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學知識框架體系梳理

一、教育心理學概述

1、教育心理學的學科概況

1、教育心理學的概念及學科性質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3、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① 學習與教學的要素

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環境

②學習與教學的過程

學習過程;教學過程;評價/反思過程

4、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①幫助教師準確地瞭解問題、預測並干預學生

②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③幫助教師更新教育理念

④幫助教師結合實際進行教學研究

2、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1、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

2、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後)

3、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原則和研究方法

1、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①客觀性原則

②系統性原則

③教育性原則

④發展性原則

⑤理論聯繫實際原則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①實驗法

②觀察法

③調查法

④測驗法

⑤個案法

⑥教育經驗總結法

⑦產品分析法

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學知識框架體系梳理

二、學生的心理發展與教育

1、學生的心理發展概述

1、心理發展的概念

2、個體心理發展的階段

3、個體心理發展的本質

①反映活動從混沌、未分化向分化、專門化發展

②反映活動從不隨意性、被動性向隨意性、主動性發展

③反映認知機能從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向認識事物的內部本質規律

④對周圍事物的態度從不穩定、不繫統向穩定、系統化發展

4、個體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

①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與順序性

②心理發展進程中發展的連續性與階段性的統一

③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

④心理發展的普遍性與差異性

⑤心理發展過程中增長與衰退的辯證統一

5、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徵

①童年期

注意的發展;認知的發展;情緒情感的發展;個性與社會性的發展

②少年期

認知的發展;情緒的發展;意志的發展

③青年初期

認知的發展;情緒情感的發展;個性發展

6、個體心理發展的教育意義

①學習準備

②關鍵期

2、認知發展與教育

1、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①建構主義的發展觀

②認知發展階段論

感知運動階段(0-2歲)

前運算階段(2-7歲)

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形式運算階段(11-成人歲)

③影響發展的因素

成熟;練習和經驗;社會性經驗;平衡化

2、維果斯基的發展觀和教育

①文化歷史發展理論

②心理發展觀

由低級心理機能向高級心理機能發展的表現

心理發展的原因

③內化學說

④教育和發展的關係——“最近發展區”

⑤基於“最近發展區”的教學——支架式教學

3、社會性發展與教育

1 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的主要觀點

①信任-懷疑(0-1.5歲)

②自主-羞怯(1.5-3歲)

③主動感-內疚感(3-6、7歲)

④勤奮感-自卑感(6-12歲)

⑤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亂(12-18歲)

⑥友愛親密-孤獨(18-30歲)

⑦繁殖-停滯(30-60歲)

⑧完美無憾-悲觀絕望(60歲以後)

2 埃裡克森的社會化發展理論的教育價值

①幫助學生適應勤奮和自卑危機

②適應統一性和角色混亂危機

4、個別差異與教育

1 智力差異

①智力類型差異

②智力發展水平的差異

③智力發展速度的差異

④智力的群體差異

2 學習風格差異

①學習風格的概念

②常見的學習風格差異

感覺通道

認知風格:場獨立性與場依存性;反思型與衝動型;具體型與抽象型;輻合型和發散型;同時性和繼時性;齊平化和尖銳化

3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①改革教學組織形式,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

②改革教學方式,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

③運用適應個別差異的教學手段

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學知識框架體系梳理

中國招教網 www.zhaojiao.net

三、學習的基本理論

一、學習概述

01 學習的概念

02 學生學習的特點

①學習內容:以系統掌握人類的間接知識經驗為主

②學習形式:以接受學習為主

③學習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

03 學習的分類

①學習水平分類:信號學習;刺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言語聯想學習;辨別學習;概念學習;規則學習;解決問題的學習

②學習結果分類:言語信息;智慧機能;認知策略;態度;動作機能

③學習性質與形式分類

④學習內容分類: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行為規範的學習

⑤學習的意識水平分類:內隱學習;外顯學習

二、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01 桑代克的聯結試誤說

①經典實驗

②聯結主義學習理論:學習的實質;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基本規律

③聯結試誤說的教育意義

④對聯結試誤說的評價:聯結試誤說的積極意義;聯結試誤說的侷限與不足

02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論

①經典實驗

②經典條件作用論:學習的實質;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基本規律

③對經典性條件作用論的評價:經典性條件作用論的積極影響;經典性條件作用論的侷限與不足

03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①斯金納的經典實驗

②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③操作性條件作用論的教育意義:新行為的塑造;程序教學

④對操作性條件作用論的評價:操作性條件作用論的積極影響;操作性條件作用論的侷限與不足。

04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①班杜拉的經典實驗

②社會學習理論:交互決定論;學習的本質;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基本規律

③對社會學習理論的評價:社會學習理論的積極影響;社會學習理論的侷限與不足

三、認知派學習理論

01 苛勒的完形頓悟說

①苛勒的經典實驗

②完形-頓悟說

學習的實質是在主體內部構造完形;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

③苛勒的完形頓悟說與桑代克的聯接試誤說

④對苛勒的完形頓悟說的評價

02 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

①托爾曼的經典實驗

②符號學習理論

③對符號學習理論的評價

符號學習理論的積極影響;符號學習理論的侷限與不足

03 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

①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核心內容

學習觀;教學觀

②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在教育中的應用

發現教學模式;重視對直覺思維的培養與訓練;螺旋式課程的構想

③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評價

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積極影響;認知結構學習理論的侷限與不足

04 奧蘇貝爾的意義-同化論

①意義-同化論的核心內容

學習的最佳方式——有意義接受學習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意義-同化學習的類型

意義學習的心理機制-同化

②意義-同化論在教育中的應用

講解式教學;“漸進式”課程

③對意義-同化論的評價

意義-同化論的積極影響;意義-同化論的侷限與不足

05 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論

①信息加工學習論的核心內容

學習結構模式;學習過程的階段

②信息加工學習論的教育意義

“九五矩陣”教學法;課堂教學階段的劃分

③對信息加工學習論的評價

信息加工學習論的積極影響;信息加工學習論的侷限與不足

四、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01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內容

①知情統一的教學目標觀

②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

學習的分類;意義學習的特點;促進意義學習的條件

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

教師的角色;促進學習的心理因素;非指導性教學模式

02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教育意義

①以題目為中心的課堂討論模式

②自由學習的教學模式

③開放課堂教學模式

03 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評價

①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積極影響

②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的侷限與不足

五、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01 建構主義的不同取向

①激進建構主義

②社會建構主義

③社會文化取向

④信息加工建構主義

02 當代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內容

①知識觀

②學生觀

③學習觀

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情境性

0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育意義

①拋錨式教學模式

②認知學徒式教學模式

③隨機進入教學

④支架式教學

04 對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評價

①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積極影響

②建構主義的侷限與不足

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學知識框架體系梳理

手打開空白目錄

四、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概述

01學習動機的概念

02學習動機的基本結構

①學習需要與內驅力

②學習期待與誘因

03、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係

①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②學習效果對學習動機的影響

04、學習動機的分類

①內部學習動機與外部學習動機

②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與附屬內驅力

二、學習動機理論

01 強化理論

02 需要層次理論

03 成敗歸因理論

04 成就動機理論

05 成就目標理論

06 自我價值理論

07 自我效能感理論

三、學習動機的激發

01 學習動機的培養

①利用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互動關係培養學習動機

②利用直接發生途徑和簡介轉化途徑培養學習動機

02 學習動機的激發

①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②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④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五、學習策略

一、學習策略概述

01 學習策略的概念

02 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

03 學習策略的結構

二、典型的學習策略

01 認知策略

①認知策略的概念

②認知策略的類型

複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

02 元認知策略

①元認知及其結構

②元認知策略的類型

元認知計劃策略

元認知監控策略

元認知調節策略

③元認知策略與認知策略的關係

03、資源管理策略

①資源管理策略的概念

②資源管理策略的類型

時間管理策略;環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資源利用策略

三、學習策略的訓練

01 學習策略訓練的原則

①主體性原則

②內化性原則

③特定性原則

④生成性原則

⑤自我監控原則

⑥個人自我效能感原則

02 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

①指導教學模式

②程序化訓練模式

③完形訓練模式

④交互式教學模式

⑤合作學習模式

03 訓練學習策略的要求

①注重元認知監控和調節訓練

②有效運用教學反饋

③提供足夠的教學時間

六、學習遷移

一、學習遷移概述

01 學習遷移的概念

02 學習遷移的種類

①根據遷移的性質或影響效果不同,劃分為正遷移與負遷移

②根據遷移的方向不同,遷移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③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抽象與概括水平,劃分為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④根據遷移內容的不同,劃分為一般遷移與具體遷移

⑤根據遷移範圍的不同,劃分為自遷移、近遷移、遠遷移

⑥根據遷移過程中所需的內在心理機制的不同,劃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與重組性遷移

⑦根據遷移的路徑,可分為低路遷移和高路遷移

03 學習遷移的作用

①遷移對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②遷移是習得的經驗得以概括化、系統化的有效途徑,是能力與品德形成的關鍵環節

③遷移規律對於學習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關的培訓人員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二、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01 早期遷移理論

①形式訓練說

②相同要素說

③概括說

④關係理論

02 當代遷移理論

①認知結構遷移理論

認知結構遷移理論的主要內容;理論價值及實踐意義

②生產式遷移理論

③情境性理論

三、學習遷移與教學

01 影響學習遷移的主要因素

①個人因素

智力;年齡;認知結構;學生對學習和學校的態度;學習的心向和定勢

②客觀因素

學習材料的特徵;學習情境的相似性;教師的指導;遷移的媒體

02 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

①精選教材

②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③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④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七、知識的學習

一、知識與知識學習概述

01 知識概述

①知識的含義

②知識的類型

根據反映活動深度的不同,分為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

按知識的不同表徵方式和功能,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

根據知識與言語的關係,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根據知識獲得的方式,分為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

③知識的表徵存儲

陳述性知識的表徵形式;

程序性知識的表徵形式

02 知識學習概述

①知識學習的類型

②知識學習的過程

知識的理解;知識的鞏固;知識的應用

③知識學習的作用

知識學習是學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

科學知識的學習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知識學習是創造性產生的必要前提;

學習策略與學習方法

二、知識的理解

01 知識理解概述

①知識理解的概念

②知識理解的環節

知識的直觀;知識的概括

③知識理解的標誌

02 影響知識理解的因素

①主動理解的意識和方法

②個體原有認識結構的特徵

③學習材料的內容

03 概念的理解與教學

①概念的含義

②概念學習與概念教學

③概念教學的要求

概念分析

突出有關特徵,控制無關特徵

正例與反倒的辨別

變式

比較

04 提高知識理解水平的措施

①擴充和利用感性經驗

常用的直觀形式;提供直觀時須注意的事項;培養學生掌握觀察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②運用變式與比較

③知識的系統化

④通過啟發式教學,提高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

⑤照顧學生理解教材的特點

三、知識的鞏固

01 知識鞏固的概念

02 知識鞏固的作用

①知識的鞏固是知識積累的前提

②知識的鞏固與理解相互依存

③知識的鞏固是知識運用的前提

03 知識鞏固的途徑

①提高識記的目的性、自覺性

②指導學生採用各種有效的記憶方法,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識記效果

利用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的規律組織教學;使需要記憶的材料成為學生行動或思考的直接對象;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指導學生用嘗試回憶法進行識記

③合理地組織複習

複習要及時;複習要合理;過度學習

四、知識的應用

01 知識應用的概念

02 知識應用的過程

①審題

②聯想

③課題的類化

④課題與驗證

03 影響知識應用的因素

①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水平

②智力活動水平

③課題性質

④學生提取信息的策略

⑤解決問題的策略

八、技能的形成

一、技能概述

01技能的概念

02 技能與習慣

03 技能的種類

①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的概念;操作技能的特點;操作技能的分類

②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特點

③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關係

04、技能的作用

①技能是獲得經驗、解決問題、變革現實的前提條件

②技能是能力的構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01 操作技能形成的階段

①操作的定向

操作定向的含義;操作活動的定向映象

②操作的模仿

操作模仿的含義;操作模仿階段的動作特點

③操作的整合

操作整合的含義;操作整合階段的動作特點

④操作的熟練

操作熟練的含義;操作熟練階段的動作特點

02 操作技能形成的標誌

①意識調控減弱,動作自動化

②能利用細微的線索

③動覺反饋作用加強

④形成動作程序的記憶圖式

⑤在不利條件下能維持正常操作水平

03 操作技能的培養要求

①準確地示範與講解

②必要而適當的練習

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④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三、心智技能的形成與培養

01 心智技能形成的階段理論

①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五階段論

活動定向階段;

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

出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

無聲的外部言語活動階段;

內部言語活動階段。

②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認知階段;聯結階段;自動化階段。

③馮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階段論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內化

02 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徵

①對象脫離了支持物

②進程壓縮

③應用的高效率

03 心智技能的培養要求

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②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③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徵,正確使用語言

九、問題解決與創造性思維

一、問題解決概述

01 問題與問題解決

①問題及其分類

②問題解決及其特點

02 問題解決的過程

①發現問題

②理解問題

③提出假設

④檢驗假設

03 問題解決的策略

①算法式

②啟發式

04 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①問題的特徵

②已有的知識經驗

③定勢與功能固著

④原型啟發

⑤情緒與動機

05 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

①幫助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形成知識結構體系

②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靈活變換問題

③提供多種訓練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④培養思考問題的習慣

⑤訓練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思維水平

06 專家與新手問題解決的差異

①能識別有意義的信息模式

②圍繞重要的觀點或概念對知識進行組織

③知識具有條件性

④順暢提取

⑤專家並不一定能教會別人

⑥具有很好的適應性

二、創造性及其培養

01 創造性概述

①創造性的概念

②創造性的特徵

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

③創造性思維的過程與方式

準備階段;醞釀階段;豁朗階段;驗證階段

02 影響創造性的因素

①環境

②智力

③個性

03 創造性的培養

①創設有利於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

創設寬鬆的心理環境;

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餘地;

改革考試製度與考試內容

②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

保護好奇心;

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

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

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

給學生提供具有創造性的榜樣

③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

發散思維訓練;推測與假設訓練;自我設計訓練;頭腦風暴訓練;直覺思維訓練

十、態度與品德的養成

一、態度與品德概述

01 態度的實質與結構

①態度的實質

②態度的結構

態度認知成分;態度的情感成分;態度的行為成分

02 品德的實質與結構

①品德的實質

②品德的心理結構

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

③品德與社會道德的關係

品德與道德的區別;

品德和道德的聯繫

03 態度與品德的關係

①態度和品德的共同點

②態度和品德的區別

兩者所涉及的範圍不同;

兩者的價值(或行為規範)的內化程度不同

二、品德發展的階段理論

01 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①自我中心階段(2-5歲)

②權威階段(他律道德階段或道德實在論階段,6-8歲)

③可逆性階段(自律道德階段,8-10歲)

④公正階段(公正道德階段,10-12歲)

02 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①前習俗水平(10歲以下)

②習俗水平(10-20歲)

③後習俗水平(20歲以上)

三、品德的形成與培養

01 品德的形成過程

①社會規範的依從

②社會規範的認同

③社會規範的信奉

02 品德形成的影響因素

①外部條件

家庭教養方式;社會風氣;同伴群體

②內部條件

認知失調;態度定勢;道德認知

03 品德培養的方法

①有效的說服

②樹立良好的榜樣

③利用群體約定

④價值辨析

⑤給予恰當的獎勵與懲罰

四、中小學生的品德發展

01 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

①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在小學品德的發展中佔據顯著地位

②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形象性

③小學生品德發展的過渡性

④小學生品德發展的協調性

02 中學生品德發展的基本特徵

①逐步由他律變成自律

②品德發展由動盪向成熟過度

03 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

①不良行為的概念

②學生不良行為的原因分析

客觀方面;主觀方面

③學生不良行為矯正的基本過程

十一、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概述

01 心理健康

①心理健康的概念

②心理健康的標準

③正確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的標準

02 心理評估

①心理評估的概念

②心理評估的兩種參考框架

③主要的心理評估的方法

心理測驗;會談;觀察法;自述法

03 學校心理健康

①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②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

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二、中小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問題與心理輔導

01 中小學生易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①焦慮症

②抑鬱症

③強迫症

④恐怖症

⑤人格障礙與人格缺陷

⑥性偏差

⑦進食障礙

⑧睡眠障礙

02 中小學生心理輔導

①心理輔導的概念

②心理輔導的目標

③心理輔導的原則

④心理輔導的方法

十二、教師心理

一、教師的職業角色心理

01 教師的角色心理

①教師角色的含義

②教師角色的構成

“家長代理人”的角色;

“學生楷模”的角色;

“知識傳授者”的角色;

“嚴格管理者”的角色;

“心理調節者”或“心理醫生”的角色;

“學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

③教師角色的形成階段

角色認知階段;

角色認同階段;

角色信念階段

④教師角色意識

角色認知;

角色體驗;

角色期待

02

教師威信

①教師威信的概念

②教師威信的分類

③教師威信的結構

④教師威信的形成與發展

二、教師的職業心理特徵

01 教師的認知特徵

02 教師的人格特徵

職業理念;職業性格

03 教師的行為特徵

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的期望行為

三、教師的職業成長心理

01 教師成長的歷程

關注生存階段;

關注情境階段;

關注學生階段

02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途徑

觀摩和分析優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微格教學;

進行專門訓練;

對教學經驗的反思

03 專家型教師與新手教師的比較

課時計劃的差異

課堂教學過程的差異

課後評價的差異

四、教師的職業心理健康

01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

①能積極地悅納自我

②有良好的教育認知水平

③熱愛教師職業,積極地愛學生

④具有穩定而積極的教育心境

⑤能控制各種情緒與情感

⑥和諧的教育人際關係

⑦能適應和改造教育環境

⑧具有教育獨創性

02 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主觀方面

客觀方面

03 教師職業壓力和職業倦怠

04 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

①個體積極地自我調適

②組織有效地干預

③構建社會支持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