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瑤台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10月20日,廣州市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應邀至黃埔書院“閱讀·教育·未來”系列讀書會,做

“家庭閱讀與成長”的主題分享。

從教33年,專注家庭教育20餘年,黃校長在家庭教育、家庭閱讀方面卓有洞見;講座現場座無虛席,許多家長帶著孩子慕名而來,希望在黃校長的分享中有所獲益。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講座開始之前,黃妙賢校長受聘為黃埔書院閱讀推廣人。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黃埔書院秘書長溫碧瑞代表書院將聘書交予黃校長

以下為黃校長演講摘錄:

為什麼要分享“家庭閱讀與成長”?——20年前我開始關注家庭教育,多年來做過許多與家庭教育相關的授課課題,例如“信息時代家庭指導的現代轉型”、“做個現代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等,實際上家庭閱讀非常有意義,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01 家庭閱讀的樂趣

  • 閱讀不該在家庭中缺席。

教育專家朱永新曾經說過:“教育始於家庭。” 家庭是兒童的第一所學校、是孩子走進社會的始發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童年是人生最關鍵的階段。

英國學者赫胥黎說:“欲造偉大之國民,必自家庭教育始。”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要。

12歲時,我莫名得到一本小說《香飄四季》,那是我第一次看很厚的書。坐在門口看得入神,路過的人都讚揚我。那時讀不懂,只記得講的是東莞麻涌水鄉的生活,解放後的珠三角水鄉,青年農民改造大自然,純美愛情……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儘管書中很多東西我當時不懂,但我認識了故鄉之外的蕉林遍野魚米飄香……書本讓我看到了我從沒去過的地方,帶著我的思緒去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當時覺得讀小說很有趣!

我曾經痴迷武俠小說,武俠小說讓我體驗到閱讀的快感;喜歡看小人書(又叫連環圖、小書、公仔書等),當時家家戶戶都有,每個孩子都讀過,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四大名著,可謂深入人心,很多人也都讀過。

02 家庭閱讀的重要性

朱永新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有為學生和教師的精神成長準備的充足的圖書,那就是學校。

《圖書館的故事》說,這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校園閱讀和家庭閱讀都十分重要,兩者互不干擾,但又缺一不可。在家裡愛看書的小孩,在學校也喜歡閱讀。

  • 只有閱讀才能應對未來

時代發展瞬息萬變,我們如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閱讀!只有閱讀才能應對未來。

美國閱讀專家吉姆·崔利斯的“閱讀定律”告訴我們,你讀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多,就越聰明。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閱讀是一種終身教育的好方法,這樣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是父母獻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也是家庭教育最成功的一種標誌。

  • 培養孩子閱讀是最划算的教育投資

“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畢淑敏

如果你沒時間陪孩子,請讓他閱讀,書會陪他,一個人在寂寞的時候懂得去看書,就不會太孤單;

如果你不會教孩子,請教他閱讀,書會教他,只要拿起書,他就能與各路大師進行一次深度的免費對話;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終將離開孩子,不再能為他出謀劃策,遮風擋雨,也請教他閱讀,未來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們仍可以讓孩子永遠與智慧相伴。

  • 一個不閱讀的家庭是無趣的

很多家長責罵孩子不愛看書,而自己年初寫的閱讀清單,到年底時似乎一本書也都還沒看完……我們總是抱怨孩子不聽話,自己工作忙、壓力大,沒時間看書。

如果家庭沒有了閱讀,剩下什麼?遊戲、遊玩、吃喝……

一個不重視閱讀的人,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沉悶枯燥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社會,是一個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 寫作是箭,閱讀是弓

研究證明:一個學術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達到課本的4-5倍的時候,才會形成語文能力。有些同學不會寫作文,是因為閱讀量不夠,寫不出來,要想寫出好文章、好作文,需要多讀書。

特級教師竇桂梅堪為典範:她所帶的一個班自小學一年級開始,至六年級畢業,學生積累了100多個寓言,200多條古今中外名言句,300多首古今詩詞,1000多條成語,因而她的學生文筆流暢,出口成章。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也說過,他學習語文,三分得益於課內,七分得益於課外。因此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感知文字、寫出好文章。

“部編版”語文教材之父溫儒敏先生說,未來語文將會成為中考真正的殺器。閱讀和寫作是基礎教育中最重要的能力,如果孩子不重視閱讀,那麼在未來的高考中將會處於劣勢。

曹文軒總是送青少年一句話:閱讀和寫作的關係,就是弓和箭的關係。然後還要強調,“你們把這句話記下來,用一輩子記住,

寫作是一支箭,閱讀是把弓”。

閱讀和寫作是絕對可以受用一生的財富,這本來是基礎教育中最最重要的一塊能力。現在很多家長讓孩子補習作文,但去補習寫作還不如讓孩子多看書,不看書只補習作用不大。

03 家庭閱讀的範圍

小學生應該讀什麼書?

書籍浩如煙海、汗牛充棟、魚目混珠、良莠不齊,要想在裡面選擇好書、合適的書是不容易的。

到底應該給孩子選擇怎樣的書單?家長和老師們覺得茫然,網上有很多推薦書單,其實這個跟“人體該吃什麼”一樣沒有標準答案。書單跟每個人的發展階段的閱讀能力、接受能力相關,因此我們要學會批判性選擇適合的書。

朱永新教授整理了一個“新世紀教育文庫”,分別給小學、初中、高中各100種閱讀書目,號召每個學段的學生都讀完100種書。小學生閱讀分三種:文學作品50種,科普科幻25種,文化教育25種。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書香羊城十大好書評選”已經評了七屆,成為羊城閱讀、文化和出版界的風向標!我有幸成為2018年少兒類十大好書的七個評委之一,我心目中的好書應該是思想導向正面、主題內容積極、滿足讀者喜好的好書!

  • 書是糧食不是藥

不少家長把書當作“藥”,導致很多孩子也把書當作“藥”。孩子作文不好?買本作文書;孩子數學不好?買本數學練習冊……閱讀也變得功利起來。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有些孩子只看某一類的圖書,比如有圖的繪本;或是童話書、故事書,或者科幻類、科普類圖書,但這對兒童的發展是不利的,應該全面閱讀,不要只讀某一方面的書。

讀書要循序漸進,由簡單到複雜,從粗淺到深入。

書是糧食,所以閱讀不苦;書是糧食,所以見效不快;書是糧食,所以不能偏食。

04 親子閱讀的技巧

全民閱讀從家庭閱讀開始!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全民閱讀當然也離不開家庭,而家庭中能夠引起全家人共同關心的話題就是子女的教育,換個詞就是讀書問題。

家庭閱讀的推動必須要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最重要的是“家庭要有書”和“父母要讀書”。

家庭閱讀環境對兒童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環境佈置對孩子影響頗大,閱讀、

學習、藝術活動、乃至提醒備忘,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給孩子不同的氛圍和感受。

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在家庭中,親子共讀形式能促使爸爸媽媽和孩子密切接觸,培養家庭閱讀習慣。每天花費最少的時間(讀一本繪本大概7分鐘)能給孩子最有品質的陪伴,是促進父子和諧關係的重要手段。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親子共讀從繪本閱讀開始!

每個閱讀臺階都有不同的閱讀策略:學前是親子共讀引發興趣,小學是海量閱讀奠定基礎,中學就是休閒閱讀張弛有度。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學齡前兒童的讀物中,繪本佔了70%,被公認為是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以讀圖為主的繪本,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長期閱讀能潛移默化地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對兒童的語言能力、邏輯思考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和幫助。

以培正小學一名五年級學生《走進蘇寧,探秘智慧物流》的作文為例,再次強調閱讀對寫作文的重要性。並給出了一些讓孩子愛上閱讀的小tip:

1、讀書給他們聽、堅持讀書給他們聽、不斷讀書給他們聽,每天讀書給他們聽。

2、建立屬於孩子的家庭閱讀區/閱讀小館,孩子能夠輕鬆愉快的在屬於自己的小小的區域範圍內讀自己想讀的任何一種圖書。

3、給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摘抄,包括閱讀建議、有趣的閱讀文本,甚至包括你認為的一些有意思的笑話和詩歌,隔三差五給孩子創造一些驚喜。

……

最後,黃校長再次呼籲:“只有那些從小奠定了良好閱讀基礎和閱讀興趣的孩子才是真正贏在起跑線上的人!”

隨後,黃埔書院生態閱讀研究中心主任、特聘作家、閱讀推廣人董正鋒老師為黃校長贈書並致辭。董老師表示,家長在引導孩子閱讀時,心態積極與否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時強烈而又脆弱的,家長要小心翼翼的呵護。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希望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教會他們寫三個字:上、止、正。

上:教會孩子有一顆上進的心、積極的心;不過前提是你自己要有一顆積極上進的心,成為樂觀上進的人。

止:知“止”是成功和失敗的分水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做事有分寸,為人有底線。道德的準則、法律的紅線,是不能逾越的。在好壞之間、善惡之間、老少之間,教會孩子“止”的價值。

正:正,守正。人以正氣立,事行正道遠。一個孩子讀正本、養正氣、守正道才能步正途。

希望孩子可以清清白白、堂堂正正、頂天立地,學會上進、知止、守正。

互動環節

問:孩子閱讀量蠻大,但寫不出作文;好詞好句寫得不少,興趣來的時候才可以寫一些,應該怎麼辦?

答:三年級是剛開始寫作文的時候,一年級寫字,二年級寫句,三年級寫篇。三年級是開始的階段,對孩子來說也是最難的開始。我剛剛說大量的閱讀,不斷培養孩子對文字的感知力,當閱讀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才會傾瀉出來,有東西可寫。剛開始寫作時,寫不好是正常的,要給孩子時間,靜待花開。

教孩子先觀察,把觀察到的說出來,能順暢的說出來的之後,才會寫出來。

原創|瑤臺小學校長黃妙賢:家庭閱讀從親子共讀開始!

問:孩子只喜歡看漫畫書,對文字不感興趣,老師讓寫作文時,他寫不出作文,應該怎麼辦?

答:孩子剛開始寫作時,覺得很難,容易對寫作文產生恐懼,這時候我們不要強化孩子的恐懼。可以讓孩子先說,說出來之後再變成語言文字。給孩子多點時間,下多一點功夫,從讀和說開始,相信孩子會愛上寫作文的。

問:孩子口述沒問題,可以口述幾百字的文字,但是為什麼寫作時,卻怎麼也寫不出來?

答:所有的小孩寫作文都是從觀察、閱讀、說開始的。可以讓孩子多從閱讀、表達方面下功夫,相信到達一定程度之後孩子的寫作能力會提高的。

問:引導學齡前兒童的閱讀,您有什麼看法?重點是什麼?

答:學齡前兒童,興趣是最重要的。因為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把他們引導到喜歡閱讀的道路和方向,讓孩子在閱讀中體會樂趣。

問:孩子在學習拼音上有困難,請問如何引導孩子學習拼音?

答:您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音頻來聽,或許會有用。

問:孩子很喜歡看書,但是看書從來不完整,每本書都只是挑一點看,應該怎麼辦?

答:首先要明確這本書是不是孩子感興趣的;其次這本書裡是否有他不懂的或時不感興趣的,這時候建議家長和小孩一起讀,一起探討書中的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把書讀完整。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