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山東男籃今年變化非常大,換了贊助商,當家球星丁彥雨航奔赴美國,打不了nba,乾脆要在美國邊傷養,邊打發展聯盟。原來的隊長,代表中國男籃參加過奧運會的睢冉連名都沒給報。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球隊主力中鋒陶漢林開季前已經打包行李準備走了,最終才被留下。

結果首輪被衛冕冠軍遼寧一頓狂虐,隨後贏了幾支弱旅,一遇強隊廣東又被吊打24分。上賽季剛剛漲起來的山東球市,這賽季眼看就要涼涼了。

上賽季還是奪冠熱門。贊助商加大投入,到處招兵買馬,高水平內援外援一通買,想一把拿下冠軍,然而競技體育遠沒那麼簡單。當年熱火三巨頭也沒能一年就奪冠呢,勇士還曾被勒布朗逆轉呢。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山東男籃原贊助商

上賽季還雄心勃勃的山東高速集團,這賽季竟然撤了。這是繼山東黃金後,又一家退出籃球圈的山東國企。

這次竟找不到一家國企來接盤,最終找了一家村辦企業,而這家企業似乎也並不想出太多錢。由於山東最好的企業幾乎都在青島,而青島是有自己的CBA球隊的,所以,自然不能指望青島的企業來贊助。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這就是CBA職業聯賽的尷尬之處,似乎沒有哪傢俱樂部能給大股東帶來實際的好處,因為它們都不能盈利。很多大股東、贊助商都不堪重負。

姚明退役後,被邀請收購他的母隊——上海東方大鯊魚俱樂部。他後來回憶說,他的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反對。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但姚明還是執意要收購,並且請來了美國NBA的明星外援,高水平外籍主帥。用運作NBA球隊的方式運作上海隊,比如學著NBA開起了球迷商店,可一年也不掉幾件球衣。

這幾年CBA越來越好看了,但門票還是賣的不行,一支球隊的門票收入,還沒有一支球隊請外援的花費高。所以,籃協對各支球隊的處罰裡,通常都有一項,那就是核減經費。什麼意思呢?CBA球隊還要靠官方的經費補助來生存。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在市場化運作下,發達城市的球隊更容易奪冠,所以,北上廣都拿過冠軍。這是聯賽市場化運作的進步。一支非發達地區的球隊很難真的強勢崛起,即便崛起了,對老闆也沒啥意義。所以,只有遇到了特別喜歡籃球的贊助商,願意為球隊大把地、持續地燒錢,像山東、新疆這種球隊才能真正崛起。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記得當年山西隊的老闆缺錢,想把球隊賣給北京控股,而自己繼續負責球隊的經營。本來都談妥了,但山西籃協不同意。於是,這家本來起源於河南的球隊,沒能離開山西,其老闆竟然被趕走,山西官方找來了山西為數不多的優質企業——山西汾酒來做球隊的金主,也不知山西汾酒委不委屈。

隔年,北控集團買了重慶龍翔,改名北京控股,征戰CBA。

足球中超聯賽的俱樂部背後都靠著一堆地產商,而籃球聯賽的贊助商們,有錢的都不太多,看上去更像是本地國有企業的政治攤派。發達地區還有市場潛力可挖,可以謀求長遠。

非發達地區呢?有錢任性的老闆畢竟不夠多。而CBA球員的年薪已經動輒幾百萬,雖比足球低得多,但如果廣告效應並不好,就真的成了賠本也不賺吆喝了。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頻繁更換老闆、贊助商,是做不成百年老店的。

所以,姚明的改革可以算是很及時,首先延長每個賽季的時間是非常必要的,相當於一個表演隊增多演出的場次,攤低固定成本,增強球星的商業價值。球員累也要讓球員們每年多表演幾場。

提出口號“我的城市,我的主場”發動本城市的球迷來現場看球,也是對症的。

增多參加季後賽的球隊數量,增強球員的自由流動性等等。這些變革都是讓CBA更接近於市場化運作,這樣才有可能創造盈利,才有可能真正讓擁有一支CBA球隊成為一個好的生意。

為什麼當年姚明的團隊都不同意他買上海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