种道和修道者,以及宣讲道的佛陀。没有任何怀疑全面认同之后,就很愿意趋入于正道修行,所有修行的因缘都成熟了。而且,通过外在的三宝皈依,也可以苏醒内在佛性(如来藏上面三宝的自性),也有这方面的作用。

生西法师开示皈依的“三宝”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