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Police

點擊↑↑↑藍字 輕鬆關注

陪你仗劍走天涯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 鮮克有終

——致妹妹的一封信

鄧振宇

這兩年來,家裡一些瑣事,讓你和妹夫承受了很多,為兄內心甚是歉意與內疚,但我想這些都不可怕,堅持下去我們都會幸福起來的。越是經歷過歲月的洗禮,越是能感受人生是一場陟遐,雖長途跋涉看不到終點,卻在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愫的交織下坦然面對,終會感悟人生雖苦,但也是至美的。

你身在職場,總覺得理想與現實有很大的差距,總想換個工作做點新的嘗試,追求更大發展。為兄看來有追求是好事,但行走職場,要保持清醒的認識,我們每個人在時代的大潮裡游泳,機遇與風險並存,每個行業都像一支股票,高高低低,既隨大勢又有自己獨特的走勢,對自己熟悉的行業和工作請不要輕言放棄!在此,我想送你八個字“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並聯系我公安工作實際談幾點切身感受,與你及家人一起共勉。

人有忠,凡事心不亂

人之忠也,如魚之有淵。魚失水則死,人矢忠則兇。我們對國家的忠誠,對信仰的忠誠,對職業的忠誠,不少源於中國這個國家國人本身的民族氣節,還有悠遠的傳統文化的沉澱,還有中國精神的傳承。

我另一份忠誠的來源,是公安職業的薰陶和感染。從入警第一天,我便曉得“忠誠”是人民警察的靈魂。確實,是這份忠誠,讓我堅守住了“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承諾;是這份忠誠,讓我堅持了“做人自尊、做人自愛、做人自省”的原則;也是這份忠誠,堅定了我“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的覺悟。

永葆忠誠不褪色,才能行的大膽,行的坦蕩,行的順利。回顧中國歷史,重溫經典歲月,是喚醒國人榮譽感,讓國人保持忠誠品尚的一種途徑。

想想長征歲月的苦難而換來的輝煌,清楚中國砥礪風霜、復興壯大的發展進程,將會不斷培養我們紮根國土、回報國家的使命感,這是對國家的忠誠;思想上,與黨保持一致,行動上,向黨組織靠齊,這是對黨的忠誠;在公安崗位上表熱忱、揮熱淚、灑熱血,這是對人民的忠誠……

忠誠表現形式千千萬,但一切還是圍繞責任轉。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畢竟手有餘香,“香”的還是自己。

人敢當,大事心不畏

年少,我擔當著夢想和理想,年長,我擔當著家人的期許,如今,我還擔著國的認可、群眾的信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擔當,毛澤東說僅管雄關漫道真如鐵,他也要邁步從頭越,這是他為換來新中國的擔當,果不其然,他帶著人民邁過了,收穫了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美好前景;甘於平凡,安之若素,無私奉獻在北大荒上,這是墾荒人的擔當,於是換來了後人的繁華與安逸;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這是警察的擔當,於是,才有更多的和諧與安樂。

曾經,我所理解的擔當很簡單,就是言必行,行必果,現在,我所理解的擔當,在對自己言行負責之外,就是還得對群眾的安全利益負責。這一轉變,是公安崗位賜予我的成長,把我從小愛,突然上升到了大愛的程度。這麼說,不是誇讚自己,卻是督促自己。我所愛的不僅僅是自己、家人、還有守護的群眾與國。

人守紀,有事心不虛

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意思是人像螞蟻一樣渺小,但為人處世一定要高尚。破壞紀律,違反道德所行之事,必定是骯髒的。

其實,鐵規紀律不該被排斥,而該適應。捫心自問,沒了這緊箍咒般的紀律,你是不是早已隨波逐流,失去自我,悔恨終身。

在工作中,“規矩太多,沒有自由”之類的賭氣話,誰都聽聞過。但自由本身就是相對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那就有了自由。

紀律是一塊試金石,沒錯,紀律可以分辨正人君子,剔除魑魅魍魎。守紀律、講規矩才是我們的唯一正途。紀律,會保護我們不迷失方向、不偏離軌道;規矩,會提醒我們不被權欲所縛,不被金錢所誘。

“源潔則流清,形端則影直”,這便是規矩之人的底氣,為人處世,不再有心虛和惶惶。

人懂法,小事心不慢

康德說:有兩樣事物最值得我敬畏,一樣是頭頂的燦爛星空,一樣是人心中的道德法則。對於法律,我始終抱著敬畏的心態。我手中的權利,是群眾賦予的,若不能拿來做對得起群眾的事,豈不荒誕可笑。

在崇尚法治的社會,法治思維是法治的靈魂,體現了法治的精神實質和價值追求。警察的法治思維足可以決定他的執法行為、影響執法效果。因此,作為警察,首先你得是一個懂法者,才能做一名執法者。會執法,還要執好法。

新時代的人民警察必須深刻把握法治思維的現實意義,時刻堅守“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十六字真言,工作中要端正執法理念、規範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能力。工作之餘,不斷地充實自己,帶頭遵守法律、帶頭敬畏法律、帶頭依法辦事,才能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可越、法律底線不可碰的觀念。

加強法治素養,培育法治思維勢在必行,方能讓法治思維真正大行其道。

人知學,無事心不空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這裡的思想需要用各類書籍和知識來填充。吾生有涯,而知也無涯。終身學習,該當做一份事業來追求。

“胸無城府人如玉,腹有詩書氣自華”,可見,學習可以培養氣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可見,學習,可以明智醒腦。我要學,不僅是為了避免“卻道天涼好個秋”的尷尬,也為了“思則有備,有備無患”的底氣。

“學習”的原始意義就是一個人持續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將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人生便多了份書卷氣;將學習作為一份工作責任,工作便多了份專業性;將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那思想便多了份先進性。

只靠現有知識,你走不了多遠。日新月異的社會,知識這一力量是動態的存在形式,而學習是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需要,將學習提上日常,日後,你會感謝你如今的覺悟和堅持。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堅持的過程或許是孤獨的,而堅持的結果,所獲得的美好遠不是孤獨所能比較的。

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